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甘肃之名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西夏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自古甘肃便是中外贸易交通之要塞,其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国接壤,为此此地从来都是兵家兵家必争之地,亦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先秦时,中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尔雅·释地》载:“河西曰雍州”。 河西走廊是中国境内十分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都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又地处黄河之西,被称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东西长约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西汉时期,河西走廊是匈奴的活动区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便是在这里被匈奴虏获,后霍去病大败匈奴打通了河西走廊,自此西北要塞咽喉之道得以畅通无阻,由此开启了丝绸之路的序章。
“河西走廊”不仅是经济命脉,也是“文化长廊”,更是两汉时期佛教东传的要道,甘肃是中国供奉释迦牟尼佛佛祖舍利最多之地,而这些佛祖舍利全部在河西走廊。除此之外,河西走廊还留存了大量石窟群,如: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瓜州榆林窟,敦煌莫高窟……为此,河西走廊又被人们称为“石窟艺术走廊”,最富盛名的是位于甘肃天水东南麦积山上中外驰名的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为我国著名石窟之一,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誉,与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并称为四大石窟。麦积山山高142米,但因孤峰而起形如麦垛,被称为麦积山。据记载,麦积山石窟始凿于16国晚期的后秦时期(公元384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石窟凿山而修,转崖为阁,千崖万像。北魏时期就开凿达100多所,佛造像就已达万记。自后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都在麦积山有所建造。麦积山建窟后,经历了12个朝代,遭受过八次大地震,六次水灾,到今还留存近221洞窟和八座北朝时期的崖阁,四世纪以来的大小造像就有7000多尊,石刻造像47尊,壁画1300余平方米,其中泥塑造像以精巧细腻、形象优美,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于世。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为后世留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说的正是麦积山石窟的特色。由于麦积山的石质松散,不易精雕,为此其以精美的泥塑著称,大部分都是泥塑彩妆。这些佛造像大的有15米之高,小的仅有20多厘米,有可以突出墙面的高浮塑,有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也有黏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体现了千年来的各个时代的雕塑特色,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塑像的形体和服饰日趋体现出汉民族的特色,逐步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强烈的民族意识扑面而来。
北魏人郦道元《水经注》卷二“河水”条记曰:“河峡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五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藏古书五笥。”炳灵寺石窟是我国著名的第五大石窟,也是佛教东传过程中丝绸之路黄河段的重要历史遗迹,它位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汉前积石山地域为羌人聚居地,北魏前此窟称“唐述窟”,即羌语“鬼窟”之音译。《大平御览》这样记载:“唐述窟,在郡之龙支谷,彼人亦罕有至者。其窟内有物,状似金书卷,因谓之精岩。岩内时有神人往返,盖古仙所居耳,羌胡惧而莫敢近,又谓鬼为唐述,故指此为唐述窟”。 西秦、北魏、唐代和明代是炳灵寺最为兴盛的四个历史阶段。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炳灵寺石窟开始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层。唐代,唐述山已成为佛教丛林,改称灵岩寺,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炳灵寺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以下寺最为壮观。