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古建筑手记(1)·王曲村天台庵大殿,山村中的五代木构遗存
天台庵位于山西长治平顺县王曲村中心一座小山坡上,村子坐北朝南,西临浊漳河,四面环山,地理位置相对闭塞,但村里人气却很旺,常驻着两千多人。我们把车停在村中心小广场,几个村民围过来问我们是不是要去看庙,庙就在头顶斜上方,不过现在门锁着,随即掏出手机帮着叫来管理员,气氛是相当的友好。
河蚌绘·天台庵大殿。
王曲村始建于唐代,相传唐初名将马三宝就出生在这里,不过未见于史书。天台庵始建于唐末五代时期,原是一座天台宗寺院。天台宗是本土化佛教最早的一个流派,由智顗大师(538年—597年)创立于隋代,因他常驻天台山,故而得名。庵指的是小型佛堂,只由一间主殿和几间房子组成,一般没有大雄宝殿,可见天台庵建立之初规模就不大,就是村民自己在山坡上修了个佛堂而已。
天台庵山门。
天台庵自建立之后的一千多年间,都是作为王曲村民的宗教活动场所,一直香火不断,偶有损坏都会及时修补。建筑在金代、明代、清代经过了几次维修,并不富裕的村民本着节约的原则,只在修理时替换了少量破损构建,在承重部位增加一些木柱支撑,这使天台庵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初建时的样貌。
修缮过程中发现的题记。
古工匠将没有修旧如旧的概念,通常只要财力允许必然会拆旧盖新,但古代山西大部分地区地少人稀、资源贫乏,人们都养成了抠门儿的好习惯。即使明清时期富可敌国的晋商,也大都勤俭持家,不像江浙盐商那样狂造。在山西的地主大院里,房屋、家具甚至吊灯、屏风、脸盆架子可以持续使用上百年,若非必要绝不更换。这种习惯反映在古建筑上就是初期质量好,中期维护多、后期大修少,我国现存十座五代以前的木构建筑,七座在山西,其中龙门寺、天台庵、大云院三座五代建筑都在平顺县境内。
屹立千年的天台庵,保留着五代建筑遗风
天台庵入口位于北面台阶中间,这个山门是后加的,之前应该是开放型的,看门人把锁打开,带我们走进去。整座王曲村靠山面水,呈阶梯分布,天台庵坐落的台地是后山余脉,视野开阔。寺院现存大殿一座,唐代石碑一方,过去东边曾有附属建筑,如今改为长廊,长廊下面挖有靠崖式窑洞,正对着小广场。
天台庵大殿侧面。
过去天台庵被认定为唐代建筑,房檐下挂着一块手写的文物保护说明,是一九七三年平顺县革命委员会写的,文中号召大家“认真保护,不准破坏,如需动土需经县革命委员会批准”,这在七十年代实属难得。天台庵大殿为单檐歇山结构,面宽进深各位为三间,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7米左右,梁架是四椽通檐用两柱,殿内原本没有柱子,视野开阔,外部出檐较为深远。建筑整体虽然不大,但气势古朴雄浑,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遗风。1988年,天台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九七三年设立的文物保护标志。
不过和其他三座唐代古建不同,天台庵虽被判定为晚唐建筑,却没有明确的纪年题记作依据,是根据建筑结构特点考证出来的。现存的石碑因为年深日久,字迹无法辨认。不过到了2014年,人们对大殿进行维修时,发现了“大唐天成四年”的题记,这是后唐皇帝李嗣源的年号,自公元926年用到930年。后唐是五代时期疆域最广的政权,李姓统治者以大唐合法继承人自居,沿用了大唐年号。这一时期的北方建筑沿袭了晚唐风格,这与天台庵最初的年代考证仅差了20年左右。
四椽栿承托童柱,下面的柱子是后来加的。
