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作法:对仗与谋篇(1)

五律作法:对仗与谋篇(1)
律诗的中间二联要讲求对仗。所谓对仗,就是颔联、颈联的上下二句,每个字的平仄、词性、意义都是相对的。对仗之法,古人归纳为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芽是也;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春风秋池是也。 ;但即使是唐人,对仗也从未严格执行这六对之说,如同类对本要求飞鸟对飞鸟,而唐人很多是用僧对鸟,这个现象还被写进了宋人的诗话中。对于对仗,应该讲求,但不应过执。我以为,只要词性、意义、平仄相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太过工整。太过工整的,往往显得雕琢而死板,要不然就伤于纤巧缳薄。对仗的原则是宁粗毋弱,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只要不流于俗野——大白话就好。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对仗不允许上下句是一个意思,这种情形叫合掌,是极不能犯的错误。比如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虽是名句,但却犯了合掌。又如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也都是合掌。
好的对句,往往是以纤微对宏大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或以阳刚对阴柔,如崩石攲山树,清涟曳水衣
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 ;,或以实对虚,
江莲摇青丝;绿尊虽尽日,白发好禁春。这种阴阳相生相济的思想发源于易经,也一直贯穿在古代诗家的创作实践中。
有时候,诗人故意突破格律,让首联对仗,而中二联只有一联对仗,如下文所举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即是。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或者首联、颔联、颈联都用对仗,如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又或首联不对仗,但后三联均对仗,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种情况,通常只出现在七律当中。
五律的谋篇布局,不外起承转合四字。一般而言,都是首联第一句起,首联第二句承,颔联、颈联是衬贴题目,尾联上句转,下句合。中间二联或就景物加以渲染勾勒,或就人事加以点染,或叙写,或议论,或引事,或比拟,皆为深化题目。如:王维的《送张道士归山》:
先生何处去(起),王屋访茅君。(承)
别妇留丹诀,驱鸡入白云。(引事)
人间若剩住,天上复离群。(议论)
当作辽城鹤,(转)仙歌使尔闻。(合)
又如杜甫的《李监宅》:
尚觉王孙贵(起),豪家意颇浓。(承)
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勾勒)
门阑多喜色,(转)女婿近乘龙。(合)
下面大略说一下五律起承转合的方法。
对景兴起
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起)秋水日潺湲。(承)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点染)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勾勒
复值接舆醉,(转)狂歌五柳前。(合)
>复如杜甫的《重题郑氏东亭》:
华亭入翠微,(起)秋日乱清晖。(承)
崩石攲山树,清涟曳水衣。(渲染)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勾勒)
向晚寻征路,(转)残云傍马飞。(合)
比起或引事起
如王维的《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杨子谈经所,(起)淮王载酒过。(承)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点染)
迳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点染)
严城时未启,(转)前路拥笙歌。(合)
是以扬雄比杨氏,淮南王比歧王。
复如杜甫的《崔驸马山亭宴集》:
萧史幽栖地,(起)林间蹋凤毛。(承)
洑流何处入,乱石闭门高。(勾勒)
客醉挥金碗,诗成得绣袍。(点染)
清秋多宴会,(转)终日困香醪。(合)
是以萧史比崔驸马。
而王维的《送平澹然判官》:
不识阳关路,(起)新从定远侯。(承)
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勾勒)
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叙写)
须令外国使,(转)知饮月氏头。(合)
则以班超定远的典故引出。而引事,说到底也是一种比。
就题直起
杜甫诗法,往往就题直起。不作铺垫,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如《晚行口号》:
三川不可到,(起)归路晚山稠。(承)
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勾勒)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叙写)
远愧梁江总,(转)还家尚黑头。(合)
《月》:
天上秋期近,(起)人间月影清。(承)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勾勒)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议论)
干戈知满地,(转)休照国西营。(合)
《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起)有泪如金波。(承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议论)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点染)
牛女漫愁思,(转)秋期犹渡河。(合)
此种起法,必作者具充沛之情感,写诗时激情澎湃,不可遏止,否则起句突兀,后面承接不上,殊碍通篇圆融浑化。初学者不宜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