石窟主要分布在长200米、高60米的悬崖峭壁。现存窟、龛是196个,石佛雕像694身,泥塑82身,壁面900多平方米。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在炳灵寺众多的洞窟中,历史最为久远的,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坐西面东的169号窟,现叫“天桥洞”,是炳灵寺石窟的精华所在,是炳灵寺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它坐落于窟群北端唐代大佛的上方,距地面50多米,原为一个宽26.75米,高15米,深19米的天然石洞;窟内现存佛龛24个。西秦时期的石窟主要有169、192和195窟,在这一时期的造像上有明显的西域的佛教艺术风格特色。北魏时期的石窟主要以126、128、132等窟为代表,展现的是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中原佛教艺术风格。而北周至隋代的造像从北魏细颈细腰、秀骨清像转型演变为形体丰满、挺拔秀美的造型风格,造像大多比例匀称,造型丰满,动作舒展,具有纯厚的造型感。由于元、明以来密宗画的刷新和重制,隋代的壁画保存下来并不多,主要有8窟南北壁的供养菩萨画像。造像风潮到了佛教兴盛的唐代再次兴起,炳灵寺石窟的开凿进入第二个飞速发展阶段,开窟造像之风达到了全盛时期,有20窟113龛。窟龛中的造像组合多为一佛、二菩萨或四菩萨、二天王,造像审美极具大唐风骨,突出强调健康的丰腴之美,佛与菩萨面相丰满,双眉细而弯,双眼细长,鼻骨高隆,唇厚而方;十分注重形象动态的节奏,身材与体态都趋于理想化的美感,可以说是对人体形象自然美感的典型概括,特别是佛像肌肤表现上可以感受到内在的生命力,如颈部刻三道纹,雕凿手法纯熟,气质饱满,充满了生命力。另外,炳灵寺洞窟中的塔形佛龛是印度式风格,这在我国其他石窟中比较少见。炳灵寺以石窟闻名于世,而在炳灵寺的周围,原来还有丝绸之路南路上极为重要的“天下第一桥”遗址。据载,“天下第一桥”始建于西秦,毁于西夏。
宗教石窟与城市关塞是丝绸之路甘肃段的特色,而关塞从来一直都诗人笔下久唱不绝的题材,边塞诗人王昌龄有诗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孤城便是锁阳城。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的锁阳城遗址亦称“瓜州古城”“苦峪城”,地处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昌马冲积扇西缘,是集锁阳城遗址、农业灌溉渠系遗迹、锁阳城墓葬群和塔尔寺遗址等为一体的古文化遗存地,保存着我国最完好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烽燧信息传递系统和和农业灌溉水利体系。锁阳其实为一种形似红萝卜,味美甘甜的野生寄生植物,相传锁阳救过薛仁贵大军,由此“苦峪城”改名为锁阳城。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锁阳城是人类开展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典型保障性城址,它是人类对荒漠戈壁自然环境的依托、利用和改造,锁阳城的兴衰与丝路沿线的商贸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唐代是丝绸之路繁荣鼎盛的时期,在丝绸之路东段,大漠南北与西域各国都修造很多通往“丝绸之路”的支线,这些支线被称为“参天可汗道(天可汗指唐太宗)”。锁阳城遗址年代正是在公元7—13世纪期间,原为瓜州城故址,因盛产蜜瓜而得名,是隋唐西夏时期州郡一级城址中的典型代表。遗址占地80万平方米,是我国西部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隋、唐、西夏时期的古城之一。遗址居于阡陌纵横的古绿洲中心,是古代丝绸之路河西走廊西端雄踞于肃州和沙洲之间,北通伊吾、北庭的重镇,是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通枢纽,岑参有诗:“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在《锁阳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中》,锁阳城被分为内城、外城、羊马城、隋玉门关和土牢五个部分。内城面积28万平方米,分为东城和西城,东城小,西城大;东城是官府所在地,西城是各类手工作坊及街道房屋的分布区和军队的驻防区。城墙夯土版筑,四角有角墩;城内留有大量土台、房屋及其它建筑物遗迹,陶片、铜币随处可见。羊马城是我国古代城邑建筑中特有的军防设施,筑于主垣与护城壕之间。锁阳城墙垣的近侧有羊马城残迹,内城、外城双重城墙,外城与内城之间的“羊马城”以及墙体上的瓮城、马面、角墩等防御设施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城市防御体系,是河西走廊边疆城市的防御特征,是人类在长距离交通和交流条件下的防御和安全体系的突出例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考古价值。回首千年,锁阳城曾是东西方交通要塞、商贸之城,曾处绿洲中心,但如今却仅剩大漠孤烟之景。分布在锁阳城城址周边约 6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的古垦区和古渠道遗迹,保存了完好的古代灌溉网络体系,包括疏浚工程、拦水坝、干渠、支渠、斗渠、毛渠等各项设施,是我国古绿洲沙漠化演进过程当中的典型标本,对于今天绿洲地区的开发建设及沙漠化的防治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锁阳城遗址规模庞大的墓葬群内所出土的唐代丝绸、骆驼、胡人俑、瓷器等文物为锁阳城当年繁盛的商贸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物证,也佐证了锁阳城曾经发达的农业形态和丰富的社会生活。锁阳城的象征和标志性建筑物是一座残高约18米的烽火台,下面是用夯土,上面是用土坯垒砌而成的。
