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中的“赤水”

新闻资讯·街坊爆料·新鲜趣事·吃喝玩乐·品牌推广

历史文献中的“赤水”
作者:闫广勤

渭南市华州区的赤水,历代文献典籍有许多记载,从而见证了其历史的久远。

赤水本是一条河的名称,后来的赤水街、赤水村、赤水镇等,皆因河得名。赤水河最早的记载见于先秦时的《山海经》,不过当时不叫“赤水”,而是“竹水”、“灌水”。而北魏郦道元(生卒年约470-527)在《水经注》中,称竹水“俗谓之大赤水”,灌水为“小赤水”。“竹水”现称箭峪河,“灌水”现称涧峪河,二河合流为赤水河,向北流经今赤水街入渭。今赤水街一带,《水经注》称其为“峦城”,又云峦城“俗名之赤城”,并追述氐人领袖苻健在挺进关中时,于公元350年曾在赤城驻军,进而占领长安称帝,建立前秦王朝一事。二十四史之一的《魏书》记郑县(今华州区)地理时,也称其有“赤城”。这个城,应是军事要塞。另据《资治通鉴》,南北朝时有许多蜀人,从今四川一带迁徙到关中,一部分定居在赤水,称为“赤水蜀人”。北魏末年发生关陇大起义,在关中西部非常活跃。永安三年(530)二月,北魏派大军从京城洛阳出发,西进关中,前去镇压。赤水蜀人断绝了他们的前进道路,但被北魏将领贺拔岳攻破。综上所述,南北朝时期,赤水河之名已经出现,今赤水街当时称为“峦城”,俗名为“赤城”,但在北魏末年,以今赤水街为中心的地区已开始统称“赤水”。

唐朝时,赤水河依然出现在历史文献中。如,《新唐书·地理志》记:“永昌中,华州赤水南岸大山,昼日忽风昏,有声隐隐如雷,顷之渐移东数百步,拥赤水,压张村民三十余家。”此指公元689年,今赤水镇之南的高塘镇杨村凹一带,发生大面积滑坡,拥塞了赤水河。在唐朝,今赤水街一带,“峦城”、“赤城”之名已经消失,就称为赤水。如诗人司马扎在《自渭南晚次华州》诗中,有“前楼仙鼎原,西经赤水渡”句。另一诗人韦庄在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中,记述了唐僖宗时黄巢军攻入长安后的社会变乱。其中一句是:“昨日官军收赤水,赤水去城一百里”。赤水在当时设有驿站,以唐末诗人罗邺 的《春夜赤水驿旅怀》为证。赤水在唐朝时仍是军事重地,据《资治通鉴》,唐末大军阀朱全忠(后为五代后梁的开国皇帝),于公元901年攻打华州,其驻军就在赤水。赤水的风景也曾唐诗中出现,如唐末诗人罗衮在《清明赤水寺居》中写道:“榆火轻烟处处新,旋从闲望到诸邻。浮生浮世只多事,野水野花娱病身。浊酒不禁云外景,碧峰犹冷寺前春。蓑衣毳衲诚吾党,自结村园一社贫。”

北宋以后直至民国时,今赤水街一带一直被称为赤水镇。此“镇”是集镇、镇店之意,指经济比较发达的人口集聚区,不是当今行政区划意义的乡镇。

北宋中叶的地理总志《元丰九域志》、记载金朝历史的《金史》,都记“华州郑县有赤水镇”。明朝《华州志》卷二记会同坊村之西为赤水镇;记赤水河,提到周处斩蛟的传说,但认为:“盖疑似之事,莫可遐考。”卷四记赤水镇集、会贸易时间为“间日一集,每逢三日则一会”。清朝《三续华州志》记赤水镇集、会贸易时间与明朝一样。闻名遐迩的“赤水桥上桥”是在清朝时形成的,清康熙年间的《续华州志·建置志》记赤水桥始建于顺治十七年(1660),建成于康熙六年(1667)。清光绪年间的《三续华州志·山川志》记,赤水桥建成一百多年后,因泥沙淤积,河床增高,桥眼堵塞,道光二年(1822),华州知州张坦集资派人于原桥之上又砌石增高,另造一桥,遂成“桥上桥”的奇观。

民国时,刘安国于1925年出版的《陕西交通挈要》一书中,记当时的赤水街:“赤水镇,人口约五百,市况比之华县为繁盛,盖以渭水舟楫之便,一切货物均于此地集合,故凡由山西来此之民船多于此处卸载。工业有缫棉及竹细工等,缫棉用美国之缫棉机。棉、麦、石炭铺各数家。其街心有赤水河,河岸全为道路,附近田地多种稻、粟、棉等。”勾勒出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赤水概貌。1949年4月(华县解放前夕)出书的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在其经济志中记:“赤水依旁公路,为东西冲途,资本较厚之商号特多;又复北达渭北,南通岭南,故会集日商货麕集,人山人海,在全县各市镇,号称巨擘。”又记赤水集、会贸易时间是:逢农历三、七日为会,逢农历单日为集。接着又记:“现在会期,渭北渭南县、高塘,商货辐辏,为全县第一。木料布线甚多。战乱以来,军队不断来驻,市面颇不景气。”对民国时期的赤水经济状况有概括性记述。

