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之前的中专,地位相当于今天的2...
1994年之前的中专,地位相当于今天的211
以往这么说,很多人嗤之以鼻。这两天见到验证了。
1994年之前的中专招生,还有计划经济的痕迹。
国家严格制定招生计划,省、市及学校没有随意扩招的权限。总人群录取比例绝不比今天的211高。
考上以后,个人象征性交一点学费,实际上,各种助学金、奖学金,以及国家按人头拨付的培养经费,远远覆盖了学费。
最重要的,毕业以后全部包分配,几乎都是体制内(事业单位及国企) 。有国家干部身份。“跳农门”,吃商品粮。娃考上中专,农村很多地方要办流水席。
这两天因公到一家大型国企,负责相关工作的是一个小姑娘,211本硕,最近国企招聘考进来的。
国企也是号称体制内,进来也各种笔试、面试,211毕业的,也不能保证进。
211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还不如当年的中专生。
我问她待遇,号称5000多,扣完“五险一金”,拿到手也就4000多。
我们这个三头二尾的城市,最好的三甲医院(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入职博士都是门槛了。
而当年的大专,我认识的一位,今天都熬成了二级教授。
所以,文凭也有时代性,也有“通货膨胀”。要历史地看。
说到底,人才未来的成功率,还要看生源质量,看在当时总人群中的相对位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