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茶谈(八)
饮茶之风在唐宋时期盛行,带动茶叶贸易发展。在这个时期,茶商各显神通,茶税制度不断巩固完善,一片小小的茶叶在唐宋经济层面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中国古代茶叶贸易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出现是从唐代开始的,茶叶贸易十分兴盛。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留下“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著名诗句,足可见当时贩茶是十分有利可图的买卖。
茶税的开征也是从唐朝开始,在《唐·食货志》如是记载:“唐德宗建中元年,即780年,唐德采纳户部侍郎赵赞的建议开始征收茶税,以做朝廷常年之用。”茶税随时间不断叠增,给人们的负担也不断家中。《新唐书·食货志》里是这样记载的:“开成年间,朝廷收入矿冶税,每年不过七万余缗(每缗千文),抵不上一县之茶税。”可见茶税之重。
茶税收入占唐朝总税收的比例不断增加,但是期间也出现了藩镇截留茶税和破坏茶叶贸易的状况,极易影响朝廷的茶税收入统计,从而使唐朝廷的经济收入出现损失。
因此,可能是为了避免藩镇截留茶税的情况,在唐文宗时期,盐铁使王涯则想出一套办法,企图由中央朝廷垄断茶叶的生产,从而维护朝廷的经济利益。其内容是中央下令设立官场,不允许普通百姓私栽茶树,茶农必须在官场中种植;茶农采下的茶叶也要经过官方加工。除此之外,为了断其后路,中央还勒令百姓将旧存茶叶全部烧毁。但实际上这种做法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破坏了茶叶生产,最终也是被唐王朝废除掉了。
来到宋代,此时的茶税比唐代茶税的剥削更为残酷。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中央下令设榷茶场,规定岁课作税输租,剩下的则由官方出售。其售于官者,皆先受钱而后入茶,称之为“本钱”。
另外,茶农生产茶叶,需要留出一部分作茶园租税缴纳官府,剩下则经由官办茶场售卖,不能自由销售。至宋真宗景德三年,宋朝实行“三税法“。所谓“三税法”就是官府对商人虚估给卷,以茶作税。不过这样做,商人得利大,是不利于官府的。于是到宋仁宗天圣元年,宋仁宗废除“三税法”,改行“贴射法’。“贴射法”就是茶商与茶农交易,官府则以实物向园产征收茶叶,向茶商收息钱。
不过到了宋仁宗嘉祐四年,“贴射法”也被取消,改行“通商法”。“通商法”就是官府直接向园产收租钱,以3倍旧税为率。虽然通商法可以精简榷茶机构,减少国家开支,但由于茶租与茶税过重,影响了园户、茶商的积极性,所以,由实践结果来看,并不理想。
之后,来到宋徽宗崇宁元年,宋朝又恢复“贴射法”,以茶园产茶量多少而定税。至宋高宗建炎一年,又变更茶税法,不再实行由官府直接买茶,而是向茶商出售称为“引票”的特许证,规定茶商每斤茶定额“引票”,春茶收引钱70钱,夏茶收引钱50钱,另加贩运钱1~1.5钱。
由宋朝不断变更的茶税法可见,每一次茶税变革都是对普通茶农和茶商的变相剥削,普罗大众的税负担日渐加重,民生哀哀。
茶税的征收,可以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客观上对促进和规范茶叶经济发展和完善法律条文有一定积极的作用。但是,茶税的重征收也极大地打击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是剥削茶农的一大手段,后期发展上也出现反噬的现象。
唐宋时期本土市场的茶叶贸易十分兴盛,对外的茶叶贸易也是如火如荼。
例如,唐朝与吐蕃的茶叶贸易,刚开始西藏雪域的产茶条件不足,茶叶基本依赖内陆输入,大多来自江南和四川。不过,在初唐时代,云南和西藏之间虽然很早就存在着古老的通商道路,但鲜有茶叶贸易的记载。直到公元680年,“神川都督府”的建立,西藏和云南之间才开始了茶叶贸易。此时兴起的从“神川都督府”到吐蕃的茶叶贸易道路,便是最早的茶马古道,吐蕃和唐朝的茶叶贸易就这样展开了。
来到宋朝,其与吐蕃等少数民族开展茶马贸易的频次就更多了。吐蕃有良马而缺茶,宋朝与辽、金、西夏用兵,需战马,所以双方进行了交易。宋王朝便将在四川榷茶所得茶叶,运至甘肃、陕西一带,与吐蕃商民进行茶马互市,满足双方的需求。
唐宋时期茶叶经济发达,为了促进茶叶销售,相关的茶叶广告也应运而生。那千年前的推销广告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在草市中的交易方式是陈列茶叶、吆喝买卖。而在承销市场上,茶商的促销广告则是多种多样。茶馆是重要的售茶地点,为了扩大销售,茶馆开始有取名的现象,到了宋代,则还出现了悬挂写着“茶坊”字型的灯笼,起到了招牌广告的作用。广泛使用招牌以注明店铺性质也是茶叶广告手段之一。在《梦粱录·茶肆》中 就记载了潘节干茶坊、俞七郎茶坊、郭四郎茶坊以及车儿茶肆等等招牌名,可见当时茶坊生意的红火。
除了这样,人们也更加注重门面的修饰,突出茶肆的独有特点,力求吸引茶客,另外部分茶肆也有说书和唱曲的娱乐表演,效果也是十分显著。
总之,唐宋茶叶广告丰富多彩,是当时茶叶贸易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反作用于茶叶贸易的发展,满足了茶叶经济的发展需求。
唐宋时期,茶叶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对外的茶叶贸易也开展了新的道路,智慧的古人也创新了不少广告手段促进茶叶生意的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事实上,沉重的茶税制度让百姓苦不堪言,茶叶种植压力让百姓日夜操劳,我们仍需要客观地看待其背后留下的阴霾,正确理解中国古代的茶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