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真正祸首:倘若他再多活几年,唐朝可能会提前灭亡 2024-06-23 07:03:28 唐朝是我国五千年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唐朝为背景的影视剧层出不穷,每每引起极大讨论。虽千百年过去了,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个大唐,那个大唐辉煌灿烂,万国来降,百姓安居乐业。就像有光就一定会有与之对应的阴影一样,壮丽的大唐也不免迎来属于自己的落幕。唐朝作为一个统一的封建朝代绵延289年,不可谓不长寿,但在它的后152年里,唐朝光彩尽失,与其说是一个朝代的延续,不如说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器晚成的史思明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一把利刃,切割开唐朝的命脉。安史之乱造成的尸山血海使人口大幅度减少,之后弊病频发,宦官逐渐夺取朝政,藩镇势力不断发展,对中央朝廷造成了威胁。安史之乱持续了七年,但要为唐朝之后百余年的衰弱负责。安史之乱的主导者为安禄山父子和史思明父子,前三年以安禄山父子为主,不过安禄山只是占了个名头,他在起兵后第二年就死去,他儿子接替他,指挥叛军。安史之乱后四年主要是在史思明父子的领导下进行,史思明一度进攻关中,危及长安。但他的儿子史朝义弑父自立,打乱了他的计划。如果他再多活几年,唐朝就不会在安史之乱后还能苟延残喘一个半世纪,而是早早地灭亡。史思明和安禄山一样,虽然有一个汉人的名字,但不是汉族,他的故国乃是突厥,突厥在大唐的铁蹄下灭亡,他从善如流,转而为唐朝效力。史思明精通多国语言,很早就显示出阴沉的心机,善于巧言令色,他曾深陷危机,被悉族俘虏,外人闯入奚族领地,按惯例是格杀勿论。敌众我寡,无可逃脱,史思明反而诈称自己是唐朝派来的使者,他们如果把自己杀了,会引来泼天祸事。奚人信以为真,将他松绑,要送他返回,随行的还有百余人,他们兴高采烈以为是随史思明朝见天子,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走入了死局。已进入唐朝领土,史思明就派人向当地官员通报,说悉族率领百余人名曰觐见,其实是想偷袭。官员不疑有他,率兵将毫无防备的奚人斩杀殆尽,还自觉立功,在给朝廷上奏章时还提了史思明的功劳。安禄山和史思明是同族,两人同岁,是上下级关系,虽然在安禄山手下做事多年,之后也跟随安禄山造反,但他们之间可没有什么上下相孚。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是同一类人,早早就看出来了彼此的阴险狠辣。安禄山曾经率领史思明等人出兵抗击契丹,铩羽而归。安禄山和部下一起落荒而逃,躲回城中,又在朝廷追究时把过错全推在部下的身上。可能是早有预感,史思明没有随他一起回城,而是和七百多名残兵败将在深山中藏了十数天,然后才敢出山找到安禄山。不管心里怎么想,安禄山的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他做出很欢喜的样子,庆祝史思明劫后余生。史思明没有领情,他对安禄山的本性再清楚不过了,他私底下对别人说如果他没有躲进山中,就一定会和其他人一样死在安禄山手中。安禄山在崭露头角获得宠信后,他麾下的史思明也得到升职,他曾经进京拜谒唐玄宗,唐玄宗对他很欣赏,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已经四十,玄宗拍着他的肩鼓励他,说:“尔贵在晚,勉之。”唐玄宗看出史思明的大器晚成,却没有看出他大器晚成的代价是大唐的衰落。降而复叛公元755年,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安禄山正式起兵发动叛乱,他命令史思明留守自己的根据地范阳,使后方无忧,他本人率领15万大军南下,渔阳鼙鼓动地来,惊得天子出逃。史思明十分嗜血,喜好杀戮,他并不严格约束自己的士兵,反而放纵他们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他每攻下一处城池,就会命令城中的青壮劳力参加苦力工作,而不能提供劳动力的老弱妇孺就会被处死。他将杀人看作游戏,极度漠视人命。史思明率领的部队是安禄山叛军中最强的一股势力,是令唐军头疼无比的一块硬骨头。公元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以争权为目的谋杀,但安庆绪没有安禄山的才能,镇不住手下的部将,叛军形势不秒。史思明本来就没有什么忠诚可言,他思索一番,决定率领13万叛军,接受大唐的招降。但唐肃宗接受劝谏,认为史思明此举是诈降,意在休养生息,东山再起,因此密谋除掉史思明。不管史思明本心如何,了解到此事的他召集将士,做了一番煽动人心的演讲,极言唐肃宗对自己的辜负。史思明再次反叛,并收拢了安庆绪的人马,把指挥权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天佑大唐公元761年,兵力大增的史思明大败李光弼,将河阳和怀州纳入囊中,随时可以攻入关内,朝堂大为惶恐。史思明此时踌躇满志,他绝想不到,自己的谋划会被亲生儿子破坏。史朝义作为史思明进攻益阳的先锋,出师不利遭遇惨败,受到史思明的大力斥责,大有要用小儿子史朝清来代替史朝义的意思,这引起了史朝义的不满,他想做第二个安庆绪,和自己的部下暗中谋划,于夜间闯入史思明的营帐,将他杀死。