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说】鲁玉琦 | 青年路上的爱情故事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鲁玉琦,山西垣曲人,骨科主治医师,曾任垣曲县新城镇骨科医院院长,垣曲县第五、第六届政协委员。爱好文学,作品散见于网络。


文学天地

                   

  青年路上的爱情故事      

       

鲁玉琦

      

1965年春节过后的一天,乔言官和宋竹节俩年轻人在东堡村路口等待一位下乡干部。他们俩都是建党积极分子,昨天在公社开会得知下乡的是一位县团委书记,县上开会时就认识,还在一起合过影。一袋烟功夫看见东济公路上走来一位玉树临风的干部,背着铺盖,手提行李,见面寒暄一阵,言官接过铺盖卷,一行三人步行在一条弯弯曲曲的进村路上,下乡干部低头深思了一会,指着路说:“把那个土岭岭挖掉,土垫在凹凹处路就直了,今天晚上召开青年会议如何?”言官和竹节立马答应。
弯弯的月亮挂在树梢,二三十个年轻人集中在土窑洞里开会,男生有的吸旱烟,烟袋锅冒着一缕缕青烟,呛得人喘不过气来,熹微的灯光下女生们低头纳底,拉绳的“嗤嗤”声混合着谈笑声十分聒耳。干部开始讲话,会场里噤若寒蝉。“公路边到咱村,虽说不远可要绕一个大弯,咱们把路修直了咋样?”女人堆里的宋竹节站起来,捋了捋散乱在脸上头发,一本正经地说:“修路是好事,我是预备党员,我带头。”一句话激起了大家的兴奋,会议室就像炸开了锅。有人说:“春耕忙,可以晚上修路。”平日里不多说话的乔言官站起来,轻轻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喉咙说:“我提议义务修路,可以吗?”青年人个个举起了右手,积极响应,自报奋勇义务修路。
第二天夜幕降临,料峭的西北风像哨子一样呼啸,刮在脸上生疼。言官和正记、狗绕、安民、鲁混等十几个小伙在路口集合,宋竹节带着小梅、狗舍、小温等女生往工地一溜小跑。
到了工地,先要挖掉一个小山坳。大家各干其事,男生力气大,抡镢头,推土车;女的铲土装车,干得热火朝天。言官的棉衣上绽开了口子露着棉絮,裤子也打着颜色不协调的补丁,镢头抡得高,挖土最快,一会儿脸上直往下流汗。他干脆脱掉棉衣,赤身裸背干。推土车的竹节吆喝了声:“言官,你披上棉衣,防止受凉感冒。”生硬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关爱和心疼,她长得漂亮,白里透红的脸蛋,双眸炯炯有神似乎会说话,白皙的皮肤,扎着两个小羊角辫。人群中有人高呼:“竹节,你心疼啥哩?他是你啥?”逗得大家一阵哄堂大笑,其实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俩同岁,一起走进学校,同一天戴上红领巾,十三岁完小毕业后回乡务农,从小就是一对分不开的青梅竹马。儿童玩耍四五个女生围一圈抓石子,男生绕着女生滚铁环,有个小朋友故意一伸脚,言官绊了一跤,趴在竹节身上,俩人搂在一起,同伴们笑得合不拢嘴。去年他俩一起参加古城的农民讲习所,俩人情投意合,暗自把一桩美满婚姻深深埋在心底。
