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思维导图归纳阳明心学《传习录》

中国上下5000年,古圣先贤众多,梁启超以“三不朽”作为依据曾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王阳明开创了阳明心学(属儒家),有《传习录》一书传世,书由其弟子友人编撰,记载了阳明先生与弟子友人的谈话和书信。

因阳明心学的创新性,甚至有些颠覆性,导致其学说观点初看起来有些晦涩,我在之前一篇文章---阳明心学的逻辑框架和修习步骤---中对其中的关键点做了解读,阳明心学内容博大精深,难以一一深入解读,特对《传习录》进行了归纳整理,便于日后按图索骥,细细体会。

先说明几点:

1.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主义,也有别于唯物主义。阳明先生是一位极端的唯心论者,同时又是一位极端的实验主义者,如果非要给个定义的话我觉得可以称为“唯事主义”,“事”中必有“心”和“物”,要求“心上琢,事上磨”。

2.《传习录》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所以心学的一些观点要放到上下文中去体会。

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是“心即理”,也就是说凡事都要从自己心上去找答案。还有三个过程,通过格物达到知行合一的程度,在事事物物上做到知行合一,则致良知。

格物既是穷理,事事物物皆可格,不仅仅是为学、立志、情绪控制。

谈立志,“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要“盈科而进”,行“省察克治”之功,扎扎实实做好当下事,如种树然,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果有困惑,时常会忘记,则是志向不真切坚定。好色之人,未尝病于困忘,只是一真切耳。

谈情绪控制,人有七情六欲是正常,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过度或不及都是私欲。比如,如果你只顾着表达自己的情绪,完全不顾及周围的人,其实就是放纵私欲的表现。

穷理就要“灭人欲,存天理”,一夫一妻是天理,三妻四妾是人欲。人欲如同地上尘土,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所有的闲思杂虑也是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灭人欲最难,没人可以帮你,只有自己坚定决心,无论所处环境,无论动静、行动或休息,说话或是沉默,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本来不可分开。“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知行合一最重要的就是要克己自律,要“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即慎独,越是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时候,越要克己自律,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纵,“一恶不除,众恶相引”。

圣人良知彰显,心如明镜,常人良知或有蒙蔽,心如不明亮的镜子,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人人皆有良知,只要用功,让良知彰显人皆可以为尧舜。

有一位又聋又哑的人,名叫杨茂,求见阳明。阳明和他笔谈,问道:“你口不能言是非,你耳不能听是非,你心还能知是非否?”茂答:“知是非。”阳明说:“如此,你口虽不如人,你耳虽不如人,你心还与人一般。”茂首肯拱谢。阳明说:“大凡人只是此心,此心若能存天理,是个圣贤的心。口虽不能言,耳虽不能听,也是个不能言不能听的圣贤。心若不存天理,是个禽兽的心,口虽能言,耳虽能听,也只是个能言、能听的禽兽。”茂听了扣胸指天。阳明说:“……你但在里面行你那是的心,莫行你那非的心。纵使外面人说你是也不须管,说你不是也不须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