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堂1035 || 其实,你不必成为完美的父母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早上好

欢迎您来到博瑞智早课堂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文章是

《其实,你不必成为完美的父母》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除了一些不称职的父母外,还有一类追求完美的父母。

他们从成为父母的那一刻起,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当一个好妈妈/爸爸,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长教育;

他们苦学各种育儿知识、带娃技巧,可常常也会在鱼龙混杂的教育理念面前迷失方向;

“我这样做可以吗?对孩子好吗?”

“孩子小时候没注意让他多爬,是不是对大脑发育不好?”

他们谨记“正面管教”、“不吼不叫”、“高质量陪伴”,可还是会在一些时候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发了脾气,之后又懊悔自责······

“我根本做不到不对孩子发脾气,我真不是个好妈妈。”

这样一种做完美父母的执念,对自己的苛责,反而深深影响着父母的情绪和状态,焦虑、纠结、患得患失、压力大。

其实,我们不必成为完美的父母,做足够好的父母、在进步的父母,就很好了。

-01-

完美,是对自己的一种束缚

我认识一位妈妈,为孩子投入了百分百的照顾和付出,也一直不断学习科学的教育知识,生怕自己哪一点做得不好,影响孩子的成长。

上哪些兴趣班对孩子能力发展最好、几岁开始让孩子学轮滑、孩子睡觉要睡满几个小时才最好、每天都要吃哪些食物······

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给孩子按专业的指导来操作,一旦有些没能达到自己的预期,就开始着急上火、甚至焦虑到失眠,嫌自己做得不够好。

身边人看着她,都替她累。

教育孩子从来没有绝对的正确。如果追求自己做一个完美的父母,那么完美反而会成为对自己的一种束缚。

因为这种“标准”容易让人陷入对过去的自责、愧疚、对现状的不满、纠结、对未来的焦虑。

这样的情绪和状态,会干扰家长的判断和原则,不利于教育孩子,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父母也无法享受到陪伴孩子成长、亲子之间那种单纯的快乐与满足感。

-02-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趋向完美

有“完美情结”的父母,伴随着的可能是高要求、高期待、控制欲。

会不自觉地用完美来要求家里人,于是争吵很多:

“我这么辛苦,凭什么你这么轻松?”

“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这不是跟我反着来吗?”

用完美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为什么别人钢琴书法什么都会,你就是学不进去!”

“考不到第一名,就是说明你不行。”

付出感强、容易心理失衡:

“我都做到这个份上了,你怎么还是这么差劲,你对得起我吗?”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就如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孩子一样。

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我们的内心深处也可能或多或少隐藏着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时刻不出差错。

坦然接受自己没做好的时候,接受自己能力有限,对自己宽容一点,会更好地接纳孩子、不再有那么强的控制欲,对孩子、家人也会减少一些过高的期望和要求。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们的心态才会更加平和、淡然,更多地关注当下、关注自己能改变的部分,才有可能慢慢走向“完美”。

-03-

父母不那么完美,孩子有更多发挥的空间

“完美父母”们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为孩子做得太多,结果导致孩子的内在动力被削弱、成长的潜能被压抑。

为孩子做好学习计划、生活安排地井井有条,那么孩子就失去了学习自我管理、锻炼生活技能的机会。

有些事情上,父母做得少一些,孩子参与部分的就多些,就能承担起为自己的成长应负的责任,他才会成长地更快更好。

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说:

“儿童自有其精神胚胎,当我们表现中有微小瑕疵时,孩子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脆弱,相反,一定程度的挫折,是他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对于‘不完美’这件事,最好的适应起点,就是自己的父母。”

不要怕自己的一点失误、一次处理不当、一次发脾气,就会对孩子造成多么大的影响,相信孩子自身的适应与调节能力。

对孩子来说,比起一个理想化的成长环境,家长合理范围内的一些“小问题”,反而呈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让孩子有机会去学习、调节、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能。

一个真实的父母,而不是看起来完美的父母,也会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亲子之间更容易达成相互理解。

正如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所说:

“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需要最好的妈妈,只要足够好的妈妈就可以了。足够好的妈妈起初几乎完全能适应婴儿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难以适应。婴儿的能力不断增长,她开始面对自己的失败。”

成为一个足够好的父母,保持对自我的觉察,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和感受,尊重孩子、真诚地对待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进步。

这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状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