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味蕾变奏曲

“小妹,烫碗粉。”赶上饭口,街两边的米线店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花上不到10元钱,保你吃的饱。

贵阳,美食吸引着你一路前行。徜徉在贵阳的街头,各种穿着民族服装的人们时而与你擦肩而过。他们操着各种的方言,古铜色的脸上泛着阳光的笑容。正是因为少数民族多,贵阳的食物品种才多种多样。

省政府对面是贵阳市第六中学,中学旁边,临街有一爿米线店,里面排了二三张桌子,如果不下雨,店外还要再摆上两张。米线提前用温水泡好,抓一把,放在竹编的尖篓里,在滚开的水上烫一下,装进大碗,淋上一勺肉汤肉末,撒上辣椒,用青葱和油炸豌豆提味。学生们上学早,店主早晨五点多就开始准备,六点一过,大家陆续到来,出出进进,真个热闹。因为小店卫生好,价格公道,量大味足,家长和老师也放心。风风雨雨里,小店已开了足有十年,真不容易!

想吃贵阳的地道小吃,要到老街上去,这里居住着老贵阳人。老街的街道有些杂乱,年久失修的路面,坑洼处积着污水,太阳一照泛着臭味。这里什么都有得卖,针头线脑,各种小菜,别处买不到的东西,就到这里来淘吧,保你不空手而归。

一走进街口,就能闻到烤手撕豆腐、土豆和豆豉拌饭飘出的味道。

街的拐角处有一间临时搭建的板房,店外的招牌油腻腻的,写着“凯里鹅肉砂锅”,黑底红字老远就能看到,在这条街上算是规模比较大的店了。老板加伙计,大大小小七八个人,清一色男性。店老板,60岁上下,满脸皱纹,终日在店门口的一把竹椅上抱着水烟袋,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他只管老汤的配料,用他的话说:“这是天大的事儿,马虎不得。”

男人开店着实没有女人细致周到,店里的桌椅乱放,客人想坐下得自己找板凳。地上,桌面上到处都是用剩下的纸和塑料袋。店的最里面有两口大锅,一锅炖着鹅肉汤,上面浮着一层油。另一锅是卤鹅肉。做的时候大厨先把青菜放在长把漏勺里,在鹅肉汤里烫好,入味后,放到砂锅里,再把切好的鹅肉盖在上面,浇上浓稠的鹅汤,按你需要,还可以加入米线。辣椒就放在桌子上,自己取放。自制的免费小菜,在一个瓦罐里,客人需要自己去拿。十伍元一碗,饭量大的男人,一大碗吃下去也饱饱得了。店里生意兴隆,客人不断,到了饭口,还要站在边上稍等。伙计忙,顾不上及时收拾桌上的碗筷,把新砂锅端上来,将用过的往里面推推,坐边上接着吃。

贵阳的休闲也体现在吃上。饿了,路边有得是吃食,炸糍粑、粉面、丝娃娃、豆腐果,随便买点,边走边吃,一顿饭也就过去了。肠旺面,不得不吃的。我始终不知道肠旺面里的面是怎么做的,金黄色,很细,有嚼劲,又不似北方的面那样。肠旺面里除了肥肠和血旺以外还必须有哨子(油渣)。炸得正是火候的哨子和肠旺一起放到面里,吃的时候,捡一粒,一咬,脆!香而不腻,为这碗面增色增光。要是想把这哨子制作说清楚,真是可以独立成篇了。

贵阳就是这样一个调动味蕾的地方,那一口吃食让你难忘。

上一篇:江南小城的七街八巷

佳丽约你一起看细水长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