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流派:新浪潮与左岸派
一、巴赞及其长镜头电影理论
巴赞
1951年,巴赞与瓦尔罗泽创办《电影手册》,聚集了特吕弗、戈达尔、夏布罗尔、李维特、罗曼等一群年轻批评家,他们后来成为“新浪潮”的主要导演,也被称为“电影手册派”。
巴赞是电影史研究、电影理论研究和电影批评研究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电影思想主要体现在四卷本的论文《电影是什么》上。
首先,巴赞展开了关于电影本体的思考,主要包括三个内容:
一、影像的逼真性;
二、电影时空的完整性;
三、影像与现实的被摄对象的同一性。
其次,巴赞对电影的现实性展开了讨论,他认为电影对现实世界的忠实不仅保留了现实的真实原貌,而且保留了现实世界的多义性和复杂性。他所谓的现实具有两方面含义:
一、指影片表达层面上形成成分所具有的现实性;
二、社会学意义的现实性,指有关表现内容主题的现实性。
再次,巴赞认为电影中的景深镜头和长镜头是再现现实艺术的最好技法。他认为景深镜头和长镜头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镜头和景深镜头可以避免限制观众的知觉过程,保持“透明”和多义的真实;
二、长镜头可以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件的实际联系;
三、连续性拍摄的镜头体现了现代电影的叙事原则,更具有真实感。
二、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
“新浪潮”
“新浪潮”指1958-1961年间,法国影坛一批青年人第一次执导的影片。
其中,1958年是诞生年,出现了特吕弗拍摄的《淘气鬼》、夏布罗尔拍摄的《漂亮的塞尔其》两部处女作。1959年是幸福年,特吕弗的《四百击》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60年是高峰年。1961年时没落年。1962年是危机年,除戈达尔的《如此生活》没有什么其它有影响力的作品。
特吕弗处女座《四百击》
让·吕克·戈达尔
让·吕克·戈达尔
代表作品《筋疲力尽》
夏布罗尔
夏布罗尔《表兄弟》
新浪潮电影的意义:
1、它是一次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他们反对好莱坞的影片制作方式,将电影作为表现自我的手段,实行“导演中心制”,呼吁“拍电影就是写作”。
2、确立了电影个人风格的地位。
3、与20年代先锋派相比,他们的反传统较有分寸,他们关注艺术和现实及现实中的人的关系。
4、在电影语言和电影形式的革新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左岸派”
在法国“新浪潮”兴起的同时,另有一批聚集在塞纳河左岸的力求创新的电影艺术家,被称为“左岸派”。左岸派是一个松散的艺术团体,成员多为中年人,他们对“人”的精神发展感兴趣,强调文学表达方式的电影化手法。主要成员有阿仑·雷乃、玛格丽特·杜拉斯等。
代表作品有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和亨利科尔皮的《长别离》 。
阿仑·雷乃
《广岛之恋》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特点:
1、题材围绕两个基本的轴:一是错综复杂的表现时间;一是对人的精神作用加以探索。
2、从不改编文学作品,而通常由文学家们创作出非常文学化的剧本。
3、把重点放在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上,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