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后,班主任提醒:成绩好与不好的孩子,差距真的不在老师,在于……|精选
一场家长会,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愁到坐立不安的事情,偏让李明的妈妈遇上了。
谁能想到,自家”倒数“的孩子,同桌竟是全班第一。本来还在和同桌家长寒暄的她,在看到两个孩子的成绩后,瞬间想找个地洞钻了。
哑口无言的她,尴尬地笑笑,脑子里先是把回家怎么收拾李明想了一遍。
恍惚之后,她开始想着:
“这俩孩子,老师一样,甚至还是同桌,怎么成绩就能差这么多呢?”
正在这时,班主任说话了:
“各位家长,成绩是对孩子们这段时间学习成果的检测,大家要用平常心对待,咱们家长会的目的,也是为了家长能更了解孩子,家长们多交流一下,互相进步。”
家长们也开始聊了起来,家长们把老师围个水泄不通,想更多地知道孩子的表现。
家长会临近尾声,班主任说:
孩子的事情,不仅是老师的事情,更需要家长们的努力,甚至很多时候,家长们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引路人”;
下面几句话,都是我做班主任这么多年来的感悟,分享给大家,为了孩子的未来,咱们一起加油!”
01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班级,学习同样的知识,孩子们的成绩却有天壤之别。
这是因为:老师传授知识,家长培养习惯。
很多家长“理所当然”觉得学习是学校的事,便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
但实际上,那些成绩好的孩子背后,凝聚着家长的殷切付出,好家长,才有好孩子,才有好成绩。
02
孩子成绩的比较,本质上是家庭之间的“较量”。
这是因为:孩子是家长的缩影,浓缩了家长的“言行举止”。
孩子是家长最真实的表现,学校不是孩子成长的发源地,家庭教育才是孩子的根之所在。
03
老师的话不是耳旁风,而是“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这是因为:老师的话里饱含着对学生的期待。
只要家长愿意听进去老师的话,愿意配合老师,孩子就能得到“双倍的爱”。
家长和老师能通力合作,是孩子最幸运的事。
04
很多时候,家长也“忙前忙后”,没少付出,但孩子成绩却没有起色,还该继续努力吗?当然!
这是因为: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孩子就会被耽误。
教育孩子这件事,并不是一件“短期见效”的事情,而是一生的事业。
05
有阅读习惯或者能专注做事的家长,孩子成绩不会差。
这是因为:家长具有榜样作用。
很多家长,只是一味要求孩子专心读书,但是自己却心浮气躁,干什么都三分钟热度。
试想,孩子每天看着毫不上进、不喜欢阅读的父母,自己又如何喜欢读书?
06
很多家长一味地关注孩子的成绩和荣誉,却不会在意孩子努力的过程,这样会伤害孩子的心。
这是因为:当孩子一直努力,却得不到肯定,就会觉得努力是没用的。
如果孩子在一次次打击中放弃了自己,家长哪怕再肯定孩子,伤害都不会消失。
07
“成绩”背后并不只是成绩和分数, 还有各方面素质的体现。
这是因为:优秀的孩子,是全面发展的孩子,是会劳逸结合、寓学于乐的。
很多成绩优秀的孩子,是集自律、专注、勤奋于一体。他们不仅学习好,兴趣多,还品行优良,乐于助人,这背后都离不开家长的教育。
08
比起成绩,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身心健康,品行优良。
这是因为:漫漫人生,好的品性,才是孩子一生的底色。
无论孩子成绩如何,只要孩子在品行方面严于律己,家长就要多鼓励孩子。
09
有时候最让老师头疼的,并不是孩子们的“调皮”,而是家长们的“不屑”。
这是因为:家长对老师,或者对学习的“蔑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在校表现。
久而久之,孩子在学校不服管教,老师也没办法进行正常的教学,孩子还如何学习好?
10
学习是一件“勇攀高峰”的事情,但“高处不胜寒”,家长和孩子都要经得起“寒风刺骨”。
这是因为:学习这件事,是持久和复杂的,越走越难。
随着难度叠加,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越来越吃力。
这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渡过难关,耐心教导孩子,陪孩子一起“静待花开”。
想把孩子教育好,
光靠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
最和谐的教育关系是:
老师做领路人,
家长做榜样。
教育孩子,
从来都不是家长或是老师
单方面孤军奋战的事。
责任编辑 | 杜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