有谁知棒打鸳鸯各一方,竹节一家人极力反对,姊妹五个没有一个同意的,有的说:“老乔家是吊起锅儿当钟打——穷得叮当响!”有的说:“你是睁着眼睛跳河里!”
言官和竹节婚事吹了的消息不胫而走。立马就有媒人上门提亲,介绍了一位白面书生的小伙,在兽医站上班,家境殷实,俩人见面时竹节默默不语,婚姻事悬而不决。今天说话还带着几分刺,爱里生恨。
披星戴月加班修路,竹节总是推着小土车,小土车是木头独轮,推起来东倒西歪来回摇,没有轴承摩擦力大,男青年都难掌握,竹节总爱挑战自己,有人劝她:“女娃家别太累。”她微笑着说:“农业学大寨,我们就要当大寨铁姑娘。”话是这样说,女娃家毕竟力气小,推土车时脸努得通红,连吃奶劲都用上啦,言官看在眼里,暗暗心疼,看见竹节推起土车,习惯性放下手中镢头,快步向前帮忙推几下。竹节毫不掩饰掏出花手绢,在言官脸上擦汗。
一个月初的晚上,天黑洞洞的,星星一闪一闪眨着眼睛。竹节依然推着小土车,言官没来及帮忙,前面一个土疙瘩一顶,土车翻了,从土堆上滚下去了,木头轮子甩掉了。言官一气不吭背回了家,他爸爸是个半卦子木匠,套个犁,修个小土车没问题。第二天竹节借机去言官家,小土车已修好放在院中间,仰面是一座土窑洞,窑顶坑坑洼洼,烟熏得黑黢黢的,家里一个土坑,一条光席,坑头有一个露着被套的被子。眼前的寒酸竹节打了一个哆嗦,言官去年丧母,家里雪上加霜,所有家当可以一担挑。竹节沉默着,深思着……
两个月过去了,修路接近尾声,一条笔直的土路直通村中,傍晚淅沥淅沥的小雨下个不停,大家戴着草帽完成最后一段工程。竹节穿梭在人群中,关心谁的帽子没戴好,瞧瞧谁背上的塑料布没披严实,突然脚下一滑摔倒在地,脚腕立马肿了起来,言官二话不说握住崴伤的脚腕心痛得掉下眼泪,竹节猛然扑倒在言官怀里,双手紧紧抱住,大声呼出“言官我爱你,我不嫌你穷,要和你过一辈子。”这声音在静谧的雨夜传得很远,大家听得真真切切。言官背着竹节,踏着泥泞回家,沙沙的雨声下个不停,路上留下一串串脚印……
路修通了,直流平坦,年轻人在路上欢跳着,异口同声地说:“叫青年路吧。”
刚忙完秋收,言官问竹节;“接到公社通知没有?明天去古城党校参加建党积极分子培训。”竹节并没有急着回答,瞅着言官上下打量了一番说:“接到啦,明天大柿树下集合一起去。”
第二天,言官备好行囊,带上生活用品,啃了几口馍馍,按约定在青年路的大柿树下集合。大柿树离东济公路不远,树径三个人手拉手都抱不住,枝繁叶茂,在马路上遥望,只要看见柿子树就知道那是东堡村。霜降已过,有的柿叶红丢丢的,有的黄橙橙的,互相交错在一起,五彩斑斓。熟了的柿子躲在叶子下像一盏盏红灯笼,没有熟的黄柿子像一个个黄皮球,真是漂亮极了。柿树根部发达,向四周放射状延伸,盘根错节,有的粗根隆出地面像龙一样盘踞,一条根可以坐三四个人。言官坐在柿树根焦急等待着,眼睛望穿了新修的青年路,还不见竹节的踪影,他静不下心来也闲不住,抬头望见柿子,心想摘几个便是路上的干粮。他像猴子一样敏捷,三下五除二地爬到了树冠,伸手摘下几个熟透了的方柿,装在背包里,这时竹节也赶到眼前,接过情人的背包,欢笑声消失在青年路,一直向古城迈进。