天台庵大殿的原始结构为面阔三间,进深四椽通檐用两柱,一共只有十二根立柱,都嵌在墙体中。不过后来在多次加固中又陆续撑了十根,屋里六根,外檐四角各一根,内外就全都是柱子了。大殿纵向的主要承重是两根四椽栿,栿就是就是建筑的梁,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也就是房檩,槫上面纵向搭的是椽子,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四椽栿就是托了四架椽子。大殿的梁架各条檩下都加一条平行于檩的木枋,与平梁相交,叫“襻间”,用于加强构架整体稳定性。这种做法在宋代才逐渐普及,天台庵是最早出现这种做法的实物,是研究建筑发展演变的重要例证。
河蚌绘·天台庵建筑细节图解。
大殿外檐斗拱结构朴实,保留了唐代建筑的承重功能,四椽栿梁头伸出,直接转为一跳华栱,跳头上通过短替木承托橑风槫,使屋檐微微向上翘起,简单而实用。柱头枋直接落于栌枓口内,仅在枋上刻出一个栱形,称为隐刻栱,这个是早期做法。宋代以后这个构建变为单材,栱眼的缝隙需用灰泥抹平,因而得名泥道栱。大殿立柱之间仅有阑额相连,没有普拍枋,这也是最初确定建筑年代的重要标志。普拍枋是铺作层柱子间的联系构件,通常认为出现于宋,明清以后成为标配。普拍枋是在柱头上用横板咬合,加强了柱与柱之间的联系,使建筑的上下层都具有了稳定的结构。早期的木构建筑多使用柱梁交接,每根柱子之间没有联系,还需要靠墙体、角墩固定。
柱头斗拱,二跳华拱承托替木,上面是撩风椽。
天台庵的维修与改造
天台庵自建成后经过了多次维修,从题记上可知金大定年间、明景泰年间、清康熙年间都有过修缮,维修的重点基本都在屋顶四椽栿以上部分,原因大抵是因漏雨和屋檐下垂。如今大殿仅在前檐中心用了一朵补间铺作,无论加工手法还是风化程度,均与其他斗拱有明显区别,应为后代修缮时添加的。早期木构建筑的开间较大,年久后中间屋檐会下垂,于是补了一朵斗拱承重。
转角铺作比较简单,外面柱子也是后加的。
屋顶施灰筒瓦及硕大的琉璃鸱吻是金代风格,当时山西琉璃瓦制造已经普及,于是换上了当年的最新样式。屋里四椽栿上立的两根蜀柱也很特别,同时期的唐宋建筑这一位置多用驼峰,天台庵的蜀柱有明代风格,这一构件应该是明景泰年间维修时替换上去的,用高耸的蜀柱取代低矮的驼峰,目的是增加屋顶的坡度便于抵御雨雪、减轻屋顶压力,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屋顶是明代维修后样子,正脊比最初高了一些。殿内外增加的柱子是清代维修时加上的,如今梁架上还有彩绘的痕迹,也是清代绘制的。
四椽栿上的驼峰在维修时换成了童柱,提升了屋顶高度。
我们在院里拍照时,管理员一直揣着钥匙跟在后边,我们怕他等得不耐烦,他却说不要紧,这个是好东西,得慢慢看,还给我们指出哪儿是后来加上的,原先这还有个房子云云。据管理员说,这座庙是1956年文物普查队发现的,当时庙里还塑有十二个美女,想来应该是十二圆觉菩萨。六十年代后,殿里塑像被毁,大殿改成了村粮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是需妥善保存的重要物资,当时村里选中这儿做粮库也是看中了它坚固的质量。
大殿屋顶,正脊上的琉璃瓦吻兽为金代更换。
“这个小庙都一千多年了,不漏不塌,可见古人盖的房就是结实,比现在人都强!”管理员如是说。我发现山西很多地方对于古建的态度都是这样,很多人还是觉得古人东西好,心中颇有敬畏。其实过去一到雨季,连皇帝住的紫禁城都漏的稀里哗啦的。不过只要房子里住着人,就会得到及时修缮,只要有人气,古建筑的寿命就能大大延长。建筑都是为人服务的,人也时时对建筑悉心呵护,这就是天台庵能历千年不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