史思明临死前对史朝义说:“我朝来语错,今有此事,然汝杀我太疾,何不待我收长安?终事不成矣!”这不是大话,当时在史思明的带领下,叛军占领了优势地位,朝廷危如累卵。史朝义夺权自立,但很快面临了和安庆绪一样的问题,叛军将领都是和史思明,安禄山一同打天下的,不愿意接受这个毛头小子的指挥,纷纷生出退意,被唐军一举击败,军队溃散。史朝义在外亡命一年后,也被杀死,至此,历时七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画上了休止符。小结:安史之乱的最初发起者是安禄山,但史思明才是这场动乱最大的祸首。安禄山在起兵后的第二年就死去了,如果不是史思明接替了他的指挥权,安史之乱绝不会持续七年之久,唐朝的落幕也许就不会那么狼狈、惨然。 赞 (0) 相关推荐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安史之乱》 ♦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唐玄宗整天和杨贵妃在一起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宰相李林甫和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乘机先后把持朝政,专权恣肆.这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安史之乱示意 ... 安禄山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造反,是谁给他的勇气,答案:杨贵妃 说起中国古代的历史,很多人也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历史朝代中不断的政权交替,总是有明主开创盛世,然后传位子孙,一些比较平庸昏聩的子孙,他们丢失了祖宗的基业,国土被别人攻占. 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更迭,也是最 ... 大唐盛世的转折点——安史之乱(五):叛乱虽平,盛唐不再 导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春望>正是唐朝诗人杜甫在安禄山起兵叛乱第三年,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 ... “安史之乱”的真正祸首:假若他再多活几年,唐朝可能会提前灭亡 公元755年,一场被定义为安禄山之乱的祸乱爆发,15万人起于范阳,之后就是千里烟尘,万里伏尸,大唐之辉煌,毁于一旦. 每每回想这一段往事,人们往往指责安禄山之无耻,认为这场大变,全因此人而起.其实,关 ... 近视不能报的专业,竟然这么多!成绩再好也不行,一定要提前知晓! 颜老师说 每年高考体检,最让考生担心的就是视力检测结果.因为,很多大学专业对视力都会有要求. 具体有哪些?今天颜老师带大家了解一下. 01 关于体检表 在大部分招生体检表上,考生可以 ... 再谈活着是这样简单 一个人首先做好生活上各种需要做的事情后.就每天不停的想办法达到长寿,达到九十岁一百岁以上.因为活着的唯一目的是为了长寿,是为了达到九十岁一百岁以上.总之,我们这样活着就是聪明有智力的正确的,我们不这样 ... 再不打新冠疫苗,可能会有以下“麻烦”。 再不打新冠疫苗,可能会有以下“麻烦”。 皇帝要将大臣赐死,大臣要求再多活19天,19天后皇帝离世【图文】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明史> 前言: 说起明朝皇帝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短,但是他摄政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当了 20年的太子 ... 散步能长寿?别再傻了,这样散步可能会起到反效果,尤其是这类人 生命在于运动,散步是最简单的运动,任何地方,抬起脚就可以.有句老话常言道: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足以说明散步在健康中的作用. 实际上,每天坚持散步,对身体确实有许多好处.适当的行走可以帮助我们活络胫 ... 再过5000年,人类可能会进化成这3种生命形态,你期待哪一种呢? 进化是地球上的生命能够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在生命进化的过程中,主要有"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这两种机制在起作用.简单来讲就是,基因突变能让生命在代代繁衍的过程 ...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世家大族为何也随唐朝一起走向灭亡? 安史之乱后从德宗到黄巢之乱前近百年时间里,唐朝依然维持了形式上的统一,唐中央依然保持了对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控制,安史之乱后的48个藩镇里,真正能长时间保持半割据的只有河朔三镇这三个,其他的藩镇虽然爆发过 ... 高考英语3500词(乱序版)汇总,高考前再过一遍!2021考生提前背 高考英语3500词(乱序版)汇总,高考前再过一遍!2021考生提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