学习班一期就是五十多天,白天聚精会神听老师讲课,夜晚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学习共勉,生活互助。有一次竹节感冒了,言官伸手一摸有点烫,连忙到街上买了几片“安乃近”退烧药,又到厨房熬制了一碗姜汤,喂着竹节服下。第二天康复了,打开笔记本一看,老师的讲解一字不少地记录着,熟悉的字迹一看心中明了,她会意地笑了。言官还是那件开花的旧棉衣,竹节出发前就瞧见了,早准好了针线,一针一线精心缝制,关闭了一朵朵小花,用湿毛巾不断擦洗胸前的垢痂,一心把言官打扮得精干。
在学习班里,俩人的话就像打开了收音机没完没了,但没有一句是谈情说爱的,没有一个调情的动作,两个真诚的心拧在一起,一心为了工作,回乡后如何开展阶级教育,如何传达会议精神,如何搞好农村工作等等,似乎已胸有成竹,等待的只是回家后按部就班的实施。
会议结束已是寒冬,他俩又一次经过青年路站在大柿树下,路旁还散落着枯萎的柿叶,树桠光秃秃的,只有那黑皱皱的树皮,一道道裂痕似乎是对流年的记忆。柿树下握手分别,并初步安排活动计划。
夜幕降临,朔风刮得人伸不出手,一口吐沫到地上马上结冰。他俩不顾鞍马劳顿,站在鲁家大院的窑顶上,一人用手电照着报纸,一人手持喇叭筒,字正腔圆广播新闻。在他俩带动下年轻人轮流着,夜夜不间断,那嘹亮的声音响彻沟壑,鼓舞斗志。大家赞扬说:“俩年轻人工作认真,是未来的好接班人。”
一年后的初夏,青年路旁的麦田在微风吹拂下,翻滚着金色的麦浪,一阵阵麦香扑鼻而来。一对恋人手拉手蹦跳行走在青年路上,从满脸喜悦看得出这是有天大的喜事,莫非是领结婚证啦?大家猜测着其中的端倪。言官笑着说:“今天是1966年5月24日,我俩入党啦,我牢记一辈子。”竹节有点郑庄,仿佛觉得重任在肩,字字句句像铁钉似的,“党旗下宣誓入党,我是党的人,我把一生交给党,永远听党话,忠心跟党走,粉身碎骨不变心。”誓言,准则成为他俩一辈的准绳,从未违背半步。
竹节在小河边洗衣服,用杵敲打着砧石上的皂角,砰砰声传得很远,敲一会儿抬头望着青年路上的行人,她盘算着今天应该是言官从太原回家的日子。果然,一位青年从大柿树转弯,步履矫健,身姿如此熟悉,脚步声由远而近。两人在小河边相逢,并没有拥抱,双手握得很紧,一种炙热在全身涌动,溪水羡慕得“哗哗”鼓掌,没等到回家,言官在青年路上打开书包,掏出一个小镜子交给了她。竹节接过镜子一照,镜子里出现了一个“芙蓉如面柳如眉”的美女,她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关切地问:“花这钱干啥哩?”言官有点不好意思第说:“就一毛钱,从刘张走着回家还省了四毛钱路费呢。”
竹节把镜子揣进衣兜里,像宝贝一样珍藏着,这是爱情的信物,也是订婚的唯一礼品。
过了春节言官就二十岁了,到了法定的结婚年龄,按照农村习俗,结婚前的“送课书”必不可少,小俩口为这彩礼困惑,就连饭也吃不下。
皎洁明月当空照的中秋节,他俩坐在大柿树下沉默着,“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兜里羞涩的言官熬煎,竹节也无从着手。过了一会,言官说:“再过几天是舅舅的女儿送课书的日子,到时看送的是啥,我也准备啥。”说者无意,听者有意,竹节灵机一动说“要不,把他的东西全都借来,让我家人看过后再还回去。不过这事要和我妈商量一下。”
