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述而篇(三十一)

01

   原  文     

述而第七

07.31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02

   释  解      

孔老师与别人一起吟唱歌咏的时候,如果别人歌唱得好,老师一定要请人家重复再唱一次,细辨其音律相谐之妙,细悟其仁德相和之善,然后与之同歌和唱。通过反复练唱,直至达到和妙至善之境。

03

   释  字      

《说文》:歌:咏也。从欠哥声。古俄切。謌,謌或从言。

《说文解字约注》:歌:徐锴曰:“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舜徽按:歌之言高也,亢也,谓其声高亢也。詠之言永也,谓长言以詠其辞也。歌必有声,詠不必有声。故《汉书·艺文志》云:“詠其声,谓之歌。"是二者析言有别矣。许书詠歌二篆互训,浑言之耳。

《释名》:歌:人声曰歌。歌,柯也,所歌之言是其质也,以声吟咏有上下,如草木之有柯叶也。故兖、冀言歌声如柯也。

汉字“歌”从欠哥声,欠,像气从口出,表出口之歌声;哥,从两可,可,从口丂声,丂,像气欲舒出,表示人的叹声。两可表示唱和之义。《释名》“人声曰歌。歌,柯也,所歌之言是其质也。以声吟咏有上下,如草木之有柯叶也。”是指歌声依曲调高低变化,如风吹柯叶,使草木之有声。歌本义是按一定的乐曲或节拍高声咏唱,引申指谱曲便于诵唱的词句,亦泛指歌曲。

《说文》:反:覆也。从又,厂反形。府远切。𠬡,古文。

《广韵》:反:反覆。又不順也。

汉字“反”从又,厂反形,将手掌扳转、翻转过来,表示相对、反向。厂,古音与反相近。吴大澂认为:古“出”字从止从𠃎,“反”为出之倒文,二字相对。以足纳履为出,倒出为反。出则纳履,反则解履。厂象履在足后形。商承祚认为“反”像“手引门而掩之”之形,是扳的初字。反的本义当为出返、反复,引申为反转倒覆。

04

   素  说      

前面通过“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仁之易”的教导,让弟子体悟仁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面向,把握善者“依于仁”的成德之善。接着通过“昭公知礼乎”之问和“知礼”之答,让弟子体悟礼的“知和行”的两个面向,从“苟有过,人必知之”的言说教导中,期望弟子能在动乱之世,坚守礼乐文明的仁德光辉,勇于改过,克己复礼。本章承接前章“礼”的“知和行”的实践教导,对“乐之歌”的“知和行”进行教导,让弟子体悟礼和乐是文明的不可分离的整体,克己复礼离不开乐之歌的熏陶和感化,把握“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学行实践的具体内容。老师与别人一起吟唱歌咏的时候,如果别人歌唱得好,老师一定要请人家重复再唱一次,细辨其音律相谐之妙,细悟其仁德相和之善,然后与之同歌和唱。通过反复练唱,直至达到和妙至善之境。本章通过老师日常与人歌“择善而和”小事,让弟子从“歌之善”中体悟“乐之善”和“乐之和”的歌咏之乐,从而把握礼乐文明的“立之于礼,成之于乐,游之于艺”的成德和谐的实践面向。

本章要注意礼乐文明中的乐文化具有歌、舞、乐相结合的特点,乐与歌、舞是密不可分的。乐是深入到人内心的,礼是约束人行为外貌的。所以,礼乐是一整体,礼注重谦逊退让,乐注重丰满充实。礼注重谦让,但也需要自我勉励,以勉励为美。乐注重充实,但也要自我抑制,以抑制为美。礼缺少勉励,就会因谦让过分而致礼数有缺。乐注重充实,如不自我抑制,就会因充实过头而致放纵。因此,礼讲究自我勉励而乐讲究自我抑制。礼做到了讲究自我勉励就会感到快乐,乐做到了讲究自我抑制就会感到安宁。乐是让人快乐的,人有了快乐,要通过声音和动作来表达,就想说话,话不足以表达这种高兴,就拖长声调来说。拖长声调还不足以表达,那就加上咏叹吁磋。咏叹吁磋还不足以表达,那就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故而乐和歌、舞是密不可分的一体。崔栢滔在《论语大义》中按说:“前面一章说礼,本章就讲乐,孔子对乐的态度,同时也是礼。乐是高雅的艺术,乐的作用就是调化致和,孔子这种做法就是很好地利用乐的调和作用与人进行深度的沟通交流,彼此获得共鸣。”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