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馨治疗老年病的临床经验

李元馨治疗老年病的临床经验

李元馨先生(1893~1982)为江西名老中医之一,享年90岁,堪称高寿。李老不仅深谙养生之术,而且对治疗老年病累积有独特经验。笔者有幸从1964年即拜李老为师,整理了不少医案,今从中选择有年龄记载的老年病案,结合平时聆听到的有关教诲,试图对李老治疗老年病的学术思想加以归纳,供同道参考。

一、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注意情志因素。

李老诊治老年人疾病时,特别富于同情心,常不厌其烦地问长问短,像跟老朋友谈心似的,能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注意语言上的开导和思想顾虑之解除。因为老年人不仅生理功能衰退,而且心理上极易产生抑郁悲观情绪,所以要注意发病的情志因素。如有的因丧偶而痛苦;有的因子女不孝顺而气忿;有的因离、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感到很不适应,或有无法忍受的孤寂感,或有社会不再需要他的抑郁悲观;有的因慢性病的折磨而厌世;有的又担心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而恐惧怕死……形形色色,总以郁郁寡欢为多,故李老处方很注意舒肝理气法的配合,如柴胡、香附、郁金、佛手片、合欢皮、夜交藤、白芍等为常用药。当然,劝告病人怡悦情志,注意精神调摄尤为要旨。

l吴史,两目胀痛,视物模糊,头昏头痛,失眠,便秘,溲赤,脉弦滑,舌质暗红。眼科检查有轻度青光眼,如不控制病情有失明之虞。李老询问起病情况,乃因其孙犯法被拘捕,老人焦虑恼怒而发,遂告戒切勿激动忧愁,疏方平肝清火佐以解郁:夏枯草、谷精草、青箱子、丹皮、郁金、黄芩各6克,决明子、杭菊、夜明砂、白芍、香附各10克,石决明12克,山栀子5克,柴胡3克。服药7剂后症情好转。连服数十帖而复查眼压、眼底等均接近发病前水平,头痛除,视力明显恢复。

二、老年病“缓则治本”,首重肾气兼顾理脾。

  

李老认为人的衰老主要是肾气的虚衰。肾虚导致未老先衰诸证,如头晕健忘、目昏耳鸣、白发脱发、牙齿松动、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等。故治老年人慢性病“缓则治本”,一定要重视补肾大法,补肾即可抗衰老,补肾即可延年益寿。李老治疗老年人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等,常用补肾药从本图治,如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杜仲、枸杞、熟地、山药、山萸肉、潼蒺藜等,很少单纯用活血化瘀药或苦寒降火药。李老认为老年人很多病都是“上实下虚”。如肝风眩晕多因肾阴久亏、肝阳上亢,不能单纯平肝熄风。又如咳喘气促乃下元虚惫不司纳藏所致,不能单纯宣肺降气。

2何叟,系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咳嗽痰多,气短不续,纳少溲短,下肢浮肿,脉沉细濡,舌胖嫩有齿印。此肾亏而失温养之职。法宜补肾纳气,慎防真阳暴脱:西党参、制附子、焦白术、大芸、巴戟天、茯苓、杏仁各10克,五味子6克,安桂1.5克,生姜2片,法半夏4.5克,黑锡丹3克(另吞)。服2剂后,入夜喘汗并重,病危,急用小朝参5克、附子10克,浓煎顿服,转危为安,仍用前方。

3邓姥,脉结代,心动悸,近月来泄泻,一日二三次,头昏,手足颤动。此命火式微,脾肾两虚,从脾肾子母相生法治之:西参、白术、肉豆蔻、补骨脂、淮山药、炙甘草各10克,五味子、益智仁、诃子、茯神各5克,大枣4枚。服完三剂,泄泻渐止,原方加减而愈。此外,老年人脾虚亦属常见,故李老除首重肾气外,非常注意健脾,四君子汤也是常用的调理老年病的方子。他特别推崇人参的功效,认为是抗衰老的好药。

三、老年病“急则治标”,祛邪不容迟疑

  

李老学术流派主要宗于张子和,一贯主张“祛邪即所以扶正”。在防治老年病方面也赞同“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的学术观点,认为老年人虽然脏腑功能衰退,正气不足,但一旦感受外邪患病,却不能不加辨证地,一概施以“扶正祛邪”法,有的确要扶正,有的却应及时靠药物驱邪外出,延误时机反易内传生变,故应遵“急则治标”原则,该汗则汗,该下则下,决不心疑手软。当然,祛邪之药只能暂用,不可久服;祛邪衰其大半即可,勿过剂;祛邪还须兼顾宿疾,用药不怕复杂。

4张叟,患慢支、肺气肿已20余年,最近因外感风寒而引起头痛恶寒低烧,咳嗽痰多色白起泡,晨起夜卧尤甚,气喘胸闷,不思饮食,苔白腻,脉濡滑。治宜宣肺温化,仿小青龙汤,但再三嘱病者不可久服此方:麻黄、桂枝、白芍、五味子各5克,细辛2克,法半夏、生姜、杏仁、紫菀各10克,炙甘草3克。服3剂后,寒热已除,咳喘缓解,易方并嘱可多服:西党、白术、云苓、法半夏、紫菀、杏仁各10克,五味子、砂仁各2克,广木香、陈皮各5克,甘草3克,大芸、巴戟天各6克。

5黄姥,胸隔痞满,疼痛拒按,呕吐黄水,右少腹亦痛,大便干结,五日未更衣,溲短赤,脉弦滑。气滞食阻,阳明腑实,急宜理气宽中通下:瓜蒌、薤白、法半夏、金铃子、荔枝核、橘核、香附各10克,大黄(后下)、陈皮、枳壳、厚朴、莱菔子各6克。服二剂后,矢气频频,大便畅行,胸隔顿觉宽舒,易方香砂六君以竟全功。

  最后,笔者常牢记李老经验之谈,即诊治老年病一定要格外认真仔细。因为老年人思维比较迟钝,近事记忆力差,判断、知觉和分析能力往往有障碍,所以对病情的诉说或回答医生的问话往往比较缓慢、呆滞或不很正确,稍不注意即易误诊。李老还认为凡药性皆有偏胜,只可治病,不可养生,反对长期服用某些所谓延年益寿之补品。主张少量多餐,饮食营养调补最佳。至于气功导引,精神乐观,更是摄生要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