竹节自由恋爱的事,一家人极力反对,她的哥嫂至今还扭着劲哩,有时候见面连个招呼都不打。只有母女心连心,竹节一岁丧父,年迈的母亲含辛茹苦拉扯长大,前一次修路崴了脚,她妈心疼得流着眼泪端了好几天饭。婚姻大事母亲是过来人,懂得嫁汉要看男人的一颗诚心,母亲喜欢言官淳朴,勤劳,女儿托付给他放心,婚后不会受气。“借花献佛”一条妙计,母女俩一拍即合。
言官挑着借来的两个大枣花馍,还有哔叽布,围巾等四色礼,媒人揣着红纸包着的五十元钱,前往宋家送课书。哥嫂和姐姐一一过目,心里纳闷:“都说老乔家穷,这次送课书倒挺排场。”明年结婚的日子就这样定下来了。过了几天,物归原主,竹节家不图一分钱,看重人品的事,几个知根知底的人非常敬佩。
“好日”一定,别人不急竹节急,新郎官连一件衣服都买不起,这可咋办?听说村里有几个人去瓦舍山里拾橡蛋能挣钱,她一声不吭伙同四个人一起去山里,拾橡蛋并非轻巧活,每天起早贪黑,在密林里穿梭,在陡峭的山坡爬行,身背沉重的布袋,手磨破了,衣服被荆刺划成了条条,任劳任怨,为了老公再大的付出都值得。
一周后挣了二十块钱,她高兴地笑着说:“咱们回家吧。”天气好像在故意作对,阴云一会儿就遮住了天空,小雨密密匝匝下起来,外出的人归心似箭,用布袋顶在头上,冒雨回家。山里拾橡蛋布鞋底都快磨透了,刚到县城竹节的鞋帮和鞋底分离了,成了套套圈,怀里的钱还有用途,舍不得买一双新鞋。狠狠心咬着牙,赤脚回家。县城到家大约需要步行三个小时,光脚长时间在水里,闺女家细皮嫩肉的脚底浸泡得皮肤发白,起了密集的小皱褶,路上的沙石硌脚钻心疼,三角石子扎破了脚,鲜红的血参活着泥浆,一步一个血印,似乎是在书写真挚爱情的血书。
回到家时,淋成了落汤鸡,言官站在青年路旁大柿树下等待,见如此情景感激万分,拥抱在一起,泪水和着雨水流淌着。
择日竹节在供销社挑选着布料,扯了一身安安蓝洋布,为言官定做了一身新郎官衣服,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婚礼可以如期举行了。
1968年春天院落里桃花开啦,姹紫嫣红吐着春意的芳香,青年路上新栽的柳树舒展着嫩绿的枝丫,春风吹拂摇曳着绿色垂条。迎亲的队伍行走在青年路,没有管弦丝竹的伴奏,没有八抬大轿,竹节身穿画格子哔叽上衣,黑色灯芯绒裤子,言官一身安安蓝中山装,伴娘手提红色包袱,从村尾到村头走进乔家小院,简短的婚礼上新娘新郎一起背诵毛主席语录,手拉手步入“洞房”,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土窑洞,布置极其简陋,一床铺盖营造着一个温馨的新家。
1969年冬季征兵开始啦,言官对竹节说:“眼下国际形势紧张,不一定哪天就要打仗,我是党员我要带头去当兵。”言官说话办事总是卯是卯丁是丁,竹节历来思想进步,对言官的举动非常赞赏,脸笑得像一朵花似的,“你当兵我光荣,你当兵我支持。”言官积极报名,体检政审合格后,带兵的士兵一眼看中言官憨厚,非带不可。
言官参军的事在村里迅速传开,腊月里家家户户唤言官吃饭,当兵是全村人的光荣,吃顿饭是送行也想沾沾军人的喜庆。
