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见良将!这个县长用“丢乌纱”的政治风险,挽救了灾区46万人!
1
天酿的叫灾,人为的为祸,还有一个关键词,叫甩锅。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两次地震让国人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一次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震级8级;另一次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震级7.8级,均伤亡惨重。
我们今天在解密尘封的往事,回顾唐山地震时,在痛心中又带有一丝庆幸。因为有一个人口密集的县城,在地震发生前三天,就已经做到了全员撤离,倒了18万间房屋,却无一人伤亡。
这个县,叫青龙县。
青龙县能做到零伤亡的原因,是因为该县有个侠肝义胆的县委书记兼县长,甩爆了这两天火爆鸿星尔克的抗灾英雄。
他的名字叫冉广岐。
冉广岐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时,用自己的乌纱做筹码,冒着被扣上“乱政”的政治风险,不仅在地震的前四天向全县发出了“随时地震”的警报,还力排众议,果敢下令“全县不分老女老幼,一律日不闭户,夜不归宿”,为期10天的防震工作,并派出工作组监督落实,赌赢了全县46万人的性命,后来被媒体称为“唐山地震中的青龙奇迹”。
而冉广岐的名字,不像今天的鸿星尔克和韩红一样,被国人广为熟知,但青龙县人会永世铭记于心。
2
时间回到1976年7月中旬,当时的国家气象局有专家预测到7月下旬会有大地震,并在7月20日至22日召开了一次所涉震区的紧急防震会议。当时的地震专家汪成民预测,将要发生的地震圈定在7月22日至8月5日之间,震源划定为冀北(河北省北部张家口,承德和唐山一带),震级为6.0级以上。
但汪成民的观点,与当时的主流观点相违背。经过极其艰辛的努力,汪成民才获得以非官方个人观点的形式,将预测信息传达给与会部分代表。
7月24日,也就是唐山大地震发生的前4天,青龙县地震办王青春将汪成民教授的预测信息汇报给冉广岐。接到王青春的汇报后,冉广岐立即与两个副手召开了紧急会议,就两个问题进行了商讨:第一,县里向群众发布了临震信息如果不震,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罪名不轻,会担很大的责任;第二,县里不能直接发布临震的预报,需要逐级请示。而当天7月24日,已经是汪成民教授预测的临震时间范围,再层层请示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候如果擅自下达临震信息,对于“一把手”冉广歧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下达临震信息,就意味着青龙县委政府没有和上级在思想上保持一致,意味着否定了官方权威专家的结论,意味着不认可官方的权威通报。
下达临震信息,还意味着冉广歧需要在头顶的帽子和百姓的生命之间,做一个抉择。
最终,冉广歧选择了后者。
冉当时对两个副手说的原话是,“我们不做临震预报啥责任也不用担,啥毛病也没有,但性命攸关啊。这时候宁可信其有,万一真地震了呢,那么多人的性命,我将愧对这一方百姓一辈子。若预测不准,责任我一个人兜着,与你们无关,”
会后,冉广岐立即向全县发布了临震警报,并开展了为期10天的“日不闭户,夜不归宿”的防震工作。即要求群众白天不锁门,晚上不要回家睡觉,冉广岐自己还带头最先住进了帐篷。
7月25日,青龙县向县、公社、乡三级干部800多人作了震情报告,要求必须在26日之前将震情通知到每一个人。当晚,近百名干部十万火急地奔向各自所在的公社。
经过紧锣密鼓的周密部署,全县46万人全部进入紧张的临震预防状态,男女老少全部被赶到户外睡觉,学生在操场上课,商店搬入防震棚售货,机关单位改在防震棚办公,广播反复不断地介绍防震知识……
那些天,青龙县的干部集体出动,把预防地震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去做。
3
由于对汪成民的“个人观点”重视不足,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市发生了其历史上最严重的里氏7.8级大地震,唐山成为人间炼狱,24.2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7000多个家庭断门绝烟,4000多个孩子成了孤儿......
但在距离唐山100公里左右的青龙县,却创造了著名的“青龙奇迹”——人口稠密区面临浅源大地震,虽然房屋倒塌了18万间,但却无一人伤亡。
事实证明,只要防范及时,保障得力,天灾也不是没有办法防御的!
或许有人会想,如果今天的河南洪灾也能足够重视气象局的5次暴雨红色预警,那今天抗灾形势,绝对会天差地别。
但世间事,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其实冉广岐的做法并没有多么高深,其最核心的一条就是——有一颗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心,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看得比头上官帽更重。
一级政府的主官如果没有那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不会做出这样决策的。
这是什么问题?
是主观意识问题!是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到什么位置的问题!
4
凭想象,在擅自向全县下达临震警报后的那几天,冉广岐的心一定是既忐忑又不安的。
事后有人曾问冉广岐,“大地震爆发的那一刻,你在干嘛?”
冉广岐说,“那天我迷迷瞪瞪的想从帐篷出来撒泡尿,往唐山的方向一望,半拉天都是红的,像火烧的一样,跟着大地就开始摇晃,县委大院的石头墙就跟舞龙一样的乱摆,摆着摆着就轰隆隆的倒了,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电影《蜘蛛侠》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但在冉广岐的心中,手中的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哪怕为此丢了乌纱。
20多年来,冉广歧从不跟人提起“青龙奇迹”。即便在1996年,联合国官员科尔博士前来考察“青龙奇迹”时,冉广歧也是一样的轻描淡写。
直到20多年之后,出于对历史的责任感,冉广歧不再沉默了。当他被追问“您作为一把手发布临震预报,到底有啥压力”时,他的回答发人深思:“我也有老婆孩子,也有自己的事业。我心里头,一边是县委书记的乌纱帽,一边是46万人的生命,反反复复掂量哪。如果不发警报而万一震了呢?我将愧对这一方的百姓,一辈子不得心安。”
现实生活中也往往如此,如果把乌纱帽和百姓利益放在天平的两端,让一些国家公职人员来抉择,会有多少人选择百姓利益而置乌纱于不顾?
而冉广岐在自己乌纱帽和百姓生命两者之间进行抉择时,以自己义无反顾的实际行动,向百姓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时代在不断进步,我们希望官员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同样在与时俱进。如果我们的官员都能有一股子冉广岐的精神,中国梦的实现,或许就在明天矣。
向冉广岐——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