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的来历

头条问答有个问题:国学中的慎独是什么意思?

我答了个文不对题。挪到这里。存个档。

------------------------------------------

慎独这个概念,出现的比较晚,也不是历代儒家的核心概念。

先看儒学发展历程

儒学是人生哲学。

思想核心是孔子的“修己安人”,也就是后来人借用庄子的词汇说的“内圣外王”。

“修己”工夫做到极致,就是“內圣”。“安人”工夫做到极致,就是“外王”。

孔子用“仁”作为人生观的核心。

孟子主张性善论,开始说“义”。

荀子主张性恶论,开始说“礼”。“礼”进而变化成“法”。

至此,怎么做到“修己安人”的方法论两个方向就划定了。

由汉直到五代,没有大的变化。

到了宋代,理学和心学出现。

北宋张载、周敦颐、程颐继续在荀子的方向上做理论探讨,选择了康德的解决办法,提出“理”作为绝对律令。这条路,在朱熹那里完成理学的集大成。

北宋程颢选择了孟子的方向,经陆九渊的发扬探究,在明代结合硕果:阳明心学。

以上过程,我有篇小文章阳明系列:阳明已千古,何人再执灯,粗粗地、不太正确地梳理过。

王阳明之后,儒学发展一直没跳出理学和心学的范围,清代主要在史学和考据方面有大成绩。史学也是儒学的一部分,春秋三传就是史学。

近代儒学,走的是陆王心学的路子。

再说“慎独”

朱熹主“持敬”,探求绝对“天理”,消灭杂念,“灭人欲”。

陆九渊主“静”,“虚一而静”,以“立志”为方法,有点孔子“俟命而动”的意思。

宋明理学家和心学家都借鉴禅宗,以静坐为修持工夫。

所以后人就有了“慎独”。

虽然“中庸”里就有“君子慎独”,但历代儒学大家,没人把慎独当做修身的方法论。

我猜,应该是后人把理学和心学揉在一起,搞出的简化版。

毕竟“慎独”,比“持敬”“居静”简单多了,可劲自律就行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