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走出学习观念的误区(2)
学习是一门科学,结合对现代学习理论的学习和思考,对当前中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很多不科学的学习行为,而这些行为是由其不正确、不科学的学习观念引导的。
具体分析如下:
(接续前篇)
二、满足于“听懂”、不重视落实
把“课堂学习”说成是“听课”、“听讲”等,只是一些习惯性说法,实际上课堂学习绝不仅仅只有“听”这一种方式。
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学习过程是一个对外界信息的吸收、加工和运用的过程。
尤其是知识的运用,它既是学习的目的,更是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手段。
而单纯的“听”只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信息的吸收”这一环节的一条途径(还有“看”、“闻”、“摸”等多条途径),“听懂”也不过是包含了“信息吸收”和“信息加工”两个环节。根本就没有包括“运用”这一关键环节,所以学习过程还远远没有完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听懂了还不等于理解了,理解了还不等于掌握了,要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必须加以运用。”
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听完教师对某一定理、规律的分析后,觉得自己“完全明白、理解了”,而一旦让他们把这些定理和规律运用于解决习题,他们往往就显得束手无策。
所谓“一听就会、一做就错”。
从这个“束手无策”的状态,到能够把所学新定理、规律与已有的知识挂起钩来,正是“运用”这一关键的学习环节。
现代学习理论还对不同的学习类型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特点的知识、技能的学习策略是存在很大不同的。
加涅指出,言语信息类的知识、智慧技能型的知识,可能仅通过“听”、“看”、“思”等途径就可以掌握,而属于动作技能型的知识的学习,则一定要配合身体的动作练习才可能实现。游泳、弹琴、开车等自不待言,语文学习中生字的书写、外语单词的书写、化学式及化学反应式的记忆,离开必要的动手练习,也是迟迟难以掌握的。
之所以经常发现一些所谓“很聪明”的孩子往往在简单的问题上出错误,往往就是缘于他们对学习的特点认识不清,没有足够的动手训练所致。
(未完待续)
请读者诸君尊重原创勿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