古代奇案故事,李代桃僵
以前乘氏县某村有个贾某,此人家中并不算富裕。但是贾某不喜欢干农活,反倒热衷于功名。因为贾某觉得,只有当了官才可以挣大钱。只是贾某苦读一二十年,到最后只考了个举人。虽然也混了个一官半职,但并没有如其所愿发家致富。
后来贾某发现,干讼棍(唆使别人打官司,然后从中牟利)来钱快,于是就放弃了继续科考改行做了讼棍。贾某在科举这条路上走得并不算顺利,但改行做了讼棍反倒混得风生水起,没几年就成了一名小富人。贾某专心研究了当时的律令,因而对诉讼之事可谓了如指掌。凡是贾某参与的官司,几乎都能打赢。
贾某的名声越来越大,后来都不用他故意唆使别人打官司了,主动来找他的人都络绎不绝。就这样,贾某干了十几年讼棍挣的是盆满钵满,一点不比当官挣得少。后来贾某挣足了钱,也上了年纪,于是就返回了乡下老家养老去了。
贾某老家有个姓董的农民,董某老实本分,家中也比较富裕。只是董某的脾气不太好,爱冲动。董某的妻子颇有几分姿色,漂亮的女人爱出墙,董某的妻子也不例外。不知从何时起,董某的妻子和村里某个少年好上了。都说纸里包不住火,后来董某从周围人的闲言碎语中得知了妻子有外遇的事。
不过董某虽然察觉出了妻子的不对劲,但并没有当场捉住过,所以也只能暗自隐忍着。某日董某有事外出,少年又跑过来和他的妻子幽会。董某由于外出办事不顺利,便提前回来了,回来时还喝了一些酒。董某回到家时,少年还未离开。于是趁着酒劲,董某便怒不可遏拿起棍子闯进了屋里破门而入。怎知少年跑得快,董某重重的一棍子下去只是打坏了屋内的家具。
少年仓皇而逃,董某也急匆匆追了出去。怎奈董某追了二里地,最后还是让少年逃之夭夭了。没抓住少年,董某回到家就在妻子身上撒气。由于喝了点酒,再加上董某平时就爱激动,所以出手重了些。董某的妻子承受不住丈夫的重拳,后来竟被活活打死。妻子死了,董某才冷静下来。
按照当时的律令,妻子出轨被丈夫当场抓住,丈夫可以杀人不偿命。不过有个前提是,必须捉奸成双。妻子死了奸夫跑了,董某有些害怕了,于是赶紧跑去找贾某求助。当时当地有个风俗,就是路人夜行累了,只要看见哪家点着灯不用打招呼就可以进去休息一下。董某向贾某求助,贾某就跟董某说,让他晚上不要熄灯。等有人进来就将其杀害,来个李代桃僵,就说那人是奸夫,这样就不必承担杀人的罪过一命抵一命了。
董某也没有别的法子,回去后只能依计行事,到了二更时分果然有个人走了进来。董某当时就藏在门后,于是趁那人尚未坐定,一刀下去就将其砍死了。杀了人后董某便急匆匆去找贾某,问他下一步如何操作,贾某后来跟着董某去了他家里一起商议。怎知贾某到了董某家里,一看那具尸体竟然是他的儿子,不禁痛哭不已。
贾某唯一的儿子常年在外经商,所以董某并不认识。贾某的儿子这次回来,本来是为父亲祝寿的,怎知到了家门口却死在了董某手里。董某不得已就主动跑到县衙自首去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叙述了一遍。当时的县令刚刚上任,是个正直的清官,对贾某一类讼棍也是深恶痛绝。所以县令最后判决,只是让董某出钱厚葬了贾某的儿子,并没有治他的罪。
县令后来又派人将少年抓获,然后让其抵了贾某儿子的命。这个案子就这样了结了,贾某本打算等董某杀了人,然后狠狠敲诈他一笔,谁知却害死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年老丧子固然悲哀,但贾某也是咎由自取,不足为怜。贾某干讼棍十几年,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也毁了不少原本美满的家庭,害了不少无辜之人。
多行不义必自毙,说的就是贾某这样的人。贾某的儿子死后,没几年他也因忧郁成疾,最后因病去世。贾某的一生落魄过,也曾风光过,然而说到底是不光彩的。他活着的时候,曾搅乱过一方的安宁,死去的时候也如落叶一般苍凉,最后与粪土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