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黑海与太平洋:俄罗斯为何对出海口如此执着?

俄罗斯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邻国之一了,那么这个国家的历史并不长,在公元862年,东斯拉夫人部落请求维京人留里克到诺夫哥罗德,为其建立统一秩序,自此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留里克王朝建立。也就是说,俄罗斯人是被一个维京人统一起来的,俄罗斯人在建国之初,邀请了一个北欧人来做国王。

那么在公元862年之前,东欧地方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信史的,人类文明从近东发源,最长的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而俄罗斯只有一千多年历史。再往前,只有英语里“斯拉夫”这一词汇的含义或许可以说明问题,这一词汇在俄语里是“勇敢”的意思,但在拉丁语系里,它的含义是“奴隶”,也说明了斯拉夫人最早是欧洲蛮族,罗马帝国的奴隶来源之一。

大体上,来自北欧的维京商人和海盗在东欧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流域建立了一系列的城邦和殖民地,后来维京人留里克三兄弟统一了东斯拉夫人各部落,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时候的基辅罗斯是一个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一个面积大约在200万平方公里的中等国家,内部非常松散,由各公国分治。他们和东罗马帝国关系密切,本来属于新兴之国,可以建立很好的文明,可是在13世纪,蒙古人来了。

基辅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前身

蒙古西征打断了基辅罗斯的独立文明进程,从此沿着乌克兰中部,斯拉夫人被分成两部分,东半部的罗斯人脱离既定的欧洲文明轨道长达两百余年,钦察汗国统治着东欧和南俄草原,俄罗斯人开始将“凯撒”也就是沙皇这一原本是拜占庭皇帝使用的称呼,加到蒙古可汗的头上,两百年的蒙古统治,使俄罗斯人的性格发生了变化,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历史开始分离。

如果你今天到乌克兰,你会发现公元862年建国这一历史,乌克兰会认为这是自己的历史,而俄罗斯的历史,会被往后推数百年,直到拜占庭帝国灭亡,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公主开始,俄罗斯历史才没有争议。

奠定俄罗斯基业的伊凡三世

所以俄罗斯真正的起源在蒙古统治下的莫斯科公国,这一公国在蒙古人退走之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1533年,莫斯科公国统一罗斯各部,而伊凡四世在1547年加冕为沙皇的时候,当时的俄罗斯北邻白海和巴伦支海,但当时还没有摩尔曼斯克,同时北冰洋有着几乎是永久封冻,此时的俄国在波罗的海和黑海都没有出海口,基本上算是一个内陆国家。

来自欧洲的记忆始终影响着俄罗斯人,由于历史上被游牧民族入侵,俄罗斯认为自身充当欧洲文明屏障而付出了发展机会被摧残的代价,因而急切希望重新融入欧洲,以求得到补偿。再加上拜占庭公主为俄罗斯带来了东罗马帝国的法理,出于情感和野心的双重需要,俄罗斯认为自己有使命去“解放”同是被游牧民族土耳其人占领的君士坦丁堡。于是,一场长达五百年的扩张之路就此展开。

拜占庭公主索菲娅·帕列奥罗格

而这场扩张之路的起因,竟是因为这样一个被蒙古统治过的内陆国家寻找海洋。

因为,找到了海洋,俄罗斯就能够融入欧洲,也能够“收复”君士坦丁堡。至于后来所说的大幅扩张以抵消自身平原广布缺乏天险的国防地理缺陷,则根本是后期倒果为因的说法。

为此,伊凡四世和所有邻国开战,重点是立沃尼亚战争,打了25年,只为打通波罗的海,但是俄国经此一战,损失惨重,一无所获,可谓血本无归。

伊凡雷帝

伊凡四世向西不成,只得向东进发,但西伯利亚无法获得出海口。

直到彼得大帝时期,经过了改革的俄国越战越勇,继续开战,为了战胜当时控制波罗的海的强国瑞典,打了21年的大北方战争,终于打通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获得了一片短短的海岸线。

而直到1768年,叶卡捷琳娜大帝才从土耳其手中夺得了黑海出海口,占领了黑海北岸地区。此时的俄罗斯已经是陆地第一大国,但是在海洋方面,所获仍然有限。整个北冰洋和太平洋沿岸,竟没有什么可以使用的海岸线。

