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特征 写出个性 |《那人那事》王晗宇

擂台作品

那人那事
山东泰安泰山博文中学初二(8)班 王晗宇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是对老师最好的诠释,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有许多可亲可敬的老师,而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引用《论语》名言,强调对老师的敬仰之情】
他的身高趋于一米八,算是中上吧,每次上课穿的几乎都是衬衫,只会在最冷的那几天穿上棉袄。他的眼睛不算大,却有一种无法名状的深邃,他的腰板笔直,走起路来脚下生风,只要他一脚踏进教室,他的表演就要开始了。【穿着打扮、长相、走路姿势,非同一般
每次他一进教室,所有的声音都会戛然而止,所有学生的目光都会在一瞬间聚焦在他身上。空气似乎也已经凝固了,如果没有他调试课件的动作,整个教室就要变成一张照片了。【再次铺垫,气场不一般】等到他走到讲台中间,会以一种特意压低的声音,不认真听几乎都听不见,念出一句“上课”。于是所有人立刻起身鞠躬,还没等我们做好,他就已经开讲了。他有一种独特的讲课方式,他的声音就像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以一种微醺的声音,在铿锵与柔和之间徘徊,但只要他发现有人开小差,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喊出那个同学的名字,被喊到的同学,会感到后背冷汗直冒,心脏上下乱跳,就算已经察觉到他立刻就要爆发的同学也会觉得心中一震。他上课的动作不多,但十分奇特,他会在讲一个统计图时,用手臂在空中游出不同折线的趋势,也可能会在讲到重点的时候在空中来回比划。整个课堂,仿佛他的舞台,他在充满激情地演讲且舞蹈。当课程进行到最后的时候,他会把节奏慢慢放下来,越来越松,直至下课铃响,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随着他的一声“下课”,话音未落,他便头也不回地消失了。若是有同学想去请教课上的问题,别的老师一般都会在教室门口被截住,而你若是找他,一般只能追到办公室了。【对比手法】【进教室、组织课堂、讲课、下课都很“奇特”,细节描述,形象、生动】
虽说他的课堂透着一丝古怪,但他的严谨细致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他带我们去实验室的时候,尤其能显出他的认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指导我们使用显微镜时,他指导每一个小组就要十几分钟,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强调重点,手把手地教同学进行调试,由此可以看出他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概述“他”治学严谨】
他便是我们初一时的生物老师刘玉生,他打开了我对生物这一学科探索与热爱的阀门。他的严谨细致、认真负责,也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他虽然已经不再教我们了,但我在他身上学到的东西必将让我终身受益。【结尾揭晓答案,照应开头,明确主旨,升华感情】
(指导教师:徐霞)
“赛作文”点评
文章题目是“那人那事”,读完文章,我们深有感触:“那人”,很异类;“那事”,不一般。小作者笔下的生物老师,从长相、穿着,到进教室讲课,都显现出与一般老师迥乎不同的表现。在轻松活泼的描述中,一个治学严谨、教学艺术高超、时时关注学生、令人敬畏的生物老师形象呼之欲出。文章从一开始到临近结束,运用大量篇幅渲染老师的非同寻常,最后一段才揭晓答案,说出“那人”是谁,就像出了一个谜语,一直牵着读者的注意力,最后出示谜底,让人释然。细节描述与概括叙述相结合,使得人物展示更丰满、全面;老师的形象塑造与同学们对老师的感情双线并行,使得材料组织井然有序。
写法借鉴:把握特征,突出个性。叶圣陶先生说过:描写人物,假若只就人的共通之点来写,则只能保存人的类型,不能表现出某一个人。要表现出某一个人,须抓住他给予我们特殊的印象。记叙文中塑造人物形象,把握住人物的特征,突出人物的个性,避免陷入“千人一面”的误区,写出“这一个”,非常重要。
怎样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呢?
1.借形写神,形神具备。“形”,即人物的外在表现,包括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神”,即人物的内在品质,包括人物的心理、品质、气质、修养等。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就要抓住人物外在的和内在的特点去写。本文写人物外貌,着笔不多,写人物的眼睛,“他的眼睛不算大,却有一种无法名状的深邃”,突出了 “他”眼睛的“深邃”,暗示了这位老师的睿智。走路姿势,“腰板笔直,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让我们感到了这位老师的动作机敏和蓬勃活力。进入课堂,他“会以一种特意压低的声音,不认真听几乎都听不见,念出一句‘上课’”,这又是一个异于常人之处,为什么要压低声音呢?原来是为组织教学、集中大家的注意力而采取的一种组织课堂的技巧。“发现有人开小差,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喊出那个同学的名字”,时时关注同学们的听课情况,不想让一个人掉队。讲课时充满激情、手舞足蹈,“来回比划”,显得有些“古怪”,仔细思考,这既是一种职业投入,更是一种驾轻就熟的能力表现。
2.抓住细微,着力表现。一个普通的眼神,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一句平凡的话语,有可能包含着丰富的感情和深意。抓住这些平凡处,进行精细描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课程进行到最后的时候,他会把节奏慢慢放下来,越来越松,直至下课铃响,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为什么在临近下课的时候,“他会把节奏慢慢放下来”,节奏“放慢”,是由于课堂最后的小结部分至关重要,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关注,所以,这是教学智慧的体现。还有“随着他的一声‘下课’,话音未落,他便头也不回地消失了”,下课的这个动作,很不寻常,可为什么他会“头也不回地消失了”呢?这是一个优秀老师遵守课堂规矩的体现——到点下课、绝不拖堂。诸如此类,虽显平常,却大有学问。
3.多种手法,综合运用。要强化他的个性,写好“这一个”,除了有选择地对人物自身的因素进行有效地表现之外,运用多种手法,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展示也是必要的。如侧面烘托的手法。写“他”一进教室,“所有的声音都会戛然而止,所有学生的目光都会在一瞬间聚焦在他身上。空气似乎也已经凝固了,如果没有他调试课件的动作,整个教室就要变成一张照片了”,这里写同学们看到老师后的表现,写到整个教室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位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位置,从侧面展示出“他”令人敬畏的一面。再如对比手法的运用,“若是有同学想去请教课上的问题,别的老师一般都会在教室门口被截住,而你若是找他,一般只能追到办公室了”,这里将“他”与别的老师放到一起,把对待同学们的疑问的两种态度、两种结果进行对比,更突出了“他”做事的利落、处事的技巧——课堂结束了,让大家教室外边都轻松一下;真要有问题的,办公室好好说。另外,为了全面表现出老师治学的严谨,在对人物进行精细描写的基础上,还运用了概括叙述的方式,从多方面给读者塑造了一个颇有个性的老师形象。
一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除了表现的技巧,平时还要注意养成用心观察、仔细思考的好习惯,对自己要表现的人物,要尽可能地多占有材料,倾注感情。“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有了感情做动力,就语出自然了。

诗歌、小说、散文、议论文

文体不限

常规体、书信体、日记体、微信体

形式不拘

原文+点评

点评者是教师、作家

欢迎各学校、培训机构以及个人

不吝赐稿,踊跃点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