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新作品: “土与火的艺术” 一一探访舒城县缸窑村;摄影:李爱新

上图:摄影家杨子龙先生和舒城县枣林陶瓷有限公司苏少柱厂长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土与火的艺术”

一一探访舒城县缸窑村

作者、摄影|李爱新 主编|幽梦静美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中国瓷器的生产距今己有11700多年历史。安徽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作为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安徽陶瓷发展也占有重要地位,其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书写着它独有的光辉篇章!
纵观中国陶瓷史,“汝、官、哥、钓、定”五大名窑如雷贯耳,其珍品以极高的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现代人都知道安徽界首的彩陶,而舒城县南港镇缸窑村的粗陶制品却鲜为人知。
缸窑村位于安徽舒城县南港镇,南港至春秋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属淮河流域丘陵地区。山地面积大,林业资源丰富,盛产板栗、油茶和茶叶等。缸窑村制陶历史悠久,1973年在南港乡北风岭的汉墓群中发掘出大量的陶器,经有关部门鉴定,确为本县缸窑产品。说明早在汉代,缸窑村便开始建窑烧制粗陶产品,历代承袭。
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所言,陶瓷乃“水火既济而土合”,可谓土与火的艺术。土,遍及各地,为万物之本;火,焚朽催新,视自然之魂。土火交融,烧结成器,供人实用,还可观赏。舒城县陶土资源丰富,尤以南港缸窑的红心夹白陶土质量最佳,配以龙窑之火,传统手工烧制。产品丰富多样,造型精美,制作精细,美观实用。
近期在安徽经济频道《第一时间》栏目中偶尔看到介绍缸窑村制陶技艺后,便相约摄影家杨子龙先生一起来到缸窑村探访。
当我们驱车抵达缸窑村时,经打听才来到离村委会不远的,这家署名为舒城县枣林陶瓷有限公司探访,受到苏少柱厂长的热情接待。
这是一座占地约有十余亩的古缸窑作坊,背靠山坡,龙窑横卧在山坡上。两排原始低矮破旧的老屋作坊分列在院子西北两面,院子里堆满了各种缸、盆、碟等粗陶用品,四周风景秀丽,菜花飘香。此时的作坊里竟没有人在干活,显得冷冷清清。当我们在苏厂长的引领下走进作坊里面时,陈旧略显腐朽的木结构,斑驳的土墙,结满的蜘网,昏暗的光线和古老陈旧传统的手工操作工具等,无不向我们展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诉说着岁月沦桑。
我们和苏厂长边参观边互相交流着。在交流中得知,这座缸窑作坊及山坡上的龙窑,自清代建窑以来至今己有三百多年历史了。早期的制陶技艺都是祖传的,自他家祖辈接管该窑,到他这辈己经是第四代了。该窑一直从事大小水缸、瓦罐、炭盆、泡菜坛、洋锅、窑碟及酒壶等生产,都是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那个时候的缸窑村家家户户都以做粗陶制品为主,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生意十分红火。
苏厂长还向我们简单介绍粗陶制作工艺的流程,其大致分为:取土、制胚、上釉及上龙窑烧制等。尤其是烧窑的温度,必须要控制在1000~1200度之间,出窑时间一般在7天左右。
缸窑,顾名思义,产缸的窑地。这厚重的乡土产出的不仅是缸,还有其它人们的生活常用陶制品。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今粗陶制品己成为了一种怀旧的记忆,只偶尔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与景德镇烧制的精美瓷器相比,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销路有限,人工成本高,年轻人己不愿继承这门手艺,有这门手艺的老人逐渐减少,也越来越做不动了。现在的缸窑村,也就剩下唯一这家还在传承古老手艺的缸窑作坊了。苏厂长说的这,便深深地长叹一声。
他告诉我们,现在让他忧虑的是,制陶技艺虽然代代相传沿袭下来,担心后继无人问津,怕若干年后也许会变成传说。所以他要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知难而进,虽然生产的一些产品不赚钱,但作为这门手艺的传承人也会乐此不彼。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努力,依靠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加上其精湛的手艺,把好质量关。努力研发新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诚信经营,扩张市场销路,现己将产品主销到湖北、安庆、肥西、肥东、庐江、贵池等地,普受欢迎,提高了市场知名度。近两年来,慕名前来这里采风写生拍照的艺术家们络绎不绝,著名雕刻家黄镇先生曾多次前来进行艺术创作。2020年7月其缸窑粗陶制作技艺,荣获六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我们问到今天作坊里怎不见工人干活,苏厂长回答说,现在气温低,还不具备能开工的时候。
苏厂长又告诉我们,今年政府为保护缸窑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投资在其缸窑作坊基础进行改造,建立一个缸窑手工作坊实践基地,吸引广大游客及艺术家们前来采风写生,参观学习。目前己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期待缸窑的春天尽快到来。
在最后参观完山坡上的龙窑后己经过一个多小时。临别时,摄影家杨子龙先生和苏少柱厂长达成共识,为更好的发扬缸窑这门传统技艺,将在这里建立一个摄影创作基地,欢迎广大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拍摄。
下附作家简介:

诗韵依依签约作家风采 : 李爱新,望湖精舍主人。安徽合肥人,业余爱好书画、摄影,读书,尤爱中国传统文化。

作家期精彩
作品不断添加中......
李爱新作品:书 房 随 感
李爱新作品:禅 茶 一 味
李爱新作品:诗 词 一 组
李爱新作品:溶 洞 探 险
李爱新作品:国 庆 抒 怀
李爱新作品:山 村 晨 曦
李爱新作品:雨中的秋浦河
李爱新作品:回忆有录像厅的那个年代
李爱新作品:精耕自有豐收日,時光不負苦心人 —— 記己故著名書法家閻梓昭先生
李爱新作品:助教植物园拍荷花
李爱新作品:“三飨一宅”美食博物馆
李爱新作品:为庐剧《等不到今生等来世》拍试妆定型照后记
李爱新作品:致敬环卫工人
李爱新作品 : 浅 析 “元旦”

李爱新作品:参观苏家埠战役纪念园

李爱新作品:徽州西溪南与《金瓶梅》

李爱新作品:舌尖上的美味——走进秋浦河农家饭店

李爱新作品:观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有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