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丨飞花令——中
今天我们来认识【中 zhōng】这个字。
【字形演变】
中,甲骨文
(㫃,旗帜,借代国旗、国家)
(㫃,旗帜,借代国旗、国家),表示南北方向两旗相连,即表示两国南北毗邻。有的甲骨文
在两旗(两国)
之间的二分位置,加一个圆点指事符号
,表示国家的地理位置,处于南北两国之间;并在圆点指事符号
两侧各加一点
,代表东西方向的两面旗或两个国家;也就是说甲骨文字形
表示南北东西四方周围与其他国家毗邻,或者说,国家位于南北东西的四面诸国之间。有的甲骨文
省去表示东西方向两面旗的两点指事符号,并用“囗”
(国家或疆域)代替圆点指事符号
,表示两国之间的国家。简体甲骨文
将字形
下端的旗帜“㫃”
省去。简体甲骨文“中”
进一步将上端的旗帜“㫃”
也省去,极大地简化字形,写成特殊指事字:一竖指事符号
表示国土相连相邻;一圈指事符号
表示国土所在位置。金文
、篆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四方与他国毗邻、地处诸国之间的国家。隶书
承续篆文字形。
【书法名家】
【字词释义】
〈名〉
1.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2.当中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3.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4.通“得”义
掌国中失之事。——《周礼·师氏》
5.内,里面。与“外”相对
五帝之中无传政。——《荀子·非相》
6.半;中途;半中腰
夜中,星殒如雨。——《春秋》
7.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陶渊明《桃花源记》
8.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
赵高用事于中。——《史记》
9.内
忧从中来。——曹操《短歌行》
10.中国的简称
11.中国的本地人、居民或其后代
12.内脏
五中所主,何藏最贵。——《素问》
13.中介人
中央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儒林外史》
〈形〉
1.〈方〉成,行,好,可以
正要与姐姐、姐夫商量了,往府里讨去,可是中么?——《二刻拍案惊奇》
2.容易
我是薛家丫头,狄家媳妇,我的钱不中骗。——《醒世姻缘传》
3.合适,适当
是秦之计中,齐燕之计过矣。——《战国策·齐策二》
4.不偏不倚,
头颈必中。——《礼记·玉藻》
5.通“忠”,忠诚
〈动〉
1.遭受(指不好的事)
2.表示因符合某种条件而有所获得
【字的故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是其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飞花令的由来
“飞花令”究竟是什么?
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词曲中的句子,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
酒令是中华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筵席上是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萌生于儒家的'礼',最早诞生于周。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现代版“飞花令”,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说出含有规定关键字的诗句即可。无论古今,“飞花令”不仅需要反应力,还需要强大的记忆力和诗词储备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