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清代哲学之五:戴震

中国清代哲学之五:戴震

清初三大思想家身后,还有许多哲人志士,名呈风流。但以其总体水平而言,则不如顾、黄、王更具涵容与影响力。进入乾嘉,则昔日风云激荡的时代已过,加上文字狱风雨如磐,令人窒息。于是中国学人秉前代之余绪,辟应时之路径,在考据学方面痛下苦功,为中国古文化画上一条漂亮的豹尾。

但以哲学思想的历史成就而言,叫乾、嘉人物未能产生巨大影响,唯朴学大师戴震,出类拔萃,似可与顾、黄、王三大师一论短长。

戴震,字东原,又字慎修,安徽休宁人。他家境贫寒,没有资产,靠朋友帮助,他父亲才得以做小商贩为生。戴震的一生仕途也不顺利。虽然他才名卓著,且与他同时代的著名学士交往甚广,并深得他们的信任和敬重,但他直到53岁时依然会试落第。可见清代的科举制确实已成死制,不利活人。

他生于1724年,殁于1777年,年仅53岁。

戴震著述很多。而且涉及的范围尤其广泛,举凡音韵、训诂、天文、地理、方志、政论、算术、几何、诗文、经学无不包揽其内。主要著作有:《孟子字义疏证》、《尚书义考》、《毛郑诗考正》、《考工记图》、《中庸补注》、《声韵考》、《方言疏证》、《水地记》、《九章算术》、《原善》、《原象》、《绪言》、《屈原赋注》等。世有《戴氏遗书》、《戴东原先生全集》流传。

戴震哲学,以" 气化流行" 、" 血气心知" 最为著名。所谓" 气化流行" ,即认为" 气" 是万物的本源,气的运动就是道,运动规律就是理。道既不能离开气而存在,理也不能离开道而存在。他说:"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又说:" 一阴一阳,其生生乎,其生生而条理乎。" " 惟条理是以生生,条理苛失,则生生之道绝。" 他不同意程朱理学" 理在气先" 之说,又能将" 气" 看成一个有规律的流化过程。戴震的哲学本体论在气理说的旧框架内,已经达到最好的境界。

所谓" 血气心知" ,即认为人的生理结构是一切思维意识的生存基础。他说:" 有血气,则有心知,有心知,则学以进神明,一本然也。" 在他看来,人既出于阴阳五行,认识客体也出于阴阳五行。" 血气心知" 乃是" 气化流行" 的一种结果。他的这些认识,确实与某些西方哲学史上的大家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未能形成独立的哲学体系——未能深究细考,独立成章。

这自然也和清代的大文化气候有关。清代固然已经有了许多新的科技成果-- 包括西方传入的大量新的科学技术,但在文化结构方面依然与西方社会有质性差别。因此,戴震的哲学方法,不但没有成为成熟的哲学体系,反而变成他批判理学的附庸内容。

戴震思想中最光彩凌利的部分,乃是他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他的名言:"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如啸如狂,如泣如诉,情诚意切,荡气回肠。戴震的这个判断,出于他的人性学说。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情欲是天然合理的。他说:" 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 也就是说,无论欲也,情也,知也,都是人性的表现。戴震主张情欲的合理性,强调欲、情、理的统一,以他特有的风格和气派,对旧的理学传统愤而批判,怒而唾弃,可谓旧时代敢于冲决礼教罗网的豪杰之士。

但是,戴震固为一代英才,他的舞台却依然是旧的,他的思想也难于跳出传统文化的总体规范。而这些传统文化,积淀特久,根须特深,势力特大,韧性特强。戴震一介书生,在如此这般顽固的旧势力而前,正如一位天真的孩子,纵有童心如水,其奈污浊遍地何。

然而,世界的巨大变化已经到了不允许中国不变的程度,甚至缓慢变化也已经等不得了。人动你静,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快你慢,又如龟兔赛跑,日行日远。然而,地球只有一个,进步才能生存,文明才能强大。

戴东原死后63年,英军的大炮便在广州海岸轰鸣起来。

(0)

相关推荐

  • 程默:膜拜戴震

    膜 拜 戴 震 安徽怀宁 程默 先生坐在一块巨石上,神情肃穆地眺望着前方.右手持一册书,左腿跷右腿地沉思默想着.这是先生一生的姿态,也是先生为自己定型的足以穿越沉闷而饱吸风雨雷电岁月的一个从容缩影.在 ...

