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查康熙青花瓷器市场行情

  康熙青花瓷器,在胎体方面有了一定进步发展。随着瓷窑内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烧成瓷器的胎体度薄且坚白细腻,藏友们常说的“糯米”胎。如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康熙中期青花瓷残片的露胎处,可见胎体厚薄适中修胎工致。器物的釉面也由初期泛青带有黑色棕眼变为洁白光润,从而将青花反衬得更加娴静美丽。官窑瓷器的胎体亦是洁净坚硬,少见杂质的“糯米胎”,其胎体薄厚均匀,修胎工整仔细。一般瓷质釉面多见有粉白和浆白两种颜色,粉白釉面稍显疏松并多伴有细碎开片。还可见一种亮白闪青釉的釉面但不是很多。绝大多数器物的底足露胎处洁净细润处理极 佳,足端浑圆光滑。这就是康熙青花瓷器藏友们所说的“泥鳅背”底足。

  康熙瓷器有很多带寄托款,关于所谓寄托款。马末都先生在《马末都说收藏瓷器篇(下)》一书中认为:“康熙的很多瓷器上有一个特殊的现象:书写大量的寄托款。比如写‘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这三个朝代 写得最多。这在我们的想象中是犯大忌的。读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的文字狱非常厉害,尤其在康熙一朝,大量汉人提出‘反清复明’。”“当时你要有一丝反清复明的倾向,就被杀头了。可瓷器上写的款,却都是前朝的款为什么就能网开一面呢?原因是当时政 府认为,对知识分子还是应该在某个地方有一个宣泄口,不能逼得太紧,所以瓷器上允许写前朝的款,寄托汉人的情思。”

  从元代至今,青花瓷一直是瓷器烧制的主流,大量的碗、盘、缸等生活用瓷,都是以青花瓷这种形式烧制出来的。根据康熙青花瓷器实物及其所具的不同风貌和特点,并结合其干支年款将其发展过程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康熙中期一般指康熙二十年至四十五年(1706年),器物的色料和胎釉都表现出精工的特点。瓷器的釉面为莹润的粉白色或柔和的浆白色,青花呈色鲜艳青翠,五彩则趋于浅淡。器物纹样以文章山斗、四时读书乐、圣主得贤臣颂、麒麟送子、指日高升、瑞兽为常,纹样不再豪放,如有藏品想送拍咨询可联系光哥:壹伍陆,玖贰零贰,柒壹捌零不成 交无任何前期费用。整体布局也更加合理。在绘画方面,吸收中国水墨画的分水皴染技巧和西洋画法的透视原理,使得画面富有实感。以青花图案表现山水人物是该期的主要特征之一。五彩图画多山水人物。新出现并流行棒棰瓶、方瓶、花觚、笔筒、笔洗、鱼缸、花盆、茶壶、茶盅、盖碗等。无论大小器类,造型上皆显雄壮、大方。款识多六字款,布局以六字两行最多,字体工整、布局合理,以楷书款为多,也有行楷、宋体字款。受西方技术的影响,珐琅彩瓷器在康熙三十五年创烧成功,进而也成功地烧制出粉彩。总体上看明代和清初瓷器上的各种风格几乎不再出现。

  从胎釉上,可以观察出一 款青花瓷的真伪,观察的时候也要注意细节。那些造假的胎釉很多都是人工糊泥,有的是经过化学处理过的,那些涂上去的泥,拿手指抠,很容易就掉了;有的是使用胶水黏上去的,比较难弄下来。

  明末清初以来,民窑中常见此类以玉兔为题材的日用器,多以盘、碗、杯等为主,寓意“玉兔思乡”。在江山鼎革之时,人们常借以表达对故国的怀思。至康熙时期,这种题材逐渐流行,“相思”的涵义和内容也就更加宽泛了。

  康熙青花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这种色阶青花层次分明,一改元明两代青花传统平涂的单调画风,使同一件器物中的青花发色深浅不一,如同绘画中所提倡的墨分五色,故康熙青花又有“色分五彩”或“青花分五色”之说,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0)

相关推荐

  • 民间康熙青花

    青花瓷器的成功,离不开画师们一代代的努力和付出,在器物上没有留下任名姓.在景德镇有首诗来歌颂他们:笔笔精心几十载,画白须发花还开.点线交错青山染,窑开千色蓝不衰. 康熙早期瓷器的青花钴料是出产于浙江的 ...

  • 如何判断康熙青花瓷器

    康熙青花瓷中期开始大量书写本朝年款,为六字"大清康熙年制".四字"康熙年制"的青花楷书款,均书于器底和内心,还见有闲章款.双圈无字款.堂名款.吉语款.绘有如秋叶 ...

  •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康熙青花鉴别方法!

    从钴料上看,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青花瓷的钴料种类大概可以分为苏泥麻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等,大多属高锰类,在这些分类中,又以进口青花钴料烧制的瓷器的收藏价值最 大.因为使用进口颜料烧制的青花瓷, ...

  • 精品赏析罕见精美的康熙青花

    康熙年间瓷器史最伟大成就是:将明末发明的混水技法(青花分水),成熟生产出来,使青花浓淡层次更加分明,运用云南珠明料和浙江省的浙料,蓝色明亮的特长使景物有5\7\9种不同色阶,使山水画的深幽境界淋 漓 ...

  • 为什么康熙青花瓷器这么有价值?这就是原因

    康熙十九年,清代官窑始建,同时也进入了康熙青花瓷发展的中期.同时也开始大量书写本朝年款,为六字"大清康熙年制".四字"康熙年制"的青花楷书款,均书于器底和内心, ...

  • 康熙青花辨伪

    康熙青花采用"分水"法将青钴料调制成不同的浓度,因此可以绘制出深浅不一的颜色,层次感鲜明,最 高能达到7至9层. 康熙朝除了烧造传统的白地的青花外,还有浆胎青药,哥釉青花,郎窑青花 ...

  • 广东省博物馆45-瓷器31-清瓷-康熙青花

    "喜欢博物馆" 你随时能查的文博资料库. 广东省博物馆系列-第45期 广东省博物馆藏瓷器系列第31篇,继续介绍清代瓷器. 上期开始清代的青花瓷系列,首先请你欣赏了顺治的青花,了解清 ...

  • 了解康熙青花瓷器,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康熙时期的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在经历了明末官搭民烧,大量出口海外的过程之后,已经达到或超过了明代官窑青花瓷的水平.所以,就青花瓷而言,清康熙时代的景德镇青花瓷,可以说是民窑巨 臂,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非 ...

  • 康熙青花瓷的鉴定

    中国瓷器可以说是风靡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的爱好者们追捧.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瓷器更是在品种和制瓷工艺上都到达了一个高峰,在中国瓷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青花瓷更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瓷器,青花瓷最早是出 ...

  • 浅谈康熙青花瓷器的特点

    康熙在位61年,在政局稳定后,康熙开始了大力发展青花瓷.有人总结康熙青花瓷可以分为早期.中期以及晚期3个阶段,其胎釉在这3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现青白色,底足有粘砂, ...

  • 看完后,你还认为自己会鉴别康熙青花吗

    清代早期景德镇窑的瓷器生产,也像明代推行"官搭民烧"的制度,这不仅充分释放了民窑的生产潜力,调动了工匠的积极性,提高了民窑作坊的规模及烧造精细瓷器的技术,而且由于当时官窑民窑相互影 ...

  • 世上最美的康熙青花瓷器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