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布狂追前任:回头草到底要不要吃?
吕小布是要重出江湖了吗?
前一阵孙艺洲发了个微博:
李文森是他在电视剧《爱的理想生活》里的角色,因为误会和女友分了手,是一个想复合却求而不得的人。
吃不吃回头草这件事情,当天也上了热搜。
无独有偶,剧里面宋轶饰演的戴希希,也陷在了前任的怪圈里出不来。
无论是被孟辰带到包间还是念着刘柯不放,前任就像是罂粟一样,让她欲罢不能。
剧集还在热播,也不知道最后怎样。据说结尾即使是像丁荟桥这样的事业型女子,最终还是跟李文森这个前任在一起。
到底要不要找前任或者复合,网友们众说纷纭。
有人说破镜就不该重圆,真的是这样吗?
是的,前任有毒!
不可否认,我们的前任,真的都是不错的人。
或是高学识,或是高情商;又或是独立上进,抑或温暖体贴——如若不是,我们何必要跟他在一起呢?
后来,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磨合失败,有人提了分手。
(刘柯提出分手)
但大多数分手都没那么利索,总有一方“放不下”。
更有甚者,因为一段感情的失败,让自己一直无法投入到其他的感情中。
其实这事儿怪不得他们,因为恋爱这事儿,它有毒。
他跟前任相处的时候,对方已经全方位地融入到他的生活中,已经深入到他的记忆里,甚至很多生活习惯都可能因为对方而改变,慢慢地形成一种情感惯性(Emotional inertia),这种会让他对前任产生依赖。
(youtube最火的情侣宣布分手)
就像戴希希和刘柯相处五年之久,很多东西都已经熔到了骨髓里面。
有研究表明,情感惯性越大的人,他们平时的情绪很稳定,但与此同时,他们的感情也越经历不了波折——他们缺少“情感的灵活性”。
用同事小焦的话说就是:“我不能没有他!”
一旦感情发生剧变(分手),他们的很多东西可能从内部就开始崩解,甚至会出现认知失调等情况,进而陷入抑郁等不良情绪里面。
拜尔斯玛等人也通过实验证明,抑郁症也同样会导致人对环境的情绪反应下降。
所谓分手的泥潭,在心理学上,不过是一个情绪的死循环。
别吃回头草
在这个阶段,你的回忆越美丽,我就越不建议你复合,去吃这个回头草。
长得越漂亮的蘑菇,毒性也就越强。
如前所言,如果你沉溺于前任的美好之中,情感惯性会促使你很难理智地去看待你们关系的变化,因为认知和情绪上的变化,极易出现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比如视奸。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我还是想了解他,想看他在干嘛,想关注他的情感状态。所以会想方设法地视奸对方的社交媒体甚至关注其新伴侣的朋友圈微博等等。
即使知道这样没什么用,但是就是觉得控制不了自己。
控制不了自己的,还有行为失控的人。
他们难以接受现实,会通过语言或者行为上不断地骚扰对方,让双方都不得安生,甚至不惜诉诸于暴力。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不过最多的,还是那些陷入自我怀疑状态的人。
诺伦-霍克塞马等人在情绪反刍的相关实验中发现,人们更倾向于对自己坏的结果“检讨”,想方设法找到自己错误的地方,常常会因为内归因陷入到一个消极的情绪里。
(《前任3再见前任》,林佳面对男友求复合选择吃芒果让自己过敏窒息)
任何可以复合感情的途径,在他们眼里都是救命稻草。
很多所谓的情感机构,借着这种劲儿,赚取所谓的分手复合费用。
而实际上,这些挽回的成功率,只有10%甚至更低。
战胜惯性?可能吗?
可能。
想象一下赛跑。
赛跑后由于人体的惯性使然,很难出现戛然而止的情况,往往需要一个过渡阶段才会进入平静期,这也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调节。
而过渡的办法一般有两个:
主动降速,或是弯道降速。
主动降速的办法,适用于自控力包括认知状态良好的人。他们很厘清哪些状态是受感情所影响,逐步地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以及生活状态,重新建立独立生活的概念。
这些人或许很早就意识到了分手的可能,或者对于分手有比较理性的认知,所以调整起来也比较容易一些。
就像电视剧里的孙荟桥,简直是人间清醒的典范:
女人就是要搞事业!(手动狗头)
困难的是另一部分人。
这一部分人,他们情感调节上缺少灵活性,故而对于一段关系的执念也更深。
由于关系的丧失,让他们的支持系统、评价系统等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往往这个时候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重建,旁边人语言的规劝在他们这里苍白而无力。
他们需要一个新的系统,或者说是新的环境,换一个跑道。
新的环境会给予他们新的反馈,可以逐步对关系的丧失起到中和作用。同时,新的系统可以帮助他们去建立新的认知体系,去改善在负面情绪里面认知失调的部分。
慢慢地,便会重新拾得生活的掌控权。
说白了,要调整这个惯性,要么求己,要么求他。
(剧里最后希希选择放下)
有人说,我还是想复合。
并非不行。
跟前任复合,最忌讳的,其实是“重蹈覆辙”。
很多人挽回失败,正是因为无法让对方觉得,你们的感情有结果。
即使复合成功,到最后依然不了了之,其实就是因为两人之间的痼疾没有得到解决。
不过在这个阶段,你可以重新审视你们的关系,你们双方的状态,发现问题,真正地可以做到去坦荡地面对曾经的失败,愿意为了未来而调整,不再被以前的问题所桎梏,这个回头草,也不是不能吃。
(泰勒斯威夫特,会把前男友写到歌里,然后步入下一段感情)
即使这个回头草不鲜了,但是还香着么不是?
向上滑动阅览
Nolen-Hoeksema, S. (2012). Emotion regulation and psychopathology: The role
of gender. Annu. Rev. Clin. Psychol. 8, 161–187. doi: 10.1146/annurev-clinpsy-
032511-143109
Nolen-Hoeksema, S. (2012). Emotion regulation and psychopathology: The roleof gender. Annu. Rev. Clin. Psychol. 8, 161–187. doi: 10.1146/annurev-clinpsy-032511-143109
Kuppens, P. (2015). It’s about time: a special section on affect dynamics. Emot. Rev.7, 297–300. doi: 10.1177/175407391559094
Hollenstein, T. (2015). This Time, It’s Real: affective flexibility, time scales,feedback loops, and the regulation of emotion. Emot. Rev. 7, 308–315. doi:10.1177/175407391559062
Wichers, M., Wigman, J. T. W., and Myin-Germeys, I. (2015). Micro-Level affectdynamics in psychopathologyviewed from complex dynamicalsystem theory. Emot. Rev. 7, 362–367. doi: 10.1177/1754073915590623
Bylsma, L. M., Morris, B. H., & Rottenberg, J. (2008). A meta-analyses of emotional reactivity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8, 67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