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最好的沟通方式,其实是不沟通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最近,一个朋友遇到了状况,是非常多人都会遇到的状况。

他和父母产生冲突,因为他的工作问题。父母希望他稳定,老老实实考个证当老师,而他想要发展,从事自己喜欢和熟悉的行当。

因为这个问题,他们曾经无数次产生争执,父母觉得他好高骛远,他觉得父母不可理喻。各路亲戚也不断给他灌输各种所谓忠言逆耳,希望他能够听从父母的话。他反复解释,始终得不到理解。

在最近一次家庭聚会里面,父母又再次和一众亲戚七嘴八舌地发起围攻。最后,他只能强忍自己当场掀桌的怒气吃完那顿窝火的饭。

“我真的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和父母交流,才能让他们把我的话听进去。”

他一口气喝下半瓶啤酒,满脸通红地说。事实上,这是现在无数年轻人面临的问题。

“为什么父母总是不肯听我的话?”

高中毕业的时候,面对一堆学校和专业,你万般艰难地选出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父母却不断地向你提出你并不需要的指导,用他们的判断告诉你,什么专业好什么专业坏,应该去省外念书又或者是留在省内;当你面临毕业,父母会比你更焦急地去想你以后应该做什么;当你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开始自己赚钱,过着专属于自己的日子,结果又因为父母每一天的催促,不得不在周末去应付那个自己根本不认识的相亲对象。

我们日复一日地,向父母解释自己想要怎么样的人生,一次又一次地爆发争吵,但最后大多都只是无功而返,在一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更多”之下落败。

随之带着满腔不被理解的委屈,又陷入痛苦与折磨之中。

无数人企图用语言和沟通来化解这场矛盾。

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最后得到的结果,都只有失望地在百度上查找“如何和父母有效地沟通”,然后找出一大堆鸡汤媒体写的“父母的唠叨其实是他们的爱”,又或者是“爱是化解一切矛盾的根本方法”之类的毫无帮助的文章。

事实上,在当代年轻人和长辈之间,沟通,在很多时候是没法实现的。

首先,年轻人和长辈之间所有的矛盾根源,就在于生活观念的不同。

就像很多上一辈的人认为女生一定要在三十岁前嫁人,而当代年轻人们,想法不再停留于此。不同的观念碰撞在一起,自然就会有隔阂和冲突。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冲突是非黑即白式,不可调和的。

就像你不论怎么论述自己想从事的行业有什么潜力,又或者是三十岁还不结婚其实有哪些原因,长辈们都是不接受的,为什么?

人生就像一张地图,而人生的过程就像是在这张的地图上不断地做标记,把这张地图补充完整。长辈们的人生地图上,早就遍布了他们用几十年的经历做下的标记,而人往往都习惯先入为主的,更不用说是自己引用了这么长时间的观念。

大多数的人,都是不肯回过头去,在自己的地图上更改,又或者是重新做一个标记。所以,我们往往都没有办法去动摇长辈的观点。

同样的,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年轻人有着自己看待世界的视角,很多东西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处理问题方面有着自己的方式,且年轻群体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易妥协和接受。因此,双方往往会处于一个主观对峙的处境。

更加令人觉得无奈的是,我们没有办法去指责对方什么。因为对方的动机,往往都是“为你好”以及所谓的“爱与关怀”。

当然,这种爱太过密不透风,令人难以呼吸。当我们去辩解和争论,最后的结果很大程度地会成为自己沦入道德低位的情况。那么我们要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没有错,我们能够采用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沟通。

有些圣人在这个时候就会跳出来说:“逃避不能够解决问题,问题是不会自己消失的。”而事实上,能够解决问题的不是沟通,而是“有效的沟通”。

在长辈和晚辈之间,触及到重要的问题时,往往很难存在有效沟通。因为双方的观念不一,而且互相都没有办法被说服。那么在这种时候,沟通反而会变成点燃引线的火苗,使双方的关系变得僵持。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量回避和减少沟通,通过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村上春树说:“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即使对方是你的父母,他们也是相对的独立个体。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该干嘛干嘛”。想清楚自己的人生,做自己要做的。

不要试图和父母长辈,论述自己的宏图伟业。低下自己的头,默默地去做就好。

经过一段时间后,当我们走出自己的路,过出自己的人生。成了,他们自然就闭嘴了;败了,你连呼吸都是错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