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蜜蜂“和”马蜂窝“的故事
老许读了些书,特别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书。从书上发现,从古到今,老百姓就是生儿育女,养家糊口,过下得去日子。从古到今,除跟邻居有来往,发生些纠纷,说些粗俗话以外,极少跟官员打交道,更不要说大官。老百姓从来就是勤劳的蜜蜂,就跟养蜂人割蜜一样,割一茬继续酿蜜,再割再酿。相反的,是官府经常捅老百姓的蜂窝,捅的过不下去,才变成马蜂,最终蜂拥而上,麻烦大了。蜜蜂,只要给他们留下能够生存的粮食,再继续劳动,从来任劳任怨,老百姓跟这蜜蜂一样一样的,不惹他们,只要过得去,他们不会像捅马蜂窝。
纵观中国历史,捅蜂窝,使蜜蜂变成马蜂,就是利益分配制度。从前,奴隶社会,奴隶主统治奴隶,一统治就是几千年。从考古挖掘出来的东西看,奴隶跟牲口一样。是什么使这个奴隶社会分崩离淅?是奴隶主们之间的利益斗争不断,贪得无厌,互殴,便拿奴隶们当势力范围,斗的死去活来,把奴隶也斗聪明了,斗出了一个地主阶级,但奴隶看似挣脱了枷锁,只不过跟过去宽松一点,管理方式有所改变,但还是自己没有土地,那个窝还是人家的,想收获就收获,只有跟着新制度感觉走。而制度或者叫游戏规则吧?是地主们订的,分配制度就是剥削农民的劳动力,这个马克思叫它做封建制度。
我翻阅了中国历史,秦朝以前是奴隶社会,没有大规模的奴隶起来与奴隶主抗争,只是秦朝以后,才是陈胜、吴广起来举事,但其口号是:王候将相宁有种乎?他们的意思是,轮流坐庄,他也想玩一下王候将相。这才有了野心。而从秦朝以后,建立郡县制,实行文字、度量衡的统一的封建制度,也还是老百姓是功劳的蜜蜂,任朝廷割蜜,没有跟谁过不去,老百姓认命,天生就是下力气的命,靠力气割走蜜,剩下的只要命在,继续采花酿蜜,只要能够勉强养家糊口即可。但这个制度执行多年后,地主阶级,封建势力又跟自己的人过不去,自己人的内部干了起来,干来干去,几千年来的朝代,一次又一次地分崩离淅了。
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我反复思考,觉得这个观点似乎不对劲。时代的前进,并非是人民群众,而是统治者在折腾历史,人民群众在不断地修复这个社会。一次次的折腾,即一次次的把老百姓的酿蜜窝给割的没有养家糊口的,成了马蜂后,重建,后来通过他们的勤劳,又建成一个个新的蜂巢,要说创造历史,还是他们被统治者折腾来折腾去的历史,只有折腾的不像样子,他们会设计出一个新模式,很动听。听者不听得懂,但这些”勤劳的蜜蜂“们,要生存,得靠他们的勤劳和智慧,硬是把统治者的想象创造了出来,于是社会就发展了。要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那就是统治者不断的折腾历史,人民,即勤劳的蜜蜂们想把自己人的日子过好点,就按照他们的折腾法,再搭建,如此往复。由此看来,就是统治者不断折腾百姓,折腾得成马蜂窝,再由这些马蜂变成蜜蜂,创造出新的历史。
中国社会自秦以来,发生过无数次蜜蜂变马蜂的现象,比如,秦末捅了马蜂窝,陈胜、吴广组织人们蜂拥而上,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楚兴,陈胜王。即轮到他坐庄了。到汉末张角、张良两兄弟,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也是讲到轮到他坐庄了。到到唐朝,黄巢先生,讲的”不流芳百世,就遗臭万年“,只是像水浒传里讲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称分金银。自太平天国后,提法具体了,如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并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得到蜜蜂们的积极响应。这是历代封建社会蜜蜂变成马蜂后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筑巢设计。但这些人最终还是事情还没成功,羽毛还没丰满,先想着怎么折腾起来,先内部折腾,自己的蜂窝,被别人捅了。
要说最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是泊来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把人类分成阶段,人类社会是阶梯式前进的,这样理解也比较轻松了。马克思帮助人们分析了”养蜂人“的贪婪,如何防止养蜂人竭泽而蜜,到最后建立了庞大的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应该是人类最先进的制度。确实把贫穷落后的俄罗斯、东欧国家、中国变成强国。中国从清代以来的积贫积弱到被毛泽东那一代人治理的成为世界三大霸主国。第一大霸主国不希望中国强大,在共和国成立不久,发动侵朝战争,最终被打得体面投降。之后有了立国之本,开始大干快上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万国来朝,果然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这是有目共睹的。
不过,在这个世界上,出来混,总还是要折腾的。大的有大的折腾,小的有小的折腾,该出手时肯定要出手的,无论是香手还是自手,露一手,少不得的。但折腾来折腾去,我看不过是养蜂人与蜜蜂的故事,于是就很容易出现捅马蜂窝的故事,便也就成了故事里的故事,关于蜜蜂和马蜂窝的故事,还是养蜂人的故事,是辩证的,也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依赖,又互生存的故事。是不断重复,又不断在演变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