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儿子被逼报警:家长控制欲太强,是孩子一生的噩梦

▲这是阿呆爸育儿的第207篇原创
文 | 阿呆爸

1

近日,一名南京的14岁男孩报了警,声称自己的父亲要在自己的房间装摄像头来监视自己。他不想这样,于是,被逼报警。
男孩一再表示,自己不想被监控和监视。
可他的爸爸却强调:
我监视你怎么了?你有多少隐私?我是你什么人!
爸爸向警察解释道,因为他们夫妻俩都在外面做生意,最近孩子的成绩下滑了,所以便萌生了装摄像头,督促孩子学习。
新闻一出,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有很多孩子的房间都被装有摄像头,而目的性,无非也是为了监控孩子的学习。不管表面上是反抗,还是接受,孩子们内心却是拒绝的,因为这是父母对自己的一种控制。
而被父母控制的孩子,内心是苦的。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被父母控制是一种什么体验?”
有一个网友说:
从上幼儿园到现在结婚生子,自己都没有逃脱妈妈对自己的控制,小到穿什么款式的衣服,吃什么食物,大到择校,找工作,跟谁结婚,什么时间生孩子,都是妈妈说了算。
这么多年,都被她那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她是自己人生的傀儡,像个妈妈手中的拉线木偶。
最后,她说了一句:我什么时候才能活得像个人?直戳人心。
被父母控制的孩子,看似被爱包裹,实则这爱让他们窒息,溺水一般的感觉,无法呼叫。
2
有人说,世上有三种鸟:一种先飞;一种不飞;一种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以爱之名的控制,是父母给孩子最大的伤害。
父母对孩子的控制,不仅是生活方面事事操心,更有三观上的灌输,规划孩子的人生。
电视剧《小欢喜》里的乔英子,虽然有一个身价千万的爸爸,还有一个事无巨细照顾她的妈妈,可却是一个让人特别心疼的女孩。
为了全身心陪伴她学习,乔英子的妈妈辞去了老师的工作。为了监督她学习,把房间装了一个隔音玻璃,这样方便时刻监控她。
为了提高她的学习,会找很多复习资料。不让她玩乐高,怕耽误学习。甚至,上什么大学,她也替女儿规划好了。
最后,乔英子崩溃了,她站在大桥上想跳江,她撕心裂肺对着妈妈喊了一句: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父母爱孩子,则量力而行。过多的付出,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负罪感,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
在父母和孩子之间,这种付出感和牺牲感很容易成为绑架孩子的绳索。
身上裹着绳索的孩子,不可能走远。最后,甚至被这绳索吞噬。
伦敦大学的科学家在《积极心理学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
父母的控制行为和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二者之间存在关联。家长控制欲过强,对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竟然与痛失至亲对人们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相近。
台剧《茉莉最后的一天》里的女主茉莉,在一个夜晚,终身一跃,从30多层楼跳了下去。
茉莉被妈妈当成实现梦想的工具,为了督促茉莉学习,妈妈在家里装了全方位的摄像头。
茉莉语文考了第一名,却被妈妈奚落一顿,让她多做数学习题,为了以后学医或者金融,去美国读博士。
茉莉想学文学,可却被妈妈否认了,说如果选学语文,自己没脸出去见人。
长期被控制的茉莉,心里有了疾病,甚至开始了自残,可妈妈还是看不见,直到她跳楼。
茉莉死了以后,妈妈很悲痛,因为茉莉是那么优秀。
为了搞清楚女儿自杀的原因,茉莉的妈妈利用家里的监控和朋友新发明的药水激活已经死亡的茉莉的大脑,了解到真相的妈妈,哭得撕裂裂肺,说了一句:妈妈爱你啊。
茉莉再次浮现在眼前,她说:现在我知道了!谢谢!可是对不起,我已经死了。
带有控制的爱,孩子感受不到,这也是孩子不想要的爱。
父母控制是想让孩子变得更好,实际上可能会把孩子推向反面。
在父母的控制下,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任务,而不学习就成为了一种快乐。
父母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自然感受不到生命的精彩,反而只会受到被别人摆布的痛苦。
3
蒙台梭利说:儿童的成长,源自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有趣的过程,只有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和感受,他们才会感受到幸福,人生值得。
父母只需要辅助,作为一个引路人和旁观者变好。
我们需要看见孩子的内心,尊重他们的需求,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成长轨迹。
首先,父母不给孩子任何预设。
世上没有两片同样的叶子,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有的擅长学习,有的擅长运动,而且,各行各业都需要不同的人才,只要术业有专攻便好。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里的李尖尖,上高中开始喜欢上了根雕,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雕木头。
可这件事,在很多家长的眼里,或许是不务正业,尤其是高中又是关键期,可李尖尖的爸爸并没有阻止他,而是很尊重她的爱好。
当她的根雕获了奖,还在自家面馆做“吃面八折”的活动,以此鼓励女儿。
李尖尖有了自己的根雕工作室,作品在国外深受好评,订单不断。
吴晓玲在《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一书中写道:
你既不是他的创造者,也不是他的拥有者,协助者才是父母的本职工作,当还在能够感知到自己内心的强大,生命才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我们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也不要高估我们自己的能力。孩子的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性,给设限就是最大的不控制。
其次,父母要有界限感。
除非我们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孩子的成长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到了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不强迫,不逼迫。
当他们开始学会收玩具,我们不必不请自到去帮忙;当他们愿意自己洗澡,我们也不必以洗不干净为由去插手;当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去上学,我们也不必以不放心为借口,只需做好安全措施就好。
孩子天生就有自发的生命潜能,他们会依靠这种潜能自发成长。
不要怕孩子犯错,只有经历了错误才会成长,这些都是最宝贵的经验。他们会在不断的犯错中,总结出自己涉世的一套方案。
再次,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主持人董卿说: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可以了。
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父母的照顾,他们依赖父母。
可成长是一个不断解锁新技能的过程,他们会变得越来越独立,而我们也需要渐渐从孩子的生活剥离出来,去完成我们要做的事,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孩子小的时候,她是一个全职宝妈,孩子上了学以后,利用空余时间去学习烘焙、制作各种美食。
后来,她在家里开始尝试做各种饼干、蛋糕,在网上接单,居然一个月收入很可观。
有了自己事情的她,不再只盯着孩子的成绩,有一段时间孩子成绩下降了,她跟儿子说,自己的业务有点差,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过了一个月,她的蛋糕的订单多了起来,儿子也考进了班级前十名。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人生,即使是父母也无权支配。
最好的爱,不是父母让孩子必须去做什么,而是轻声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什么,但如果你有更好的选择,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父母控制欲的手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哪里体会到痛苦。
我们不做控制孩子的父母,孩子“努力”的翅膀才不会被剪断,他们才会飞的更远、更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