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的家:村口买桃
梁东方
说是村口,其实距离村口已经相当远,需要穿过高速公路的涵洞才能到。
即便对于本村来说,这么个远离尘嚣的位置,也已经少有人经常能到。只有我这样每天出去上班的人才会不断地从那里往还。
桃园也是有篱笆的,篱笆不是一般的水泥杆子铁丝网,而是围着桃园的一排大杨树。大杨树之间虽然也还是有水泥杆子铁丝网,但是镶嵌在粗大笔直的杨树树干之间的水泥杆子铁丝网的威严程度,已经大大降低,总是让人有柴扉木栅的古远之感。
春天的时候,桃树开了花。似开未开的时候还是粉色的,一旦完全打开却有不少白色。这是品种不同所致,桃园的桃树品种随着人们口味的变化要经常嫁接改良,直观地看,就是花的颜色质地上有了微妙的区别。只有懂桃树的人才会懂得,不懂的、只知道桃子好吃的人,是不大弄得清其间的差异的。
从那时候开始,老两口就已经开始在桃园里忙活;味道浓郁的黑色的农家肥被均匀地堆在桃树下的垄沟里,站在梯子上的剪枝授粉之类的活计好像一直不断;所以,施肥剪枝的工作我一直以为都是在那个时候完成的。直到盛夏季节里我在桃园门口买桃,聊起来才知道,剪枝的工作在冬天就已经开始,春天是补一补缺,这样一来,基本上一年四季不能闲,时时刻刻都得伺候着。
“跟小孩子一样,一点没有照顾到就要出毛病。”
说这话的时候,婆婆正拎着已经装了几个大桃的塑料袋子去桃园里,去放着刚刚摘下来的桃筐里给我挑小桃。她说外面摆着的都不太好了,刚摘下来的好些。这种叫做北京十四号的小桃虽然小一点,但是好吃,回家切成片,一片一片地吃,正好一次可以吃完,其实属于大小适中。至于那种大桃,因为在青绿与微红之间还泛着一种要透明起来的白色,所以看着很好看,加上个头大,所以观赏性很强;吃起来呢,就嫌脆口太强了一些,放不软,不是谁都喜欢。
骑电动车、骑三轮的人从里路过,停下来,站到浓郁的树荫里,从小桌下面的筐里拿起一个桃子,用小刀切一片尝尝,再决定买哪一种。嘴里说的都是:买桃价格无所谓,差不多就行,关键是得好吃。为了强调个人口味的重要性,一个大嫂在自己尝了以后做了否定的回答,说这不是我的菜,然后递给我一定要让我再尝一尝,说是我觉着不好你不一定觉着也不好……
其实我停下来端详着眼前的这一切,所为不是买桃,至少不怎么是买桃。这样一来。我对桃的口味没有那么挑剔,只要不是非常难吃就可以。所以我决定每一种都买上几个。婆婆给我挑了好一点的小桃,拎着从桃园里出来,经过在垄沟边拨弄着湿湿的柴草起了一阵阵青烟的老汉,老汉蹲着,挪动脚步躲着烟,又躲了一下婆婆,嘴里说着今年的桃下得差不多了的话。
看桃园的窝棚就在旁边,架起来一米多高,放着简单的铺盖。夜里在这里睡觉不热,就是太咬,烧草就是熏蚊子的。
这样袅袅升起的青烟,已然是城乡之间非常少见了的旧日景象了。其中有股在人类嗅觉里属于好闻的草木气息,对蚊子来说却是绝对不喜欢的。这股青烟从窝棚下面穿过,穿过水泥杆子的铁丝网,穿过大杨树的行列,铺展到小马路上来,浮在那里,久久不散。一直到有车或人经过,才微微颤动着随着车形人形走出去一段……
我买过一次桃以后,还没有吃完,就又买一次。一个是桃是时令水果,过了这段时间就没有了,有也不是本地水土之中的孕育了;再就是每次经过的时候,总是被这幅青烟袅袅,俩老人各自忙着自己的事的景象所吸引,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看一看;而置身其间,买桃总是最自然的借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