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汗过多之后
男孩子,15岁。
参加某公益活动10公里徒步走,出了大量汗,之后喝水也不解渴,一周后开始发高烧,家长想是不是徒步走累着了,然后带着孩子去输液3天后,还是发烧,之后来诊所。
首先孩子的鼻子上有个很大的红色的脓包,眼睛长了针眼,身上的皮肤很烫手,肺部隐隐的痛,有点恶心,会忽冷忽热一下,因为经常长口腔溃疡,我就看了他的牙龈,发现牙龈红肿,口渴嗓子干,喝了很多水都不解渴,胃里的水咣当咣当的还是会口渴,嘴唇很干,咳嗽,痰粘不容易吐出来。
舌质红,舌苔淡黄。
脉浮大滑。
他妈妈说孩子每次到春秋季节的时候容易鼻出血,每年都会5-7次。
处方:7天
吃了7天后,复诊,孩子的发烧、咳嗽、针眼等症状没有了,脸上的痘痘一下好了很多,再吃一次药,把脸上的痘痘去掉。
先分析一下病因:
不管是不是徒步走留下的后遗症,反正现在的症状就是,出了很多汗,导致体内津液大量丢失,引起了身体发烫,发烧等问题。
肌肉中的津液丢失了造成皮肤发烫,肺中的津液丢失造成肺部疼痛、咳嗽、吐黄痰。喝水很多也不解渴,说明胃中的津液丧失了很多,胃中化燥,人体自救引起口渴。
但是脉浮,说明外面有风寒,所以就是太阳和阳明合并,并且阳明经热会更多一点,那么处方就是外散风寒,内清里热。
里面的热去掉了,他脸上的痘痘,眼睛的针眼,口渴,嗓子干痛都会解掉,通过发汗的方式,外面的风寒会解掉,里热也会透发出来。
处方:葛根汤加麻杏石甘汤加黄连升麻汤。
这个病其实介乎于温病和温疟之间。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呕,白虎加桂枝汤汤主之。
可能有朋友会觉得为什么不是大青龙呢?
大青龙是外寒重内热轻,病没有大烦渴。
有朋友可能会问,有恶心那为什么不是柴胡症呢?
确实有点忽冷忽热和恶心的症状,但是这个是由于胃中失去津液过多,胃底津液包含有胆汁,引起化燥出现的症状,故不是纯粹的少阳的症状,简单来说是胃中太燥引起的。所以不用少阳的柴胡方。
反倒是看一下温疟的条辨,大有可能转变成温疟的趋势,所以处在着两个病之间的一个状态。
除了这些需要考虑之外,再就是这里面一个药的应用,麻黄,虽然已经失津过多,胃中水竭,但是期间输液补水了几天,所以尺脉不弱也不涩,故可以发汗。
那说了这么多,病因到底是什么呢?
中暑或者脱水或者出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