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智慧的父母

“放假,和娃儿的战争即将开始,时而母慈子孝,连搂带抱!时而鸡飞狗跳,乌嗷喊叫!前一秒如漆似胶,后一秒叮咣就削!我们给孩子的爱,就像是“新贵妃醉酒”里的那句:爱恨就在一瞬间。亲生的,都悠着点削”

网络上传着这样的段子,许多人跟进转发,看来是说出了很多人的现状,也说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孩子放假,本来是件高兴的事,可是,没过几天怎么就让人高兴不起来了呢?

列列孩子的“劣迹”,恐怕要有一大堆:没完没了地看电视、玩游戏;整天抱着手机,啥也不干,整天不知和谁说得热热乎乎,可是和你就没有话说;晚上不睡,早上不起,饭也不按时吃;要么整天不出门,要么出去了就不知道回来;书也不看,作业也不做……

这时候,又会发出这样的慨叹:不回来,想;回来了,烦。还不如赶快回到学校去,或是找个补习的地方,眼不见,心不烦。

怎么会这样呢?做父母的,真的该好好想想了。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做父母的成长的过程,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不足,是不是家长本身也有,或是家长的教育与帮助不够到位。不要一味地抱怨孩子不听话,听话,已经不是评价孩子的最佳标准了。传统意义上的听话,现在看来倒是孩子没有自己的主见,惟家长的要求是听,这样的孩子很难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那些看起来不听话的孩子,从另一个层面理解,或许就是对家长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的反对,而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这本身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做家长的,应该从孩子的反应上,及时判断出问题的所在,这样才能摸准孩子的需求,跟上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孩子自然就会高兴地接受,不再惹你生气了。

漫长的一个暑假,可以和孩子一起好好做个计划,在计划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不要想当然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在孩子身上,弄得孩子不高兴,而自己又觉得出力不讨好,到最后,又落到孩子“不听话”上了。

可以计划一次适当的旅行,帮孩子调整一下疲累的身心。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的过程也是开阔视野的过程,异域的风俗人情、地理特征,都能增长见识,这些是课本上知识的很好的补充。当然,要做好孩子旅行过程中的陪伴和指导,不要做一个“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区就拍照,问起来什么也不知道”的普通的游客。旅行前,可以和孩子一起多做一些功课,了解一些要去的地方的地理和人文信息,还有风俗习惯、特色物品,包括特色小吃等等,做个有文化的旅行者。旅途中看到的古迹,要多了解一些来龙去脉,相关的人物典故,建筑特色还有楹联内容等等,那些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是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的宝藏。

可以一起读几本书,读书的意义都懂,但很多人坚持不下来,或是不能选择合适的书来读。不要只要求孩子读书,而自己整天喝酒打牌玩手机,要做孩子的榜样,不然,就不要怪孩子“不听话”,其实,那就是你自己的模样。可以给孩子推荐书目,也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可以和孩子共同读。阅读的过程,可以多一些交流,听听孩子的读书体会,也把自己的理解分享给孩子,不要过多地否定孩子的看法,更不要把自己的理解武断地传递给孩子,要学会做个倾听者,这样才能更多地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世界。

鼓励孩子做些合适的社会活动,适当地融入到生活和社会中,同样能够丰富孩子的阅历,不要担心他们做不好,要给他们留出出错的空间,有了经历,才能长大。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和帮助,有些需要孩子自己来抗,有些需要自己来拉一把,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些,真的能考验为父母的智慧。

为人父母不容易,但是为人父母是上天的恩赐,孩子的成长时时处处都有父母的心血,不要以为一味地付出就是对孩子的爱,要学会理解、尊重、陪伴,也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真正能成为孩子的表率。学会做个有智慧的父母,让孩子有一个幸福成长的空间,也让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