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卷三 七 阳 马融绛帐 李贺锦囊
《龙文鞭影》卷三 七 阳 马融绛帐 李贺锦囊
马融绛帐 李贺锦囊
【拼音】:Mǎ Róng jiàng zhàng Lǐ Hè jǐn náng
【人物故事】:
绛帐镇因东汉大儒马融曾在此地设“绛帐”讲学而得名。马融(79年——166年),字寄长,陕西扶风人,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文学家,东汉名将马援从孙。
马融开办的私学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学校,上课的学生通常有上千人之多。他的教学方法最有创意,说来令人耳目一新。他的授徒方式特别浪漫,经常喜欢“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他本人就精通音律,更喜欢鼓琴吹笛。一边欣赏女乐们悦耳的丝竹演奏,一边手把高头讲章侃侃而谈。这种潇洒的授课方式,大有寓教于乐的意味,简直就是现代版的行为艺术!于是,历史上就留下了“弦歌不绝,千古流芳”的佳话。诗人刘瀚芳《绛帐》诗云:风流旷代夜传经,坐拥红妆隔画屏。歌吹祢今遗韵在,黄鹂啼罢酒初醒。”表达了诗人对马融这位另类先贤的欣赏和仰慕。马融这种惊世骇俗举动,无疑是对传统封建礼法的大胆突破。基于政治黑暗残酷而步入极端的人生观念,开启了魏晋玄学家崇尚清谈、放浪形骸、蔑视礼法的自由思想先河。
马融根据生徒众多,师资缺乏的实际,还创造了教学相长,传、帮、带式的教学方法。“使高业弟子,以次相传。”即让他的入室高徒,作为知识的二传手,层层向下辐射。从节约教育资源、扩大教育面进行考量,这种多快好省的教学方法,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因此,马融的学生虽然人数众多,但能登堂入室,亲聆口传心授的学生,却是为数不多的。就是马融的得意门生郑玄,也有三年见不上马融一面的经历。
为了规范教学秩序,马融还制订了受业弟子应该遵守的严格学规。在课堂听讲时,不许交头接耳,大声喧哗;不准贪看歌舞,精力旁骛;所留作业,要按时独立完成等。传说有一次某弟子违反学规,马融亲执草秸进行怒笞。血染草秸之后,掷之于地,秸秆立时复活,开花结果。人以为奇,便将这草称为“传薪草”。因而,绛帐传薪一词,至今广为流传。 家有藏书数千卷,辟“墨庄”藏之,藏书地点在扬州。卒后,其妻陈氏指遗书教戒诸子说:先大夫秉性清洁,有书数千卷遗留给后人,是“墨庄”也。于是诸子皆以苦学,并为郎官,其妻亦被称为“墨庄夫人”。墨庄藏书传至南宋,刘氏藏书历经了五代传人,岳飞在绍兴六年(1136)为刘氏后人书有“墨庄”二字。墨庄原藏书散失于靖康之乱,刘式之曾孙刘滁,字全因,号丰园。念先世所藏散亡,节衣缩食,悉力营聚,至绍兴二十二年(1152),又收图籍数千卷,藏书规模始复其旧,建立了新的墨庄藏书,并世代相传。
李贺是晚唐诗坛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七岁就能写诗作文,被人称为神童。
当时著名文学家韩愈看了他的文章,连声称奇,却又不太相信,说:“如果是古代的人,或许我不知道,他是当今的人,我怎能不去考查一番呢?”韩愈来到李贺的家中,叫他当场作诗,李贺旁若无人,提笔一挥而就,顷刻写成一篇《高轩过》的诗,韩愈大为惊讶,连连赞叹:“奇才,奇才!”
其实李贺并不是什么神童,而是得益于他的锦囊。他为了收集创作素材,每天早饭后,总是和小家僮一起,背个破旧的锦囊(绸布袋子),骑着驴子出外游览,边看边记,每当触景生情或想到一个好句子,他就立即记在纸条上。走到哪里,记到哪里。随后投入锦囊中。晚上回家后,把材料拿出来整理。他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材料加以选择,取舍、精心构思。每写好一首诗歌,就放另一个锦囊之中。除了有时候喝醉了或者有别的事情外,他差不多天天都是这样做。由于他平时注意深入实际观察生活,认真收集创作材料,构思时又特别强调诗歌的独创性,不落前人窠臼,所以他的诗,都写得很美,像他的`《雁门太守行》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就是千古名句。
李贺的母亲见他经常很晚才回家,背的锦囊老是胖鼓鼓的,觉得奇怪。一天晚上,李贺刚回到家里,他母亲就叫丫鬟把李贺的锦囊拿来,倒出一看,全是些小纸条,写着密密麻麻的字。禁不住心疼地说:“这孩子真是把心呕出来了!”
可惜李贺二十七岁就去世了,他短短的一生,留下了二百三十多首诗歌,其中名篇佳作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