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4天, 年度大戏: 重疾险集体倒闭

1

大家好,我是浪浪,人称保险蔡徐坤。

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唠叨了。

1月31日,旧定义重疾险全面下架。

如果你要买重疾险,这是一个比未来更合适的机会。

甚至不客气的说,错过这一波红利,会影响你以后买重疾险。

因为当你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的时候,大概率会觉得很亏。

亏,是个不好的心态,当心理上锚定了某个标准之后,就很容易出现心理落差,最终变成不利于决策的沉没成本。

买房买股也是一样,当时便宜的时候没下手,后面就更容易保持观望,直到心态炸裂的时候独自懊悔。

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心疼自己错过的茅台。

最近这段时间,保险公司的投保系统数次瘫痪,负责核保的老师也被逼成了007,这是保险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重疾险投保风潮。

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来复习一下:

去年11月5日,风传了一年的【重疾新定义】正式发布。

重疾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是重疾险的理赔条件。

这个定义由银保监和中保协统一规范,目的是为了避免保险公司不当人,闹出该赔的不赔的幺蛾子。

目前重疾定义一共修订了两版,第一版在2007年修订完成,第二版在2020年修订完成,一般称这俩为 “旧定义” 和 “新定义” 。

根据银保监会的指示,旧定义重疾险会在1月31日前全面下架。

而现在大家赶着上车的,就是旧定义重疾险。

旧定义重疾险好在哪?

主要有三点:

1. 旧定义重疾险把早期甲状腺癌列为重疾,可100%赔付;

而新定义重疾险仅赔付30%。

结合今年50家保险公司的理赔报告来看,早期甲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癌症。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有讲过,早期甲癌是典型的现代病,跟大家的作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所以近十年发病率才直线上升。

这点大家应该比我清楚,一般步入职场两三年后就会发现,身边总有一两个朋友有甲状腺结节。又或许你就是那个朋友。

而新定义把“早期甲癌”降级为轻症的原因,主要也是由于甲癌的赔付数据一路飙高,保险公司不堪重负。

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这么卷,你以为保险公司不怕吗?

错,买了保险之后,保险公司会天天祈福你不出事。

这可能是唯一心疼打工人的老资本了。

2

2.  部分旧定义重疾险支持 “择优理赔”,可以兼容新定义的优势;

而新定义不行。

新老重疾定义在理赔优势上各有千秋。

具体如图:

有些疾病,老定义更有优势,比如癌症,老定义的确诊要求就要比新定义更宽松;

有些疾病,新定义更有优势,比如心脏瓣膜手术,新定义就比老定义宽松。

但是支持“择优理赔”的老重疾险,可以按新定义的标准赔,也可以按老定义的来,哪个对自己有利,就按哪个来。

相当于通吃了两个定义的优势。

这是我站队旧定义重疾险,最核心的原因,保障又全又好谁不爱。

3.  新定义重疾险,大概率会比老重疾险更贵。

目前市场已经推出了好几款新定义重疾险,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新重疾险在做了“降甲癌”、“限轻症”两大保障减法的情况下,价格居然比老产品要贵。

这背后的原因,1是为了控制长期偿付风险,再保险公司不愿意给定价偏激的产品兜底,监管层面也不希望保险公司再打价格战;

2是很多主打性价比的保险公司,近两年推出了太多地板价产品,但低价策略是不可持续的,而新定义就是个转折点。

以上内容,为了更形象一点,我举个例子:

老王1月买了50万保额的重疾险,小王2月也买了50万保额的重疾险,3月两人同时确诊早期甲状腺癌,老王赔了50万,小王只赔了15万。为什么?

因为老王买的是老定义重疾险。

例子2:

老王买了老定义重疾险,小王买了新定义重疾险,老王做了心脏瓣膜手术(微创),按照老定义不能赔,但保险公司还是给赔了;

小王患有严重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平均压为32mmHg,按照老定义的标准能赔,但新定义要求肺动脉平均压要超过36mmHg,所以小王被拒赔了。为什么?