大北方战争形势图

后来的沙皇尼古拉一世终于将奥斯曼帝国逼到了死胡同,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君士坦丁堡的时候,却被英法两国从中作梗,为制止俄国独霸近东,英法联军不惜联合奥斯曼帝国,对俄开战,俄国此战弹尽粮绝,反向土耳其割地,沙皇羞愤自杀,只是因为西欧对于俄国的恐惧大于对土耳其的恐惧。

向西扩张受挫的俄国调头向东,在中亚大幅扩张,但亚洲太大,占领了中亚的俄国要想染指印度,已是强弩之末。最终在阿富汗被英国所阻止。

俄国继续向东,在远东寻找出海口和不冻港。1860年-1864年间,俄国趁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无暇北顾之机,强行占领中国东北100余万平方公里领土,获得了海参崴港口。但这个港口冬天封冻三个月,俄国军舰在这里,冬天来临之前必须到日本或者美国的港口寻求暂避,不然就得冻在港里。

远东距离俄国核心地带太过遥远,为与日本争夺东北的大连、旅顺不冻港,俄国舰队从波罗的海出发,经过日德兰海峡、北海与英吉利海峡,由于船只过大不能走苏伊士运河,所以只好绕道南非好望角,然后进入印度洋,从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之后进入东海,此时由于时间周期过长,旅顺已经被日军占领。

对马海战间接导致了沙俄帝国的覆灭

而筋疲力尽的俄国舰队遭遇埋伏,几乎全军覆没。日俄战争的失败使沙皇俄国摇摇欲坠,而为了力挽败局,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试图彻底肢解奥斯曼帝国,自己却终究没有撑到那一天,先于奥斯曼帝国而亡。

在苏联时期,俄罗斯的扩张也遵循同一个逻辑,即寻找出海口。在1945年,这一目标最为接近。此时的华约各国已经被苏联实际控制,东德最远的海岸线距离北海已是咫尺之遥,黑海的几乎九成海域都被掌握,而芬兰的汉科港口也已被苏联控制,虽然与南斯拉夫关系发生摩擦,但地中海的边际终于不再遥远。在远东,千岛群岛的完全控制也让俄国的太平洋出海口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

红色部分和名为中立国的芬兰都是苏联势力范围

此时的苏联有四大舰队,即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还有一个内湖作战的里海舰队。从舰队名字上来看,这个国家距离大西洋真是相当遥远,从波罗的海出海会受到英国封锁,从黑海出海会受到土耳其封锁,君士坦丁堡至今还在土耳其人手上,从千岛群岛出海纬度过高,在太平洋经常被边缘化,摩尔曼斯克虽好,但位置过于偏远。

之后发生的事情每个人都很熟悉,为了寻找印度洋出海口,勃列日涅夫攻打阿富汗,并在世界各地扩张势力,其扩张范围远远超出俄罗斯国家所能承受的极限范围,终致国家解体,俄罗斯千年基业毁于一旦,一夜倒退回彼得大帝时代。

今天的俄罗斯出海口

实际上,印度洋过于向南,太平洋过于往东,都不适合俄罗斯。俄罗斯若要达成比较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将北欧、中欧和低地三国收入囊中,并攻占君士坦丁堡和整个巴尔干,但是这样的一个态势,远远超出俄罗斯的国力允许范围。

不要说东德,就是整个德国,北海的不莱梅港一被封锁,德国军舰照样出不去,更不要说还在波罗的海的基尔港。别看西欧和北欧的航海业那么发达,实际上从中欧西部的德国开始,被封锁在内陆都是家常便饭,更别说俄国连东欧都不好冲出去。

都说俄罗斯嗜好领土,拼命扩张,实际上它的扩张除了西伯利亚之外基本上就是找几个出海口,找来找去也没出去波罗的海。

而这反映了俄罗斯人的矛盾心理:自己到底还是一个欧洲国家,却因为两百余年的蒙古统治,到底找不到通往大西洋的去路,造成了今天的俄罗斯矛盾、纠结的心理,诸如“欧亚洲”之类的尴尬词汇,或许是这一矛盾心理最直观的体现。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