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色文化园
朱正色历史文化园,位于南和县城东北南白公路5公里处朱营村,园区分广场区、墓茔区、朱公祠堂区、朱正色故居区、十方院区、碑廊区等。
文化园以朱正色墓葬群为主体,修复朱公祠,朱正色墓及朱氏墓群、墓区神道及石碑坊、圣旨碑、石武士、石文官、石马、石狮子、石虎、石鹿、石羊、石桌、石香炉、石瓮等,恢复“十方院”、迁建朱正色故居,增建福瑞园、福泽广场、思源广场、福德广场、碑廊广场、润福河、静心塘、涤心亭、金代大慧塔、游路、停车场、以及旅游服务设施。
朱正色墓位于朱营村东北200 米处,南北长400 米,东西宽100 米,地势北高南低,沙碱土壤。墓区葬制按辈份坐北朝南呈品字形排列,墓地地势较高,周围为农田,墓东侧1000米为澧河。现存墓葬9 座,封土高1.5米至5米。从始祖朱伯瞻开始,被皇帝册封的有5 座,分别是五世祖朱隆、六世祖朱家卿、七世朱正色、八世朱时万及朱时麟夫妇墓。墓地现存“圣旨”碑三通,一为朱正色父墓碑,一为朱正色母墓碑,一为朱正色妻左氏墓碑,碑通高3.2米,宽1米,厚0.32米。碑首为二龙戏珠,碑额阳刻“圣旨”二字,其余为阴刻楷书,有龟座。石供桌2个,石香炉6个,石马2匹,文臣2人,武将2人,道旁有石狮一对,石虎一对,石羊一对,石鹿一对。
朱正色(1539-1606年),字应明,号和阳,明顺德府南和县朱营村人。23岁考中举人,36岁中万历年间甲戌科(1574)进士,为官20年,历任河南偃师县、湖北江陵县知县,南京兵部员外郎、陕西肃州兵备佥事、甘州兵备副使、宁夏巡抚、万历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官阶正二品。家乡至今流传有文庙拦棺、肃州备兵、水泉大捷、黄河治水、宁夏平叛、惩治贪吏、三不要官、惩恶扬善、雅居十方院等故事和传说。因功绩卓著,万历皇帝御赐为其敕建“平定边疆牌坊”,为其父敕建“天恩覃敷坊”、为其子敕建“金吾世胄坊”以彰显其功勋。朱正色政绩卓著,文学、军事理论造诣很深,著有:《涉世雄谭》、《练兵新法》、《征士录》、《清福录》、《朔方奏议》等,其中读史笔记《涉世雄谭》被收入《四库全书》。朱正色告老还乡后,在南和县城东南兴建“十方院”,培养了众多栋梁之才,有李起元(户部尚书)、李若珪(刑部尚书)、白储玿(太常寺卿)3名尚书和10多名府级以上官员。据统计,南和县在明代267年间,被任命为尚书的有6人,其中朱正色的学生就有3人。为纪念朱正色,南和县以朱正色名字命名“朱正色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