因为老王买的是支持“择优理赔”的老定义重疾险。

例子3:

老王买了老定义重疾险,50万保额,分30年缴费,每年5千,但同样的投保条件,甚至同一家公司的产品,小王却要花每年5千3,保障还没有老王的全。为什么?

因为老王买的是地板价的老定义重疾险。

3

在我发文的时候,距离重疾险全面下架还有4天。

可能你看到的时候,会变成3天、2天、1天。没有0天,过了这个月我会把文章删掉,要不然接下来就有人心理不平衡了。

现在投保的时间很紧凑,但是大家也不要瞎买,选对产品很重要。

如果买到保障责任没优势、又没有价格红利的产品,其实你以为的上车,就变成了被收割。

这里,我给大家三点建议。

第一、瞄准当下最领先的保险产品形态

这里主要分为 “基础保障” 和 “附加保障”。

基础保障,要重点关注 “赔付比例”。

因为重疾定义有统一规范,高发的重疾每家都覆盖了,所以产品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疾病的赔付比例。

这个关乎到理赔时,你能拿到手的钱,特别实际。

比如同样买50万保额的重疾险,重疾赔付比例一个是60岁前赔180%,一个只赔100%,一个赔90万,一个赔50万,患癌后,能拿到手的钱就相差了40万。

轻中症赔付比例也是一样,是45%,还是30%,差距还是不小的。

附加保障,要重点关注 “癌症二次赔”。

根据再保公司的数据,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还在持续提高,而且趋于低龄化,年轻的癌症患者越来越多。

其实癌症没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定期做对体检,注意是做对,在癌症早期的时候就把它筛查出来,早发现,早解决,治愈率非常高,普遍在90%以上。

而且针对癌症的治疗技术不断在进步,将来真查出了癌症,我相信大多数人都能挺过去。就算你没信心,你也要对未来有信心。

可是癌症这东西,目前已知最大的诱因是寿命。也就是说只要你活得年龄足够长,一定会发生一次癌症,而且治好了之后,还有可能会,再来一次。

所以建议大家在选重疾险的时候,最好把 “癌症二次赔” 责任也选上。

但是,要注意一下癌症二次赔的间隔期,目前市场最好的标准,是间隔3年。

而烂的,是间隔5年。

第二、挑选明确宣布支持 “择优理赔” 的产品

“择优理赔” 其实并不完全是保险公司的善意,主要是有一条法律限制在,根据19年12月实施的《新健康险管理办法》的第23条规定:

被保险人根据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被确诊疾病的,保险公司不得以该诊断标准与保险合同约定不符为理由拒绝给付保险金。

即使投保的产品沿用的是老版的重疾标准,以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确诊疾病了,保险公司也不得拒赔。

但是这事,保险公司不会摆在明面上说,毕竟对自身不利呀。所以有些保险公司干脆不提,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就可以假装不知道,拒赔了事。

有问题,我们再上法庭。

作为普通人,为了避免来回折腾,建议还是直接选宣布支持 “择优理赔” 的产品。

不为别的,也为能给自己省点事。

4

 第三、选对一款有价格红利的高杠杆产品

买理财看收益和风险,那买保险看什么?

看保障性和杠杆比。

保险本质是一种以小博大的金融杠杆工具,你支付一小笔钱,来为一些可能出现的重大经济损失兜底。

而除了比较同质化的保障性之外,衡量买保险是否划算的一个核心指标,是杠杆比。

即,你每年花多少钱,来撬动多少保额。

杠杆比越高,则代表产品的性价比越高,说明你花了更少的钱,办了更多的事。

认清这一点,可以避开很多杠杆比不高的产品。

而且,当下一部分重疾险的价格,确实是为了打市场在搞补贴,以后不可能再出现定价这么偏激的产品了,监管层面把底给锁死了。

所以目前的一部分重疾险,是有价格红利在的。

最后,给大家盘点一下,我说出来怕违法广告法推荐程度的3款重疾险。

这3款旧定义产品,都有这样的特点:

1. 保险公司明确宣布支持“择优理赔”;

2. 对应不同预算条件下的最优选;

3. 保障性和杠杆比,近乎无敌。

一、信泰达尔文3号

预算条件:适合大多数人

健康要求:比较苛刻,对结节患者不友好

核心优势:高额赔付比例,60岁前患重疾赔180%保额,买50万,赔90万,相当于附赠了一个定期重疾险;轻症赔45% 4种高发轻症二次赔;中症赔60% 中度脑中风二次赔。

附加条件:可附加癌症二次、心血管疾病二次,赔150%保额。

详情如图:

在旧定义产品里,你找不到比它更高的重疾赔付比例了。

达尔文3号的优势都长在点上,特别实在,而且同一品类下没有对手。

我已经推荐过多次,也就不多说了。

如果你的预算合适、健康条件允许,这款产品是目前的最优选。

推荐购买条件:

投保直接戳👇

交易担保 保险精品汇 浪浪亲选-达尔文3号 小程序

但要注意,信泰人寿不支持异地投保,仅在以下投保地区有户口或目前常住的朋友,才能买。

买不了咋办?我们有另一个好选择👇

二、百年康惠保2.0

预算条件:适合大多数人

健康要求:比较苛刻,对结节患者不友好

核心优势:高额赔付比例,60岁前患重疾赔160%保额,买50万,赔80万,相当于附赠了一个定期重疾险;轻症赔40%/45%/50%保额;中症赔60%;独有12种前症赔15%。

其他条件:必选癌症二次赔,赔150%保额。

详情如图:

康惠保2.0的核心优势是:“前症”保障 60岁前患重疾,额外赔60%保额。

虽然它的保额赔付比例没达尔文3号高,但是保费也要便宜一些。

而且,支持异地投保,全国可投。

产品的主要特点有两个:

1. 投保必选含癌症二次赔

不过关系不大,我一向也建议大家附加这项责任,因为癌症的二次发病率在所有重疾里是最高的。

2.  独有12种前症保障

保障的前症如图:

前症,其实就是一些可能会发展成重疾的小毛病。

这些小毛病,一般不需要动手术,除非发展到比较严重的地步。

比如较大的肺结节,是有可能会癌变,提前做手术能起到预防效果,而这时候前症就能理赔。

在同等预算下,如果买不了达尔文3号,这是首选。

推荐购买条件:

投保直接戳👇

交易担保 保险精品汇 浪浪亲选-康惠保2.0 小程序

不过要注意的是,30岁以上的人群投保康惠保2.0,只能选择20年缴费,无形间会加大保费压力,就不如直接上多次赔付的守卫者3号。

三、守卫者3号(含成人及少儿版)

预算条件:预算充足,一步到位

健康要求:相对宽松,甲状腺、乳腺结节1-2级正常承保

核心优势:最便宜的重疾不分组多次赔重疾险。重疾不分组,赔2次;前15年患重疾赔150%;轻症赔30%/45%/50%保额;中症赔50%/60%保额。

附加条件:可选癌症津贴(确诊1年后仍在治疗),每年赔30%保额,最高赔3年。

详情如图:

守卫者3号是重疾不分组多次赔的条件下,价格最有优势的产品。

也同样支持异地投保,全国可买。

适合预算充足的朋友选择,重疾保障一步到位。

跟单次赔付的二次保障区别如下:

除了有价格、多次重疾保障优势外,守卫者3是目前对甲状腺、乳腺结节最友好的产品之一,1-2级还可以标体承保,其他家都收紧了。

如果预算充足,或者有结节,这是首选。

(0)

相关推荐

  • 人人都买的起的重疾险,就要下架了

    接保司通知,信泰人寿如意甘霖70岁版将于1月5日下架. 调整产品: 如意甘霖 大白建议: 1月5日前投保 距离1月31日旧重疾险下线,只有一个多月了. 没几天了,很多明星重疾险纷纷有所动作. 有的重新 ...

