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焦虑、强迫的治疗——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我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听到过很多焦虑、强迫、抑郁的患者抱怨说:“我看了很多书,治疗神经质症的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就是做不到...”或者“为什么我觉得不思考明白我就是不想去做事呢?我就是无法放下,依然在纠结...”。知易行难,这是我们都明白的一个道理。就像看懂一本自行车骑行手册与真正能够自如骑行自行车之间是存在差别的。我不否认,真正掌握森田疗法、ACT疗法、EPR疗法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实践,但是并非如这些患者抱怨的那样——道理很容易懂,却不好实践。之所以实践起来困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对各类疗法的理解仅限于表面,未触及到本质。比如我诊疗的很多患者对顺其自然就简单地理解为“随它去、无条件地接纳”,这显然不是顺其自然的真正含义,顺其自然意味着把允许所有念头、情绪的出现。还有的患者虽然理解顺其自然是处理好“念头、情绪、躯体症状”与“我”的关系,但是不深刻。纠正这类认知问题,首先患者要明白,念头、情绪、躯体症状三者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念头是我们脑海中的文字、声音、图像,情绪是念头在我们身体感受上的反应,躯体症状是持久、剧烈的情绪在躯体上的反应。三者是引起 与被引起的关系。简言之,我们的脑海先产生一个念头,紧接着我们由于这个念头而滋生了情绪,情绪会带来身体上的反应(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心慌、胸闷等等),如果这个念头、情绪经常在我们的脑海中出现,我们的身体会习惯、加深这种反应,短暂的情绪就会形成长久的躯体症状,这就像一次一次的“天气”最终变成了持久的“气候”。因此,我们治愈自己的焦虑、强迫,必须要从问题的根源,也就是“念头”入手,学会对待念头的方法,才是各类疗法的核心。其次,即使明了了上述的理论,很多患者误把“转移注意力”视为了对念头的控制,认为转移注意力是需要努力的,是“强迫”的,认为顺其自然就是不能控制念头。事实上,顺其自然也好、解离也罢,要求的都是不能驳斥、顺从念头,同时也不要打压、抑制念头(即大部分患者理解的不控制念头)因为这样你就没有让念头保持原样,反而是给予了它更多的注意力,使它更加强大,同时反感、排斥念头的出现,会滋生更多的二级念头与二级情绪,即因为念头而产生的念头、因为焦虑而产生的焦虑,在ACT疗法中,我们称之为“不纯粹的痛苦”。但是“转移注意力”、解离想法都不是控制念头,而是对念头的不理会,即单纯把注意力从念头本身调离,不给念头煽风点火、添油加醋。换言之,不理会念头是“允许念头出现+停止给念头提供注意力从而达到切断念头”,而控制念头则是“不允许念头出现+虽然也是切断念头,却无形之中给予了念头注意力”,两者的原理、效果是完全相反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反复对患者强调要不断练习觉察、不理会念头的重要性。不理会就是将注意力导向当下,这不是控制念头。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顺其自然与为所当为是同一个事情的两个侧面,很多陷入理论强迫的患者把这两者分开对待,认为这是毫无干系的两个独立步骤,事实上两者具有同时性与同一性,顺其自然就是为所当为,两者是同时发生的,且不可分离的,都是强调把注意力从对念头的纠缠上导向当下的现实。
二,很多患者说自己实践起来很困难,无法从头脑中出来,活在当下。事实上,这句话本身还是一个想法,一个念头,还是我们仅仅觉察之后,不该理会的一段文字、图像、声音罢了。与其说做不到,不如说很多患者不愿意做,因为它的身体已经习惯了对痛苦上瘾。事实上,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不理会”才是一个不需要努力的事情,“理会、纠缠”才是需要努力的事情,就像之前你需要每天跑10公里,现在我仅仅要求你放弃跑10公里,在家休息就好。“不理会”就是在思维层面放弃与念头任何的纠缠,当念头来了,你想与其纠缠只是因为你习惯了这种穷思竭虑来消除焦虑的模式,一下子让你放弃,你会觉得略有不适。事实上,只要你肯做出选择,即停止在思维层面与强迫念头、负面思维的纠缠,你的痊愈就在下一秒。本质上来讲,强迫症的痊愈需要的是一种“不费劲”的努力,“不治疗”的治疗。只要你做出正确的选择,痊愈在当下就会发生。
三,很多患者以为为所当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与韧性,是一项艰苦的考验,事实上并非如此。仔细回想一下,在你没有患神经质症之前,生活的一切都是不受强迫、焦虑、抑郁干扰的,你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这些都是本来轻松惬意的生活。你现在之所以觉得生活很困难,是因为你被思维创造出来的强迫、抑郁、焦虑症状束缚了手脚,而这种束缚,完全不是客观的,是主观的,只要你不认为它存在,它就不会存在。不在生活中为情绪、念头浪费一点时间,这本来就是生活的常态,而不是一个刻意需要努力做到的任务。因此,要想疗愈自己的焦虑、抑郁、强迫,一定要以生活实践为中心,这是及其正常、无比轻松的一件事,仅仅要求你回到生活之中,该吃吃,该喝喝,权当症状不存在。
四,如果还是觉得难以实践成功,不妨多抽点时间练习一下正念、冥想。当你被思维困住、被情绪纠缠时,给自己10分钟的时间,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或者专注于自己的脚步,去散步。一个很好的做法就是数100次呼吸,全身心的感受吸气、呼气时的身体状态,或者数1000次脚步,全身心体验这1000次脚步与地面的摩擦。这也很有有利于将你从头脑拽回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