正月十二日,一阵阵小东风把天空拉上了一层黑幕,阴沉沉的,午后时分雪花零星飘落,越下越大,像棉絮一样洒落,像鹅毛一样飞舞。第二天雪花依然没天盖地地飘着,到处迷迷茫茫的一片,像一张洁白的绒毯将大地裹着。今天是新兵出发到县城集训的日子,军人铁一般的纪律,容不得半点延误,言官去公社集合,竹节母女俩一起送行。一行三人踩着半尺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互相照应行走在青年路上,竹节手扶路旁亲手栽的柏树,雪花给树叶穿上了洁白的外套,轻轻一抖动,雪团落了一地,葱绿的柏树亭亭玉立,她睹物思情,像松柏一样坚强暗自埋藏心里。
公社大院集合后,新兵乘坐一辆大卡车缓缓启动,雪地留下两行平行的辙印,这辙印似乎就是一条丝带,牵动着竹节的心。激动,感悟就像五味杂陈一起在心底翻滚涌动,不由自主地跪在雪地里,眼泪夺眶而出,周围的人群随着也流下了眼泪。
母女俩的心像针刺一样疼,竹节身怀六甲挺着大肚子,一步一摇晃,腿肿得像棒槌,脚肿得无法穿鞋,出门前穿了言官一双雨鞋。她妈花甲已过,霜染双鬓,一双小脚尖尖的,瘦瘦的,这“三寸金莲”,走路不稳,趔趄地扶着女儿向县城走。脚踩在雪地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积雪淹没鞋绑,灌在鞋中,雪化成水拔凉拔凉的。路面雪滑,一不小心就会摔一跤,大人无所谓,肚子里的孩子可不经摔,母亲搀扶着竹节,一步一摇,三步一歇,就像蜗牛一样慢慢往县城挪动。
竹节浸泡在分别的痛苦中,肚子里的小宝宝却高兴极了,一阵一阵乱踢,激起竹节思虑万千,如胶似漆的甜蜜生活难舍,相濡以沫的恩爱夫妻难分,怀中的宝贝出生都看不到爸爸,所有伤心的事无处倾诉,只能化作多情的泪水,一滴一滴洒在雪地,留下星星点点的小坑。
快到皋落时,身后一辆小车突然停住,背影里一老一孕妇的蹒跚感动了司机,坐上车瞬间到了县城,言官焦急中往回边走边张望,见面后又一次拥抱在一起……
五年后,竹节放弃转干机会依旧是大队妇联主任,奔忙在大寨田里。言官复原了,身穿一身绿军装,五岁的儿子看到这突如其来的陌生人感到惊讶,熟悉后一声“爸爸”,就叫得言官喜咪咪的。一家三口像掉进了蜜罐里,沉浸在祥和甜蜜之中。
言官当了五年兵,劳动本色不退,吃苦精神没丢,谋划着建设家园,改善居住条件。集体劳动结束后,肩挑石头回家,趁着月光在河滩筛沙子,披着星星推着小车运砖,夫妻俩形影不离,夫唱妇随,凭着一双勤劳的手盖起了两孔砖窑。
改革的春风吹到了东堡村,身怀绝技的言官有了用武之地,凭着自己过硬的驾驶技术,敢闯敢拼,在全公社第一个买了辆大卡车,跑起了运输,左邻右舍需要帮忙,全力以赴解决。汽车的鸣笛声划破深夜的寂静,驰骋在宽阔的青年路上,风雪无阻。汽车需要检修,他在窑洞了撑起木质三脚架,吊起发动机,仔细擦拭,认真拧紧每一个螺钉。几年后他成了东堡村第一个万元户,可能也是长直公社首家勤劳致富户。
岁月如梭,半个世纪过去了,古稀之年的老俩口没有进城,仍然住着黛砖白缝的砖窑,望着青年路,守着一片乡土。
有人奇怪地问:“精通修车技术,当年为啥不开个修车铺?”
言官说:“故土难离,乡愁难忘。”
竹节说:“恩爱夫妻难分。”
(责任编辑  张辉)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图文编辑:闫   红

