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京剧演出中叫好?
如何在京剧演出中叫好?
一个好演员必须善于在舞台上制造高潮,高潮中有剧本的、唱功的、念功的、做功的、舞蹈的、打功的!一大段戏中,总要预先安排几个制高点,而制高点能和台下取得共鸣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叫好”!京剧观众,尤其善于感情外化,不但鼓掌,还会大声叫出“好”来!声音又高又大,大有震撼之势!因为此时台上台下融为一体,产生高潮共鸣了。因此,“叫好”是一个“制高点”的标志。凡是一个好演员,不可能在台上一个“好”也不叫,如“掉进凉水盆中”一般,死气沉沉。倘若如此,那就不是一场成功的演出!
但有的演员,不会叫好,还要制造出一个新理论:“反对叫好主义”!我对此舆论表示反对。“叫好”只是一种表演手段和成功标志,成不了“主义”,关键是你会不会叫好!你有否找到这种调动观众积极性的手段?你想叫好,人家会听你的吗?叫好有几种手段?你研究过没有?我认为,“叫好”有几种形态,且听如下分析:
1.拉长声,由弱至强。如《红灯记》中李玉和在唱完[回龙]、[慢板]、[原板]之后的最后一句“………勇往直前”中的“勇往”,“往”字特别长,由弱至强,大约要唱19板之多,此时一定“叫好”,因为观众为演员“气息”之长度而感动!
2.第二种办法是“冒高音”。如《智取威虎山》中小常宝唱的[二黄原板]垛句中“恨不得生翅膀,持猎枪,飞上山冈,杀尽豺狼”一句中“豺狼”的“狼”字音域极高,使人感到痛快淋漓!再如《红灯记》中铁梅唱[西皮原板]的最后一句“应该挑上这八百斤”的“斤”字也是冒高音,是旦角京剧唱法中的最高音了,此时一定会“叫好”。
3.顿音的使用。一般地说,“叫好”的方法基本上是以上这两种,但由于时代的变化,观众非常喜欢听节奏的对比和快、慢顿音的使用,我在舞台实践中及观摩他人的演唱中已发现了观众审美情趣上的微妙变化。他们已经不满足早年京剧演唱中老先生常常强调的“要唱得圆”这个标准了。因为这“圆”中也含着“原节奏”、“原音量”的无变化状态(“圆”的说法:原来的含意有字咬得“头、腹、尾”到位的“圆”,发声音色漂亮的“圆”,再就是原节奏、少变化,所谓“流畅”的“圆”)。
应当说,比较准确的做法,是除了上述的“圆”以外,比较强调某些重点词、重点句、重点大腔的节奏对比变化,一味地“原节奏”已被叫做“无处理”、“唱得太水了”…… 那么,如何体现节奏变化呢?如:“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的尾腔,必须强调一些“慢速顿音”唱法,不能滑着唱,而要顿着唱,才显得有力度、有顿挫、有结束感。再如:《红楼二尤》中尤二姐唱的[二黄慢板]“鸳鸯剑断送了手足性命”的尾腔中,必须做到“尾腔大搬尺寸,顿音短促而强化”,才有可能达到“语气、情绪、人物一体化”的境界,也才能够叫好!
4.演唱中的“颗粒感”处理。“颗粒感”处理使用的是“快速顿音”,唱得流畅时,犹如“珠落玉盘,颗颗见响”,需要特殊的训练,才能做到。如:我演唱的《金玉奴·洞房》一折中,“要把这,嫌贫爱富、薄情无义、冤仇血债算一个清”一句的尾腔中,就用了“快速顿音”的唱法,效果极其好!再如,我在新编的《陈三两》中,两次运用了“快速顿音”唱法,观众也是反映强烈,[西皮原板]中“圣明君,慧眼识才点精英”的尾腔,经过这样处理特别的醒脾突出。尤其在大段的[反二黄]的最后一句“恨在我的心”大约用了三小节的“快速顿音”唱法,台底下都炸了!尽管这是第一次公开演出,台词还有些生疏,但由于技巧的使用得当,并比较了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愉悦标准,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此,我想是有必要奉献出来,供大家共同参考的!
在“叫好”的方法中,预示信号、眼神角度、尾腔的末一个音有力度,加上手势、眼神的独特处理,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不少40岁上下的演员如今尚未掌握。把极好的唱腔结构给唱散了,一个多余的气口,也会把完整的旋律给破坏了。因为,实际上观众是在台下与你共享节奏,进行“三度创作”和“愉悦共鸣”的!由于你的无知,进行了自我破坏,也使观众泄了气。所以这个“好”,就叫不下来了。所以“叫好”是一种技法运用,也是“悟性”高度的一种具体体现。怎么能说“叫好”很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