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调理时体质改变/遭遇外感,该怎么继续(上)
第二讲 影响体质的因素是环环相扣的(上)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由正安答摩出品的艾灸精品课《家庭实用艾灸指南之三伏灸体质营》,我是授课老师南岛。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影响体质形成的八大因素,分析了体质调理结果不尽如人意的几个原因,这节课我们继续分析体质调理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原因是如何最终影响体质调理结果的。
先说第一部分,体质的形成原因,是分层次的。
我想介绍几个典型的例子,相信大家听完后,会明白体质的形成原因是可以分层次的。
第一个例子是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女性,刚开始调理时,是去年的冬天,舌头很红,苔白而厚,口渴,小便量比较少,而且难以入睡,睡不着的时候人感到很烦,脉象是很有典型的弦脉。她说最想解决的问题,是胃脘部的胀闷感。我仔细咨询,她的胀闷感是饭前厉害,还是饭后厉害,饭前胀闷加重,多为胃实体的问题,而饭后胀闷加重,多为包裹着胃实体的中焦膲膜的问题。她告诉我,她每次吃完饭后,胃脘部的胀闷感就会加重,特别是晚饭,稍微吃多一两口,就整宿难受,更加难以入睡。
我根据她胃脘部的胀闷感在饭后加重,口渴和脉象有明显的弦感,判断她的中焦膲膜有水饮——口渴是津液输布不利,弦脉的主病之一就是水饮,所以我给她选了逐水功效很明显的水分穴。
第一次艾灸水分两小时,效果非常明显,当天晚上晚饭后,她明显感觉到胀闷感轻了许多,睡眠质量也改善。效不更方,我连着三天给她艾灸水分穴,每天都是两小时,小便量增加,胃脘部胀闷感持续减轻,但是始终不能根除。而且舌头依然很红,口还是会渴,晚上睡前还有心烦的感觉,这些热象并没有随着中焦水饮的改善而消退。另外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尽管她自己感觉到胃脘部胀闷感减轻许多,但是脉象的弦感,几乎没有变化。每天上午八点多诊脉时,她的脉象都是典型的弦脉。
心主血脉,脉象是心神的信号,而神乃气血之帅,所以在症状改善之前,脉象常常先有明显的改善。反过来讲,如果脉象一直维持住病脉之象,则反映着身体内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即使短时间内有自觉改善的变化,体质也会很快回到调理前的老样子。
所以,当我每天诊断她的脉象都是弦脉时,我知道我需要重新审视她的身体情况了。弦脉,既可以主水饮,也可以主气郁,而她除了胃脘部的胀闷感在饭后加重,口渴等水停中焦,津液不能布扬全身的症状外,还有舌红、心烦等虚火上炎的症状。
上焦有虚火,而中焦有水停,最常见于气郁体质的人身上。气郁,久郁化火,而火性上炎,就可以表现出来舌红、心烦等上焦有虚火的症状。而三焦为通调水道之腑,气郁则水当行而不能畅行,就可以表现出来胃脘部饭后胀闷明显、口渴等中焦有水停的症状。
能分析清楚身体的情况,那么对证调理就很简单了。我选择帮她艾灸至阳穴。至阳穴是调理气郁体质的重要穴位,它的开郁中焦的效果,甚至比膻中穴还要明显。
第一次帮她艾灸至阳穴两小时后,再帮她诊脉,脉象的弦感就明显地减轻。连续艾灸三天至阳穴,每天两小时,到第四天艾灸前诊脉时,脉象已经恢复到很接近正常人的和缓偏软的脉象了。她自己的感觉也改善很多,饭后胃脘部胀闷感几乎全部消失,入睡前不烦,入睡也容易很多,口渴变得很轻微,小便正常,舌头的颜色也变成正常的淡红色。
像她这样子,因为气郁而出现水停中焦,胃脘部胀闷不适,如果气郁体质不能得到及时的调理和改善,那么下一步她的身体就会因为水停中焦而逐渐转化为痰湿体质。事实上,当我把这种“预测”告诉她的时候,她马上回复我说,难怪之前总需要时不时吐痰,而艾灸至阳后,连痰都不用吐了。
这是第一个案例,气郁体质可以引起水停中焦,进而转化为痰湿体质。
第二个例子,是一位年近四十的女性,她过来调理的时候,喉咙老感觉被人掐住一样,而且经常心慌,眼睛看东西很模糊,很像飞蚊症一样,视野里总有一些暗斑。
我判断她的情况是心阳不足,无力震慑下焦之气,而引起气上冲,导致经常有喉咙被人掐住的感觉。时间比较匆忙,我嘱咐她回家可以多艾灸内关穴,心慌得厉害时就停下来休息。
过了几个月,她回来找我,说听了我的话,自己每天艾灸内关,感觉好转了很多,现在很少心慌,喉咙被掐住的感觉也减轻了,但是总喜欢叹气,而且头总是重重的,一整天都没什么精神,问我还能不能继续艾灸内关。
我当时摸到她的脉象,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左右手的脉象很不一样,而且左手的脉象要比右手的脉象明显大了很多。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正常人的脉象都是左右手比较接近的,当出现左右手脉象有很明显的差异时,不是严重的气郁,就是严重的伤血。结合她的主要症状,爱叹气,整天没精神,头困重,我判断是气郁,将阳气郁在中焦,不能布达全身,于是帮她艾灸至阳穴,每天两小时,连续艾灸一个星期。
灸后的脉象改善很明显,脉象恢复到像正常人一般,左右手的脉象很接近。我刚高兴没两天,她的症状又发生变化了,很少叹气,每天心情都不错,但是经常打嗝,而且大便总溏稀,胃口总不好,不想吃饭也很少觉得饿。仔细诊脉时,发现她的脉象最为独特的地方是右边的关部脉很长,也就是脾胃脉显得“有余”——脉象“有余”,常常提示邪气比较盛。
面对她这样的脉象变化,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仔细询问她最近吃了什么东西,有没有受到什么刺激,艾灸调理之前,胃有没有不舒服。她也想了几分钟,然后告诉我,在八九年前坐月子时,她婆婆给她煮的饭菜都很难吃,她没什么胃口,但是怕自己不吃饭,没奶水喂孩子,所以一直强迫自己要吃饭,从那时开始,胃就开始不舒服。几年前还在医院确诊为胃下垂。
她继续补充说,生孩子之前她的身体一直很好,而且每天都很开心,胃口好,大便也从没有问题。应该是从坐月子开始,把胃给撑坏了,加上家里人不理解自己,老公也不愿意帮忙带孩子,她慢慢才变得闷闷不乐的。
体质的形成,是一环扣一环的,像这个案例,她的体质改变,先从吃压气饭开始,伤了脾胃,随后逐渐转化为气郁体质,而这几年又因为气郁导致阳气不能布达全身,表现出来心慌、感觉喉咙被人掐住等明显的心阳虚的症状。脾胃先伤,转化为气郁体质,又转化为阳虚体质,环环相扣。
而艾灸的调理过程,就像剥洋葱一样,剥掉一层,才能看清楚下一层。像这个案例,在她心阳虚的症状表现明显时,我们建议她艾灸补心阳的内关穴。心阳虚调理改善后,她的体质显露出深层的气郁来,我们又及时调整了调理方案,改灸至阳穴,改善气郁。调理到气郁的表现消失后,我们才看到最开始引起她体质变差的原因,吃压气饭,脾胃大伤。
听完这两个案例,相信你已经明白了,体质形成的原因是分层次的,而调理恢复的过程,需要时常重新评估体质,改用最贴合当下体质表现的调理方案,才能最大程度地缩短改善体质所需的时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