微信号:yanhong6033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关注我们

(0)

相关推荐

  • 王传义 ▏抓小偷之乌龙事件

    抓小偷之乌龙事件 作者 ▏王传义 1974年,我从郫县先锋第一中学校长岗位调到郫县先锋公社(现郫都区唐昌镇)任文教干事.那年农历二月初三,公社干部都要到县城去参加全县春耕生产工作会议,公社革命委员会主 ...

  • (一)永远忘不了的傻瓜

    ​时间倒退至30余年前,我刚从大学毕业,在"一片红"的浪潮中,被分配到江西的一个边缘的Z县.Z县与福建交界,地处武夷山的余脉,高山峻岭,交通十分不便.一个一直在大城市里长大的年青人 ...

  • 华州人的馍布袋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馍布袋  作者 杜望成 1974年的春节里,华县城里搞了一次民兵大阅兵.我们赤水大队民兵连代表赤水公社民兵参加了这次阅兵,八纵八横的持枪刺杀队伍,色彩统一 ...

  • 【广东】熊芷欣《植树节》指导老师:左玲

    植树节 东华小学东城校区 二年级 熊芷欣 听妈妈说:"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今天是3月12日--植树节,春风送暖,碧空如洗,小鸟在天空中欢快地 ...

  • 一德:易经周易六爻预测健康疾病——父亲病重,前景如何?

    测疾病: 测病首要看主象,药遇生扶病无妨.克害刑冲病沉重,遇绝化绝必死亡. 绝处逢生危转康,子孙空绝药无效,世临福神最吉祥. 父动克子为大忌,用临三刑入鬼乡. 卦中无鬼病难医,鬼要旺相主发狂. 世爻临 ...

  • 【和绍全】去当兵

    去当兵 和绍全 当兵,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有志青年心中的向往,就是生活在大山深处的青年,都懂得当兵是无上光荣的事情,这种光荣感不只是一种口号,而是流淌在青年身上的热血.那时也只有当兵才能走出乡村,追 ...

  • 【金小说】鲁玉琦 | 四清桥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鲁玉琦,垣曲人与共和国同岁.垣曲作协会员,部分作品刊登在<运城日报><运城晚报& ...

  • 「作家工坊·小说」鲁玉琦|最后的党费

    作家新 干线 最后的党费 静谧的小山村笼罩在一片晨霭里,路口农家乐的铁门上挂着"暂停营业"的牌子.张跃进是农家乐老板,他母亲刘芝兰昨天夜里心脏病复发,送到县城没进医院又折回来了.刘 ...

  • 「写作坊·美文」鲁玉琦|我的新婚之夜

    作 家 新 线 干 HAPPY NEW YEAR 我的新婚之夜 --献给金婚纪念日 今年正月初二是我的金婚纪念日,情不自禁地摁下了五十年前新婚之夜的播放键. 夜幕降临,繁星闪烁,小村庄的人们边说边笑走 ...

  • 「年度散文推荐」鲁玉琦|铁锨的梦

    作者简介 鲁玉琦,山西垣曲人,县作协会员.部分作品刊发于<运城日报>.<运城晚报>.<舜乡>等报刊杂志. 铁锨的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农村劳动时我曾做过铁锨的梦. ...

  • 「年度散文推荐」鲁玉琦|特殊的救护车

    作者简介 鲁玉琦,山西垣曲人,县作协会员.部分作品刊发于<运城日报>.<运城晚报>.<舜乡>等报刊杂志. 特殊的救护车 1982年立秋那天,我在长直卫生院骨科办公室 ...

  • 「年度散文推荐」鲁玉琦|鸡肚里的玉米

    作者简介 鲁玉琦,山西垣曲人,县作协会员.部分作品刊发于<运城日报>.<运城晚报>.<舜乡>等报刊杂志. 鸡肚里的玉米 1962年除夕的前两天,爸爸说:" ...

  • 「年度散文推荐」鲁玉琦|送课书

    通知:"四爱杯"防震减灾有奖征文延期至2020年9月30日,欢迎继续投稿! 作者简介 鲁玉琦,山西垣曲人,县作协会员.部分作品刊发于<运城日报>.<运城晚报> ...

  • 「年度散文推荐」鲁玉琦|炊烟袅袅里的妈妈

    作者简介 鲁玉琦,山西垣曲人,运城市作协会员.作品刊发于<山西日报><运城日报><运城晚报><舜乡>及网络平台. 炊烟袅袅里的妈妈 我是一个农村孩子,从 ...

  • 「美文选粹」鲁玉琦| 不一样的年

    作者简介:鲁玉琦,山西垣曲人,县作协会员.部分作品刊发于<运城日报>.<运城晚报>.<舜乡>等报刊杂志. 不一样的年 春节前女儿带着俩孩子从老家垣曲来三亚陪我和老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