悬泉置遗址地处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部与瓜州两市县交界处,是丝绸之路发展繁荣乃至鼎盛时期的重要载体。 1987年首次发现的悬泉置遗址,因遗址南通悬泉谷悬泉水,而出土竹简上书“悬泉置”三字而定名。该遗址是汉帝国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设立在河廊地区的重要站址。出土简文记载,西汉武帝时称“悬泉亭”,昭帝时期改称“悬泉置”,东汉后期又改称“悬泉邮”,魏晋时曾废弃。唐以后复称“悬泉驿”,宋以后又废置。悬泉置遗址是一座门朝东的方形小城堡,四周为高大的院墙,边长50米,西南角设突出坞体的角楼。坞墙系用长、宽、厚约40、20、11厘米的土坯垒砌而成。坞内依西壁、北壁建有不同时期的土坯墙体平房3组12间(内含一个套间),为住宿区;东、北侧为办公区房舍;西南角、北部有马厩3间;坞外西南部建有一组长约50米,呈南北向的马厩3间。坞外西部为废物堆积区。“置”即驿站,该名在唐代仍在沿用,宋以后渐废,悬泉置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各种邮件和信息,迎送过往使者官吏、公务人员和外国宾客。悬泉置遗址存分布面积达22500平方米,考古发面积4675平方米,遗址包含汉代悬泉置的完整建筑詳落遗迹(包含坞堡、马嚴、房及培外属建筑等),西北角压有旨时期烽遗址,北墙北侧约20米处留有汉代古道遗迹。作为保存至今的珍贵汉代驿站遗址,悬泉置遗址格局完整,出土大量双文简楼文书,不仅记载了汉帝国大型交通保障体系中的邮驿制度,见证了其对丝之路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保障。悬泉置遗址的遗存保存完好,出土遗物丰富,已发掘出土的各类遗物达17650多件,其中内涵丰富的简牍即达1.5万余枚。其中,有明确层位和准确纪年简犊共存关系的西汉宣——哀帝时期(公元前73年一前1年)书写墨迹的麻质字纸的出土,这一发现对传统的东汉蔡伦造纸说无疑是重大的突破,大量西汉汉、宣时期麻纸的出土,证明了早在西汉时期纸已做为书写工具在西北边郡地区广泛使用。悬泉置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汉晋驿站的结构、形制和布局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与之相联系的大量简牍及其它各类遗物为后人了解汉代邮驿制度及西北边郡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
“新栽杨柳三千棵,引得春风度玉关。”丝绸之路前身为玉石之路,历史更为悠久,大约从6000多年开始,“玉石之路”就开始了和田玉的贸易之旅,从新疆和田、昆仑山一带向东西两侧延展,向东经甘肃、宁夏、山西入河南,向西经乌兹别克斯坦到地中海及沿岸国家。一提起玉门关,人们就会想起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来。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城西北90公里的戈壁滩上,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也正因如此“丝绸之路”也被称作“玉石之路”。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玉门关与阳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中原与西域交通必须取道,两关皆设都尉治所,是中央政府重要的屯兵之地,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史载,为抗御匈奴,隔绝羌、胡,联络西域各国,开辟东、西交通,汉武帝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分段修筑障塞烽燧。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由令居(今甘肃省永登县)筑塞至酒泉(今甘肃省酒泉市),元封四年(前107),由酒泉筑塞至玉门关。王莽末年,西域断绝,玉门关关闭,汉塞随之废弃。东汉初,西域大道北移,后坑以西的塞墙再未复建,在小方盘城西侧新筑南北向塞墙,塞墙以南掘壕置“天田”(壕内平铺细沙,以检查越塞者的足迹),直至阳关(位于今敦煌西南的南湖乡)。玉门关是目前敦煌地区最古老的一座城池。它是开拓西域的前沿堡垒,又是丝绸之路通商口岸,负责征税、缉私、保护商旅的安全。。1907年4月,英国人斯坦因在小方盘城遗址发现了那枚标明“玉门都尉府”字样的汉简,认定这里就是玉门关所在地。1943年10月,考古学家夏鼐、阎文儒又在这里发掘出写有“酒泉玉门都尉”字样的汉简。此后,史学界认定这里就是汉代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