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师”到“美院”
清末,清廷为形势所迫,始推洋务运动。推行洋务首要培养人才,人才之出在于教育。光绪二十四年(1898),康、梁主张变法,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经义,于京师设立大学堂,并在各府、州、县设立高等及中小学堂。变法虽以失败告终,但兴教之风强劲不息,势不可遏。天津教育时处兴教高地,而中心则在“中国地”的河北新区(今河北区)。
自清末至民国,河北区内先后诞生过大大小小若干学堂。在众多学堂中,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尤为可述。其校址几度迁移,校名多次变更,校长换任频繁,但其生命力却最为长久。此学堂创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是为中国最早的公立女子师范学府。当时,由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出任学堂事务总理。
傅增湘(1872~1949)字润沉,四川江安县人,光绪末年登第戊戌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直隶道员。在其主持下,租赁河北三马路三才里的民宅当做堂址(后迁至天纬路),成立“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学堂最初只设简易科,学期一年半。因当时女性地位低下,陈规旧俗积习难改,能识字已属不易,接受高等教育者更是凤毛麟角。故此,首批招生只有46名,当年七月经校方游说中产家庭,方才复招67人。简易科毕业后,改为全科制,四年毕业。次年暑期,傅增湘去职,由丁酉科举人吴鼎昌继任,职务改称“提调监督”。
民国元年(1912)仲春,根据当时教育部门规定,将“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改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校”。同年秋末,吴鼎昌去职,由教务长张相文接任,改称校长,随后又换李家桐为校长。1913年学堂改为省官办,更名为“直隶女子师范学校”,简称“女师”。1915年初冬,李家桐因病辞职,转聘张伯苓代理校长,由学监马千里执行校务。1916年初,“女师”再奉省令改称“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聘请留日归国的齐国梁担任校长。1921年9月,时年38岁的齐国梁赴美国丹佛大学深造,暂由冯荣绂代理校长,至齐国梁归国复任。1928年因直隶更名为河北省,校名随之改为“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风云多变,乱世无常。七七事变后,天津沦陷,“女师”被迫迁往甘肃兰州,以躲避战乱,留住文化之种。1945年抗战胜利后,学校复归天津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男女兼招,校名改为“河北师范学院”。1956年后,校名再度几易,直到1980年才正式更名为天津美术学院。
河北区,旧时的“中国地”,可谓天津现代女子教育之摇篮。河北区文化深厚,悠悠百年,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