民国时,赤水是华县塬下西部地区的重镇。据《重修华县县志稿》卷五记,民国十四年(1925),全县设5个区,塬下的石堤河至渭南县界为第三区,区办事机构驻赤水街。民国二十九年(1940),全县改设13个乡,赤水乡是其中之一,赤水乡公所、警察分驻所驻赤水街。

相关历史文献对赤水的记载,证明其悠久的历史,但这记载很少,且零星片断,更多文献资料尚待进一步发掘。

文章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闫广勤

图片来源/网络

整理编辑/郝鹏

(0)

相关推荐

  • 华州部分以“堡”为名的村庄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部分以"堡"为名的村庄 作者:宋朝峰 2015年2月,华州区镇村行政区划完成合并重组后,形成14个新型农村居委会和121个村委会.据2 ...

  • 卷二十四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宣化府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宣化府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宣化府表> <史部, ...

  • 华州赤水河里消失的沙

    邮箱:3125136050@qq.com 赤 水 的 沙 作者杜望成 华州古镇赤水现在以"桥上桥"闻名,其实,作为一个出生在那里的人,我最怀念的还是那个架有"桥上桥&qu ...

  • 名叫“长城”却不是长城——长川之南“筑长城”(音频版)

    名叫"长城"却不是长城 长川之南"筑长城"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讲述各民 ...

  • 初旭:诗意古蔺草帘溪

    古老的渡口,早已被现代文明所抛弃,一任赤水河的涛声依旧千年.    一场春雨淋湿岸边的许多心事,曾经挥蒿的靓影早已模糊,只有虬枝峥嵘的黄桷树,还枝繁叶茂述说着过往.     时间的深处,姑娘草里藏珠的 ...

  • 民国时期华县的13个乡

    邮箱:3125136050@qq.com 民国时期的乡 作者 闫广勤  民国二十九年(1940)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的华县设十三乡.桓公乡.令公乡.莱公乡.沈阳乡.赤水乡.瓜坡乡.大明乡.通仁乡 ...

  • 华州古驿道上的四大名桥

    邮箱:3125136050@qq.com 老西潼公路华州段横穿华州平原地区,从赤水入境,经老县城至柳枝出境,全程31公里.在这条以古驿道为基础建成的主干公路上,架有数座石桥,现仅就其中四座摘录如下: ...

  • 闫广勤:华县老火车站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县老火车站 作者 闫广勤     华县火车站始建于1934年,位于今华州区华州街道办事处的团结村,在华州城区北.1966年随陇海铁路复线建成而南迁至现位置, ...

  • 华州赤水镇部分村庄名称的来历

    邮箱:3125136050@qq.com 赤水镇部分村庄名称的来历 作者 闫广勤 今天的华州赤水镇,由原侯坊乡.辛庄乡.赤水镇合并而成,共有8个村民委员会.2个新型农村社区,以及一百多个自然村.这些村 ...

  • 历史文献中的茶文化,拍摄自一座筹建中的博物馆

    历史文献中的茶文化,拍摄自一座筹建中的博物馆

  • 从历史文献记载中解读古玉礼器的实用功能

    <周礼>这本书,自汉代以来一直被视为周代礼制的记录. 书中有两节特别提到玉礼器,<春官·大宗伯>记载: "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园.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 ...

  • 直肠中动脉解剖的历史文献及研究述评

    翻译:张   昭  天津市人民医院肛肠中心 审校:陈致奋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 直肠中动脉是直肠癌手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剖结构.该动脉是唯一穿过直肠固有筋膜进入盆腔的血管,它不仅会影响直 ...

  • 古籍:寻找文献中的历史

    1953年,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1956年,我国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拉开了全国第一次古籍普查的帷幕.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是 ...

  • 讲座回顾丨马克苏多夫·法尔霍德:文物与文献中的粟特人历史

    主讲人:马克苏多夫·法尔霍德,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亚考古. 来源 | 文明交流互鉴 上图红色区域是粟特人所居住的范围,也是丝绸之路的中心.它位于天山的最西端,印度和 ...

  • 宋代文献中的大云南和小云南

    苏辙的<龙川别志>记载侬智高亡逸之事提到:"任如期至,得小云南书,言智高至南诏,复谋为乱,为南诏所杀:公乃释任而奏其事."侬智高皇佑五年(1053年)逃入云南,宋朝派人 ...

  • 盛世安可求——历史长河中的五石散

    一.零落从此始 公元248年. 管辂离开了.堂上属于他的坐席,还残留着温热. 何晏[1]心中涌起莫名的烦躁.他将杯中温酒一饮而尽,再扬起苍白细弱的手腕,将金杯狠狠抛掷在地. "今君侯位重山岳 ...

  • 在历史长河中,有哪些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互相见过面?

    开国皇帝互相见过面?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若非坐着时空旅行机,好像还真不太可能. 但是,历史就是这么神奇!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两个毫无争议的大一统王朝,它们的开国皇帝就见过面.不光见过面,俩人还 ...

  • 初中三年历史课本中易考图片全汇总!(转给孩子)

    初中的历史考试无论是选择还是大题,很多都会有图片作为题目背景材料,这些图片80%来源于课本.部分来源于当前的热点话题图片,如把初中课本上的所有图片说明,孩子看完分数肯定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