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61
占星的实测方法
古人对星象一直进行实测,由于科学条件限制,古人的观测只能是目测,这比借助现代天文望远镜的观测,自然有很大差距。但古人创制了不少仪器帮助观测,如汉代就有浑天仪,到清代此类仪器已比较完备,使得实测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未达到现代科学的水准。
所谓实测,就是利用目力加上一些仪器对天体的各种现象进行持续观测。其实测的方法是,四位官员站在观象台上每人负责观察一个方向的星象情况,另有其他官员负责记录。若发现异变则由几位官员会同认可,利用仪器加以测定有关数据,然后记录上报。此外还要利用仪器测算日月五星及二十八宿的位置等,积累数据,以便计算。
进行实测,必须熟悉天空各种星象及其变化,并能掌握有关仪器。在此,简介有关仪器。
清代,一些主要的天文仪器有:
黄道经纬仪:分为四圈,从外到内,为天元子午规、过极至圈、黄道圈、黄道经圈,可用来测求某星黄道经纬度,需二人配合操作。
赤道经纬仪:从外到内为三圈:天元子午规、赤道圈、赤道经圈,可用来测定一日时刻、测定星宿的赤道经度纬度等,亦需二人操作。
地平经仪:只有一层地平圈,可测地平经度等。
地平纬仪:即象限仪,测地平纬度,地平经仪纬仪又可合为一个地平经纬仪。
纪限仪:用来测日月的黄道、赤道的经纬度及相距度数,亦需二人操作。
天体仪:测定并展示各方星象的出现和降没情形。
玑衡抚辰仪:分为三重: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可用来测定天经、天纬、天顶、地心、地平及每日时刻、日影、太阳、月亮赤道经纬度、两星之间的经度等。
实测时,先以目测观察星象有无异常,如有异常,则据仪器测定数据。
实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及全天恒星的位置、运行路线及各种变星出现的方向、时间、位置等方面的有关数据。
实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加之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及长期不断的观测,故是普通人非常难以做到的。但占星术正是通过认真而持续的实测才得以进行的,故称实测是占星的保证。而且只有通过实测获得有关星象变异的最新客观资料,占星才能切实地开展,否则便只是空话。
实测除了识星知象并会利用仪器之外,还要推算一些有关日月五星及二十八宿的基本数据。这些数据依各个时代的观测计算而在不断变动,并非一成不变的。
关于太阳的基本数据:冬至点的位置,即冬至点在周天28宿的哪一度上,已如上述。冬至点的时刻,即具体到达冬至点的时间,这需要精密计算,毎年的冬至点时刻都不一定,计算方法非常复杂,大致是根据冬至前后几十天的日影长度推算出来。测定24节气的时刻,计算黄赤交角,即黄道与赤道的交角,以换算黄道赤道度数。计算回归年值,即一个太阳年的天数。计算岁差、日食等等。
只有算出这些基本数据,才能测定太阳的真位置、视位置及运行速度。古人概略以太阳日行度,但也发现一年之中在不同季节运行速度不均匀,这叫日行盈缩,其具体数值是不同的。占星术正是要依据这一套数据,来观察太阳运行及其位置是否合乎正常的。由于方法的复杂及过分专业化,此略。
大体说来,冬至点的位置可据岁差的数据(一年50.2秒)算出,如前所述,1900年的冬至点为箕宿2.1度,其后可据岁差推出。冬至及24节气的时刻,如今的日历中都已标出(这是天文工作者计算出来的)。
黄赤交角,据元代授时历(1281年计算)为23.9030度,按今天天文学方法计算为23度31分58秒。回归年值,明代计算为365.242190日,与现代计算的精确值误差为-0.00027日,即一年约差2.3秒。
关于月亮的数据,古人测算一个朔望月为29.530590日,与今值的29.530588日相比,仅误差0.00002日。但由于地球公转,又有恒星月和近点月的区别,古人测出恒星月值为27.321614日,误差-0.000047日,近点月值为27.554552日,误差为+0.000002日。此外还有关于定朔时刻。
月食时刻及月行速度的计算,亦皆为占星术所需要者。因为只有依据这些基本数据,才能看出月亮的实际运动是否合乎正常。
关于五星的一些数据,如五星的会合周期,即行星连续两次与太阳相合的时间,元代测算为:木星为398.880日,火星为779.929日,土星为378.092日,金星为583.903日,水星为115.876日,与今值分别误差为:木星-0.004日,火星-0.008日,土星无误差,金星为-0.019日,水星为-0.002日。
五星的真运动(即实际运动的真实情况)是从西向东绕太阳公转的,其轨道都是以太阳为同一焦点的椭圆轨道。但人们从地球上看五星在天空中的移动,即它们的视运动(视觉中的运动情况),却有时由西向东行,叫做顺行,有时又由东向西行,叫做逆行(退)。在从顺行改为退行或从退行改为顺行时,看起来好象停留不动,叫做留。
不管哪一行星,其顺行时速度并不一致,有快有慢,古人称之为疾(快行)迟(慢行)。故把其顺行分为两种:疾行、迟行,而且疾行迟行之中又有差异,故又分为初、末。
所谓伏,指隐没不见,一般是因靠近太阳,被太阳遮没。
合则指行星行至太阳背后,若重合一样。
古人对五星运行动态的认识,也是由粗浅而渐至精密,这些数据对于占星术来说,正好作为判断五星运行是否正常的依据。
关于恒星,也有一些数据,如每颗星的去极度(即距北极的距离)、星座之间的距离度数等,这些数据一方面是继承前人的观测记录,另一方面也由各代天文官员继续实测以便更正。
这方面的数据,因恒星数太多而无法一一细列。可参见《清史稿·天文志》的《恒星黄道经纬表》。例如据该表,壁宿(即壁宿第一星,参见《步天歌》)的黄道经度为4度38分,黄道纬度为12度35分,星等(即明亮程度)为二等。由此即可确定该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尤其是二十八宿各星位置、度数确定之后,便形成观测日月五星运行位置的坐标。
占星术又讲究十二次,即把周天分为十二等分,叫做十二次,各有其名。十二次在天上的分布也有一定度数,据《清史稿·天文志》,清康熙和乾隆年间两次测定十二次黄道赤道度数,今列其中乾隆甲子年(公元1744年)的十二次黄赤道度数如下:
十二次之名 黄道度数 赤道度数
星纪 箕宿2度19分13秒 箕宿2度40分14秒
玄枵 南斗23度24分18秒 南斗22度35分47秒
娵訾 危初度12分44秒 危一度50分27秒
降娄 营室10度5分47秒 营室17度零38秒
大梁 奎宿11度8分52秒 娄宿四度52分33秒
实沈 昴4度9分39秒 昴宿7度34分3秒
鸦首 参8度55分15秒 参宿8度1分55秒
鹑火 东井28度16分50秒 井28度8分15秒
鹑尾 七星6度17分1秒 张宿5度12分1秒
寿星 翼宿9度48分17秒 翼宿18度8分31秒
大火 角宿9度43分39秒 亢宿初度10分30秒
析木 房宿初度37分35秒 房宿4度8分17秒
综上所述,占星的实测牵涉许多因素,并不仅是靠目力观测天上星宿。大致说来,实测就是在识星知象的基础上,利用各种仪器,根据有关数据,分工合作,持续观察天上各种星象的运动和变化。
天文仪
天体仪
观星台
浑仪
水运浑天仪
简仪
玲珑仪
天体仪
水运仪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