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辛丑年气运分析 & 瘟疫预防建议 & 常见疾病处理
到了少水之年,大气中的水会变少,阴气就会不足,《内经》管这样的年份叫做涸流,自然界河水都干涸了,这个时候,阴含不住阳,本该封藏在地下的阳气,得不到足够的制约,发越于外,这种情况下,小虫子在冬天都会出现,打雷、刮风、下冰雹、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也会变多,甚至是形成瘟疫。
彭子益先生说过,如果一个地方冬天打雷,表示这个地方水不足,地下封藏的阳气浮越于上,就会形成瘟疫。冬天本来应该是封藏的,如果阳气不封藏而发散于外,不能按照圆运动升浮降沉的规律来运行,而是直接从地下升至天空,就会造成雷电轰鸣,大气被破坏后,瘟疫就会形成。
对应人体,肾者主水,肾中水少,不能封藏在下命门之火,火气从中间直接升腾而上,龙雷之火上奔,阳气不藏于下,人就会出现目赤、吐血、莫名发热、口腔溃疡、牙痛等症状。
所以在这一年当中,最主要的是要针对大气中“少水”的这个特点,补充肾水,让自身的肾水充足,能封藏住阳气,使得阳气能正常地疏泄,缓慢地上升。
使用的方子:乌梅三豆汤 + 地黄、贯众。乌梅可以平肝木疏泄,黑豆能补肾气,黄豆能补肝脾之气,绿豆能清在上不降之气,再加上补肾水的地黄(夏天可以用生地,秋冬可以用熟地),最后加上清热解毒的贯众,能预防瘟疫,这样一个既可以让圆运动复圆,又可以预防瘟疫的方子就形成了。
我们看完了岁运,再来看六气,六气分为主气和客气,主气是地球上的大气,这个是不会变化的,其运行规律与时间点为:初之气为厥阴风木,始于大寒;二之气为少阴君火,始于春分;三之气为少阳相火,始于小满;四之气为太阴湿土,始于大暑;五之气为阳明燥金,始于秋分,六之气为太阳寒水,始于小雪。主气每年都一样,不会变化,每年都是温热凉寒,周而复始。
客气为宇宙外来之大气,其排序和主气有所不同,想要知道这一年的客气是什么,就得看这一年的地支是什么,2021年为辛丑年,地支为丑,根据《内经》记载:“丑未之岁,上见太阴”,丑、未为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司天主上半年的气运,在泉主下半年的气运,司天为每一年客气的第三气,在泉为每一年客气的第六气。
丑、未年客气的第三气为太阴湿土,第六气为太阳寒水,它们分别管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气运,根据《内经》,我们可以推断出今年整年的客气为:初之气厥阴风木,始于大寒;二之气少阴君火,始于春分;三之气太阴湿土,始于小满;四之气少阳相火,始于大暑;五之气阳明燥金,始于秋分,六之气太阳寒水,始于小雪。
如何推断出当年的气候,就要看主气加临客气的具体情况,今年的第一气,主气、客气都是厥阴风木,风邪就会很盛,中风的人会特别多,今年自然界刮狂风的情况也很多。
二之气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也是少阴君火,少阴君火主心,和血脉有很大关系,火气在上,再加上今年整年的水运不足,就使得水气无法制约火气,出现火气太过之象,如脑溢血、中风、心梗等疾病发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阴湿土加临,中土的湿和在上的火,会形成湿热之象,再加上整年的少水,火不能封藏、收降,且中土因寒湿不能运化食物,所以很多人会出现腹胀满、饮食不下、腹泻等肠胃性疾病,舌苔一般也都又暗又厚腻。
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少阳相火加临,还是一个湿热之象,湿热容易生虫子、发霉,自然界会出现长木耳、蘑菇等现象,我们知道细菌其实就是小虫子,瘟疫也一样,由湿热而生,所以这个期间要注意瘟疫的预防,治疗方法就是去湿热,但又不能过分用清凉的药,过分清凉的药会加重寒气,虽然能把湿气利出去,但寒气加重后,会损害中焦之阳。
所以三之气和四之气的主要治疗原则是:温化太阴湿土,像附子理中汤、和胃散、胃疡散都比较合适,脾胃湿邪一除,中焦圆运动复圆,相火自然下降,如果还有不降的相火,可以适当配合贯众、金银花来使用。
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先天和后天之本,因为少水会贯穿整个辛丑年。对于少阳相火太旺的情况,可以用水来制火,六味地黄丸整年都适宜贯穿使用,再配合顾护脾胃、运旋中焦。总的来讲,三之气、四之气,就非常适合用六味地黄丸 + 附子理中丸,当成日常保健,每天吃上一两丸就会很好。
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也是阳明燥金,阳明主收降、主燥,燥需要用水来滋润,但今年本就为少水之年,所以到了五气之时,肺的问题会比较严重,很多干咳、咳血等肺系疾病的出现会增多。
所以五之气的日常保健以润燥为主,像百合银耳大枣汤就很好,药物的话,沙参、麦冬、五味子也非常好,中成药可以使用生脉饮、麦味地黄丸一类。但如果五之气是阳明收降太过,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到宣肺的药来对治,比方说麻黄汤一类,就可以让肺金圆运动恢复正常。
六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也是太阳寒水,一年的水运不足在这个时候会得到一定的补充,但主、客气都为太阳寒水,冬天就会非常冷,需要注意保暖,可以适当吃一些金匮肾气丸,在冬天是有好处的。
总之,在整个一年当中,三之气和四之气的特点就是湿热,在上是热,在中焦是湿,今年又是少水的年份,在下为少水,这个时候就非常容易引发瘟疫。治则上:需清降在上浮游之相火,温中化湿,再加上补肾水、固肾气,思路非常明了,也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