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渐的力量

一起看看以下几组数字。
1、1个人1天跑5公里,不多,1年按300天算,可跑1500公里,相当于南京到呼和浩特的距离。
如果要求步行到达,1个小时5公里,1天走10个小时,需要30天后才能到达。
如果每年安排一个这样的任务给你,算不算繁重?!
2、1天看30页数,不多,1年按300天算,可看9000页书,如果一本书平均300页,相当于30本书。
如果每天让你必须看一本书,连续一个月,这样的任务算不算繁重?!
3、1天写300个字,不多,1年按300天算,可写90000个字,如果一本书18万字,相当于2年写1本书。
4、1个人1天喝2两酒,不多,1年按300天算,能喝60斤酒,10年就是600斤酒。
5、人一辈子,如果每天吃5斤食物(包括水),按80年计算,终生消耗73吨,是不是有点坐吃山空的感觉?
6、1个人每月存1000元,连续存30年(360个月),如果月息0.2%,那么30年后可以获取:

1000*(1+0.2%)360 + 1000*(1+0.2%)359 + 1000*(1+0.2%)358 +......+ 1000*(1+0.2%)1=527531元。
是不是一笔巨款?
7、人的心脏每分钟跳70次,一生80年,总共跳动29.4亿次,每次心跳可泵血80cc,则一生共泵血2.35亿升,等于23.5万立方米,相当于94个标准游泳池的容量。
8、人的脑容量从100万年前直立人的700cc,成长到今天智人的1400cc,平均每年进化700cc/1000000年=0.000007cc,这是多么微小的变化呀!
可是100万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上天(火星)入地(深海)了!
9、中国GDP:1980年为0.46万亿,1990年为1.89万亿,2000年为10万亿,2010年为41.3万亿,2020年为101.6万亿。
40年后,2020年是1980年的221倍,这在1980年会想到这个结果吗?敢想吗?
10、1个人1个月提1条改善建议,300个人的组织,1年就可以有3600条好点子好建议。
听说丰田汽车每年有50~60万条改善建议,几十年来,每年如此。
*****************************************
最近,和一位同事交流,他说目前企业工作存在很多不足地方,生产方式太粗犷了,要精准流水化,必须一步实现。
譬如流水线要细分每一个动作,并测定每一个分秒,按流水线节拍进行律动生产,不能太粗。
他说的都是对的,他的要求等于从0到1。
但他说的是目前这个团队2年后的情形,而很多时候需要从0到0.1,从0.1到0.3,.....从0.8到1.0,因为:
1、相关人员思想转变需要时间,脑量不可能一下子从700cc到1400cc;
这个过程我们人类可是经历了100万年。
2、专业人员需要跟上,这个单位有精通精益生产、IE的人员吗?
要培养、要招聘。
3、节拍分解和每一个动作测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全员思想未转变之前,抵触必将难免;
休克疗法的结局就是前苏联的崩溃。
4、另外还有设备、场地、厂房、资金等资源方面限制因素,需要从长计议。
.......
起初做一条流水线,可能需要先划分一个大致的节拍化平衡工序,明明是30分钟的精确节拍可能被粗估为45分钟,工序时间误差在50%左右。
但这无妨,只要动起来,一定会比以前包干制方式提升30%。
实现这一步可能需要半年。
然后,从以前纷繁芜杂的动作中,终于可以安安静静、有点眉目的观察和测量各个工序时间,大概率时间节拍会降低到35分钟,效率又再能提升33%。
由于工序划分清晰,辅以物料专人派送,保障齐全,实现这些不会太难,操作人员本身很容易实现,自然就会温吞般接受,不会有激烈抵抗之虞。
实现这一步可能又需要半年。
最后,在IE人员的工装治具、物料部件化、动作的兼并和工序的调整下,节拍一定会从35分钟、34分钟、33分30秒......一步步无限接近30分钟理想节拍。
实现这一步可能又需要1年、2年、3年,既然已经走在了理想的道路上,长一点、短一点又有何妨?
干过插秧农活的人都知道,插得快的人,像小鸡啄米;插得慢的人,端个秧架子,插几株休息一下,一会儿工夫,就被远远的甩在后面。
如果不幸被快手秧道夹在中间,连临时上埂休息的机会都没有,只能最后到底休息。
插秧界有一句名言:不怕慢,就怕站!对于一项新体系、新流程的推进,这一条同样适用。
这就是持续改进的威力,这就是微渐的力量,无比强大;假以时日,又无比壮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