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这样的笔触画美女
何家英评说
任乘鋈作为我学生中的一员,
她对绘画一直热情不减,
这几年创作出了大量的工笔人物画作品。
由于她注重生活体验、注重独立思考、注重写生,
其工笔人物无论从线条、造型、颜色
还是题材上都很讲究,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面貌。
画面呈现出女性独有的
敏感与细腻、温情与诗性,这是难能可贵的。
期望她一如既往的坚持努力,
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工笔人物画作品。
何家英
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院教授、天津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根据何家英先生在“穆如春风”任乘鋈天津鼎天美术馆个展开幕致辞整理)
邹跃进评说
任乘鋈师从何家英先生,
经过严谨的学院派训练,具备扎实的笔墨功底,
同时保持着对现实的高度敏感,
能准确地将这种敏感捕捉下来,
微妙而明晰地体现在笔墨之间。
画面能营造梦幻般的都市氛围,诗意随心而发;
画面注重工笔画本体语言的锤炼,
难能可贵的是,能以诗入画,
把关注的重心移到社会情感、
民族文化以及对现实的表现上……
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已故)摘自《诗境艺术的现实表达》
西江月 55×80cm
添香 55X80cm 绢本重彩 2014年
云卷云舒
晚妆 55X80cm 绢本重彩 2013年
脉语 45X80cm 绢本重彩 2014年
任乘鋈
生于四川南充
先后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
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
师从著名画家何家英先生
现为清华大学高研班导师,现居天津
守望家园 130×200cm
她出生于四川南充
一个美丽而偏僻的小山村,
打小的时候
她便离乡背井,
暂离了父母亲的视线,
当很多孩子还辗转在
豆蔻年华的欢愉之中的时候,
她却在飘泊和流浪,
后来上了大学
选择学的却是经济管理专业,
才上大二的她就毅然弃文从艺,
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开始用色彩编织如幻的梦。
每年都有
大幅作品在国展上露脸
对她而言,没有什么能
超越绘画给她所带来的快乐与充实,
她性子很急、日常生活中
有些马虎、有些死心眼,
但在自己的画面前
她从来就那么
淡定从容、不紧不慢。
她在面对自己作品时
认真、仔细、踏实的状态
(象描绘苗族女孩头上、
身上那种繁复的银饰),
那份耐心实在令人生畏。
记得有一次
画一张苗女半身像,
因为当时底色做得不够满意,
她可以洗了重画,
画了又洗,直到折腾一宿,
画面满意了、合适了、舒服了
才放下疲惫的身体去好好的睡会。
平常她总是
过着蜗居式的生活,
除了惯常要拿些近作
或者创作草图去给老师过目外,
基本上就是不知道白天黑夜地
创作绘画,累了就和衣而睡,
或者喝喝茶,弹弹古筝,
抑或翻看书刊来调节自己的生活状态。
她的静,
养就了她画面的温和与恬淡,
从她创作的都市女性题材中,
你能从人物的眉宇间中读到内心所想;
当他画苗族题材作品,
你能看到人类最本真的质朴与善良。
她不太喜欢
画画的时候求多求快,
而是求精求美,
把该花的心思都灌注到底,
绝不投机取巧而是尽精微,致广大。
同时,她又不会满足于
某一阶段某一种绘画形式,
经历了一个过程,从她画里
总是又能让人
读到新的东西和新的内涵。
物质化的社会
总是存在很多诱惑,
当很多画家
都随着市场大潮在往“钱”走的时候,
她依旧选择坚守。
即算是有收藏家追逐她的画时,
她也都把每一张画当创作来对待,
倾注的时间和心血一点也不打折扣,
甚至有老师
笑着提醒她“如此下去,迟早会饿着”,
但她仍固执地认为:
“工笔画出一张实在太难了,
不想让一张不成熟
不完善的作品散落出去”。
在创作中,
她从不愿意去重复自己,
以渐进的方式
探求着前进的步伐。
她一直认为:
画工笔人物
如果不在造型、构图、线条上多推敲;
在颜色、韵致、格调上多讲究,
作品就会缺少艺术内涵,
同时也是没有文化的体现。
让她的画
在中国工笔画界脱去了一些尘埃,
少了些喧闹与浮华,
显得那么清净和明亮。
她依然默默地画着。
觅 45X90cm 绢本重彩 2013年
渡 115×75cm 绢本重彩 2013年
闺思 55X80cm 绢本重彩 2014年
午后 55X80cm 绢本重彩 2013年
谧 55X80cm 绢本重彩 2013年
影 55X80cm 绢本重彩 2013年
水岸清幽 50×110cm
假日
女人花之一
女人花之二
秋夜·思 80×55cm
满月 80X180cm 绢本重彩 2012年
碧玉妆成 210×100cm
岜沙儿女 210×110cm
傣族女 100×75cm
自画像
苗女系列之一 80×80cm
苗女系列之二 80×80cm
苗女系列之三 80×80cm
清若梦魂--苗女 135X210cm 绢本重彩 2012年
守望 100×75cm
遥远的记忆 210×110cm
岜沙姊妹 180×80cm 2012年
妆 100×75cm
金秋 100×75cm
春日暖阳 200×110cm
清若梦魂 110×170cm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