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华
王振华,原名王文麟,字振华,1899年生,南乐县古寺郎村人。早年就读于保定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应聘本县乡小教师和大名七师训育主任、校长。1927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创办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历任八路军抗战建国学院院长、北方大学教务长、晋冀鲁豫救济总署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平原省教育厅厅长、中央教育部工农教育司司长、中央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中国自然博物馆馆长等职。
1929年秋,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开始左右大名七师地下党组织的工作之后,王振华、谢台臣、晁哲甫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作了毫不妥协的斗争,同时也受到了不应有的打击和迫害。
1936年初,河北省政府主席冯治安,撤掉了把持大名七师三年之久的蓝衣社分子郭鸣鹤的校长职务,聘请王振华回七师任校长。王到校后即邀请当时在邢台师范任教的晃哲甫为教务主任。他与晁哲甫仍坚持谢台臣“以做为学”的教育方针,亲自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他们的带动下,学校形成了一种你尊我爱、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大大发扬了七师的优良校风。
1937年10月,大名、南乐、清丰相继沦陷。王振华同晁哲甫等携校款及教学仪器,南渡黄河。后经中共晋冀豫省委代表朱瑞介绍和刘子超合作,利用大名七师与大名十一中的校款,在晋城筹建了华北军政干部训练班。时有学员270人,学员经过训练后,奔赴抗日前线。
1938年2月,晋城失守,华北军政干部训练班转移到山西陵川,改华干训练班为训练所。王振华以训练所副所长名义负责全面工作。同年5月,王振华被调到太行,任八路军抗战建国学院教育长。为了招收学员,他几次深入敌后,四处奔走,圆满地完成了招生计划。
学院开学后,各项工作虽已准备就绪,但由于战争原因,学校频繁流动,教材课本的印刷成了一大难题。在当时缺资金、少设备的情况下,王振华又挑起了筹办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的重任。他曾冒着危险到敌占区——太原、临汾、邯郸、安阳等地,通过关系,搞到一些印刷机器配件,设法运到解放区。1938年10月,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建成,王振华任社长。该社曾编印了很有影响的教科书《战时读本》。这个出版社后来与《新华日报》华北版合并,改为新华日报的丛书编辑部,归属中共北方局领导。
1940年初,王振华任八路军抗战学院院长。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王振华又到延安抗大学习教学经验。他到学生中进行调查,到有经验的教师中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然后修订学院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质量得到新的提高。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央北方局调王振华任华北大学教务长。他无私忘我地努力工作,以学校作战场,为党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和知识分子。
解放战争后期,王振华又调晋冀鲁豫救济总署任秘书长,开展接受外援及救济物资的分配工作。
1949年秋,平原省成立,王振华任教育厅厅长。王振华虽身为厅长,却从不搞任何特权,组织上要照顾他80岁高龄的老母亲吃小灶,他坚决不让,仍从大伙上给母亲买饭。为振兴民族教育,王振华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动员,把分配到平原省的各校大学毕业生大量地充实到了教育部门。他还以政治家的风度,团结大批党外知识分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搞好平原教育发挥作用。清丰县的李建勋、南乐县的魏明初都是学有专长、颇有名望的高级知识分子,过去一直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王振华了解到他们愿意参加革命工作,便聘请他们到省高等学校任教。
1952年,王振华调到中央教育部工农教育司任司长。当时,全国正大力开展扫盲教育,教育司的工作特别忙。他日夜操劳,最后竟累出病来,但他仍顽强地带病坚持工作。
1955年,王振华又调到中央文化部社会文化司任司长。不久,又到中国自然博物馆任馆长。20世纪60年代初,组织上为照顾他的身体,将他调到离家较近、工作较轻的北京文史馆工作。
1966年,文革开始时,王振华一直在病中,虽未受到揪斗,但也没有安稳度过。面对一些专案调查组的调查,有着40年党龄的王振华,党性原则很强,虽然在病中,亦绝不辱大节,坚持实事求是。他一次次回答来人说,我是共产党员,要为组织负责,对同志负责,是啥说啥,知啥说啥,不能以你所需而信口开河。他为一些老同志、老战友作了如实客观的证明。
1971年7月14日,王振华病逝于北京,终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