  • 只卖两个月,这个爆款重疾险凭什么这么豪横

    万万没想到,在重疾险即将面临全面下架的当下,信泰人寿居然还偷偷藏了一款产品. 名叫如意甘霖(臻藏版), 名字取得还挺合时宜,可不是"久旱逢甘霖"嘛, 还是臻"藏" ...

  • 买重疾险的最佳年龄,这些年龄段都可以购买

    买重疾险的最佳年龄,保险业内确实有这个说法. 虽然未必能奉为一定要遵守的教条,但作为参照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 可以从产品本身,被保人身体状况分析. 重疾险产品越年轻保费越便宜,身体状况好健康告知也容易 ...

  • 重疾险新规下五大疑惑全解读

    2021年2月1日,重疾险新规正式实施. 据规定,1月31日前,所有旧版定义的重疾险产品都必须下架,不少保险公司的旧定义产品在1月中旬就已经停售,但现在不少人纠结实施新规后对消费者是否有利?旧保单是否 ...

  • 买重疾险之前,没人告诉我这些保姆级重疾指...

    买重疾险之前,没人告诉我这些 保姆级重疾指南|重疾怎么选,看这篇就够了   不止有一个姐妹和大白抱怨,"如果早点看到你的笔记和视频,我一定不会花好几万,却买了没什么用重疾险."   ...

  • 重疾险杠杆原理,你清楚吗?

    一只猫咪 の生活态度 Cats are very cute animals 猜您喜欢 1. 太平洋至尊超能宝,教你遭遇返还该怎么做?! 2. 迷失在白日梦"返还型"重疾险?别出问题 ...

  • 2017儿童消费型重疾险对比分析,给宝宝买保险必看!

    关于儿童保险的选择,我们之前已经谈的很多了,在<想给孩子买保险?这是我和50位宝妈沟通后的建议>一文中,已经有过详细的阐述.我们一直都倡导的观念是:预算紧张的情况下,给孩子买一个消费型的产 ...

  • 重疾新规倒计时:择优理赔+核保放宽,这波福利有点猛

    现在正是新旧重疾规范迭代的过渡期,距离旧重疾产品统一下架,只剩不到2个月.大把人还在纠结新旧定义产品如何选择:旧定义部分疾病理赔更高,新定义部分疾病理赔更宽松.纠结之际,很多保险公司相继抛出了橄榄枝- ...

  • 倒计时丨最推荐的旧定义重疾险,即将全部下架,请抓住最后上车机会!

    2021年 第 010 篇  2021年1月份肯定是保险行业热闹的一个月!这个月将会叠加2021年年开端月,保险公司开门红,重疾新规倒计时等.这个月会重疾险的下架和上新会不时的发生,年金险增额终身寿也 ...

  • 买保险不跟你谈理赔的,都是在耍流氓!

    保险公司的理赔情况,是很多人一直担心的问题: 买了保险,以后万一出了事儿,能不能赔? 想买的产品,它背后的保险公司赔付能力怎么样?会不会故意拖延克扣? 哪些疾病最高发?我买的保险有没有涵盖这些疾病?顶 ...

  • 癌症多次赔是噱头吗?要不要买?

    现在的重疾险五花八门,卖点特别多,普通人想搞明白非常难. 重疾险除了保重疾.轻症外,不少产品还附加了其他责任,比如癌症多次赔.心脑血管多次赔-- 那么,这五花八门的保障,是保险公司的噱头吗?要不要额外 ...

  • 康惠保2.0,独创“前症”责任,真鸡肋还是真保障?

    大家好,今天来聊聊"康惠保2.0",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信大家应该从各种渠道看到关于重疾新定义的新闻. 所有旧定义下的重疾险销售截止日为2021年1月31日,但已销售产品不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