  • 蔡家和:戴震与朱子对《孟子》性论诠释之差异

    摘要:清朝戴震对南宋朱子之非议,大抵是汉学与宋学争议之延续.朱子反对汉学之流于文字训诂,将与生命疏远,于是依二程而建构了一套理学,虽仍以儒家为宗主,但为了糅合时代学风,业已些微杂有佛.老.后起之戴震, ...

  • 【关学文研】张载关学学派特性刍议(2)

    ​( 二) 从张载著作和思想体系的建构看其学派特性 著作,是学者或思想家对自己思考成果的记录,也是向学术界敞开的思想窗口.据朱熹与吕祖谦合编<近思录>之引用书目.晁公武撰<郡斋读书志 ...

  • 李中华:中国哲学的早期启蒙与历史挫折

    两千多年来,中国哲学一直以比较稳定的形态存在和发展着.其间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都是在其稳定的经学形式下,随着诠释者所处时代的不同,对其内容稍加改变,而其本质却始终未变.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明末清初 ...

  •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天道》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孟子字义疏证·天道 戴震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鸿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 ...

  • 【关学文研】张载《横渠易说》研究

    ​张载是关学的创始人和理学的创立者,世称横渠先生,被奉为北宋五子之一.在理学史上,张载的哲学理论极具创造性.其学以"易礼语孟"为主要文献依据和思想来源.<横渠易说>作为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五:新怀疑主义

    古罗马哲学之五:新怀疑主义 古罗马时期出现的新怀疑主义,是希腊化时期怀疑论的继续和发展.怀疑主义的创始人是希腊时期爱利斯的皮浪(约公元前367-前270 年),所以怀疑主义也被称作皮浪主义. 皮浪主义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基督教经院哲学之五:早期弗兰西斯教派

    基督教经院哲学之五:早期弗兰西斯教派 早期弗兰西斯教派是13世纪奥古斯丁主义的代表,他们尽管也接受了一些亚里士多德主义,但在根本上却是把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主义化,哈勒斯的亚历山大和其学生波纳文图拉是该派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人文主义哲学之五:巨人哲学

    人文主义哲学之五:巨人哲学 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巨人时代,而这个时代之所以产生如此众多的巨人,因为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这些巨人都具有一种独特的巨人哲学.这种巨人哲学,一言以蔽之,就是人文主义哲学.这些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一:古罗马思想文化

    古罗马哲学之一:古罗马思想文化 古罗马哲学在理论上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因为古罗马思想文化的形成受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这也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历史的演变有密切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1

    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1 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约公元前99- 前55年)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关于他的生平,我们只知他出生于罗马共和国的末年,是凯撒的同代人,历史上未留下任何其他可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2

    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2 2.对宗教迷信的批判--无神论者 从原子论出发,卢克莱修针对当时罗马现实思想斗争的特点,展开了对宗教迷信的批判,他给自己规定的目标就是要能用一切方法坚强不屈地抵抗各种宗教和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三:西塞罗

    古罗马哲学之三:西塞罗 从共和国的后期始,罗马人开始形成了几个唯心主义派别,如西塞罗的折衷主义.新斯多亚主义.新怀疑论和新柏拉图主义等.他们的观点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从希腊各派哲学中拾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四:新斯多亚主义

    古罗马哲学之四:新斯多亚主义 斯多亚派随着历史的演变从希腊世界进入罗马世界,罗马人把它拿来加以改造,因而它的实践的和道德的原则更进一步得到了重视,伦理学也被提高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宿命论和禁欲主义的观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六:新柏拉图主义

    古罗马哲学之六: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不是简单地复活柏拉图主义,而是以柏拉图的理念论和神秘主义思想为基础,吸取了斯多亚派.怀疑论及亚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同时揉合东方宗教的某些教义构成的一种神秘主义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人文主义哲学之一:巨人汇聚

    人文主义哲学之一:巨人汇聚 文艺复兴时代有什么特点?对此,恩格斯有过一段精采的论述.他说:"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