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书提升内在的力量
孟子曰:仁者,人也。二人关系决定一个人的存在。人活着就不离开关系,爱情,友情,工作是人生幸福的三个基石。
友情包括同窗,战友,同事,泛泛之交,酒肉朋友,生死之交。有时候需要通过朋友倾诉情感,释放情绪。
这些都属于空间的朋友,还有一种是时间里的朋友,与古今圣人贤士晤谈,从中得到成长和体悟。成长的是知识,悟道的是智慧。
周国平说:人生不能没有朋友。在一切朋友中,有两个朋友是不可缺的。一个是自己,是你身上那个更高的自我,但它常常沉睡着,你要去把它唤醒。为了使这个更高的自我变得丰富而强大,你还必须有另一个朋友,就是那些好书,活在好书的那些伟大的灵魂。
读了三年的书,写了三年的文章,现在理解了这句话的意义。当遇到挫折和痛苦,空间里的朋友如果不读书,很难帮你走出迷雾,但好的书籍会让你从迷茫中走出。
经过大量的阅读,已知越多,未知也就越多,内心越会谦卑。自己好比是一个圆心,你的知道属于外面的圆接触的世界,开始的时候半径很小,接触的世界有限,只能停留在自己的感知里。
读书就是在增加半径,半径越大,圆越大,和世界接触的面也就越大,就能看待以前没看到过的世界,内心大了,世界也就大了,未知也多了。
为什么说:要读好书,因为书可以教你变好,也可以变坏,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能开卷有益。好的书会唤醒你原来没有意识的部分,也就是经历。
人的本性有相似性。感受也有相似的部分,不读书不知如何表达情感,对于曾经的经历,也就忘记了。通过书籍会唤醒他们,获得成长,开花,结果,变成了自己的智慧。
读的多了,也就会写。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输入的知识像水一样,满了总要找个出口,把情绪,痛苦通过读书找到源头,用写得到释放,从而有了内心的安定。
每一本书代表作者看世界的角度,也是他们做人处事的方式。我们通过书籍吸收他们智慧,当读到共鸣出,情不自禁的沉醉下去,因为找到了困惑的源头。失落的记忆找回了,人生的道路清晰起来。
哲学书,让自己知道爱比克泰德的:让你痛苦的并不是发生的事,而是发生的事产生的想法。如果没有这句话的指引,会一直抱怨外在的相,就算如何努力,也化解不了痛苦,因为方向错了。
那么如何改变想法,读了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他告诉你用自律改变行为,从而改变想法。
从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知道自卑的源头,当在寻找认同的时候而没有得到的时候,自卑感就产生了。如何超越?在于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从众,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也就不需要认同了。
人文经典是一座圣殿,它就在我们身边,一切时代的思想者正在那里聚会,我们只要走进去,就能聆听到他们的嘉言隽语。
周国平
我是大侃,已坚持926篇,阅读过去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大侃说”。
我是”大健康的分享者“,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所说:非药物治疗既减少损伤也节省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