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标准化”焦虑,拥抱羞耻心

文丨书情画意 · 主播丨大超

2014年,维秘为推广新一季内衣,推出了以十名身材火辣的维秘天使为背景的宣传图,配以大字体宣传语“The perfectbody”(完美身材)。图片上线之后便遭到公众强烈的回击,超过两万人签署了一份申诉书,要求维秘道歉。

这封请愿书里这样写道:“维多利亚的秘密的最新广告利用女性的不安全感,散布伤害性消息……女性的生活中每天都充斥着这样的广告标语,这些标语设立了对女性身材狭隘的评判标准,让女性对自己的身材越来越不自信,从而促使女性花钱购买他们的产品,来让自己更快乐、更美丽。”

而Twitter上也掀起#我很完美运动,人们纷纷秀出自己版本的“完美身材”回击维秘,2015年,一场名为#我不是天使的活动兴起,出镜的全是大码模特。

这是典型的“贩卖焦虑”,核心就是制造“欠缺感”,兜售需求。欠缺感是一种“别人有而你没有”的感觉,这个时候人们会自然而然的生出“羞耻心”,与之相伴而生的是自卑、寻求改变、焦虑、恐惧、不安,甚至是社交障碍。

似乎从未有过一段时间如今天这般,对于身体赋予了如此之多的象征与隐喻。无所不在的图片与广告被社交媒介催化,让人们愈发在意自己身体的形态。摆脱了饥荒的人们,又突然迎来热量的过剩——不分年龄和阶层,几乎所有人都开始向脂肪开战。最初,对体魄的煅炼出自于健康和审美,但之后,一切变得暖昧起来,“健康身体”与“完美身材”的界限也变得愈加模糊起来。

人们焦虑于体重和身材的管理,更焦虑于体型变化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标准化”审美。

我希望自己能够靠近大众审美的“标准”,或者更多。

我知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在中国,有无数女生被容貌焦虑、身份焦虑、年龄焦虑等各种各样的焦虑困扰着。

在中华文化中,焦与虑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说文解字》言:“焦,火所伤也。”过了火的煤便成为焦炭,干枯了的庄稼叫做焦禾。唐代王冰次注《素问》时说:“凡气因火变则为焦。”在人的身体中,火气过旺就会呈现出过焦的病态,形成焦急、焦虑、烦躁等情绪。而虑,是通过人的志向、思考、要求而形成意念、想法和思路。

《灵枢经·本神》中说:“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思虑是人的精神活动,焦虑的产生,是生理、心理、行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病态。

焦虑与社会大环境有关,快速竞争氛围下,大家都在进步和比较,产生巨大的压力,这让每个人都不甘落后,也不敢落后。

小时候比谁的成绩好,比谁的衣服漂亮,比谁的文具更多;

长大后比谁的工作好,比谁的收入更高,比谁的对象更优秀;

再年长一些比谁的职位更高,比谁的房和车更好,比谁的孩子成绩更优秀;

比较这件事一直被不断的注入新内容,好像我们这一生都是在比较中度过的,产生的无非就是“优越感”和“自卑感”的对立,只有少之又少的一部分人才会把在比较过程中产生的焦虑“稀释”掉。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的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我们对自身焦虑的感觉所产生的问题最终归结于我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赋予自己什么样的价值。

我们对自身的感觉终究还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和形影不离的“焦虑”,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焦虑,那并不是客观上的“劣等性”,而是主观上的“自卑感”。即使像我对于身高而产生的焦虑也可以进行主观性的还原。

所以,困扰我们的焦虑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对于身高不太高这件事,如果从主观的另外一种角度解释就是“让人感觉轻松”或者“很少给人感觉有压迫性”,这样来看身高不够高也是一种优点。

你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把自己看成什么样的自己,全凭你自己的主观决定,这就意味着你完全拥有自由选择的能力,所谓的自由选择代表着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下诞生的“标准化”,对于个人而言是可以构不成威胁、起不到作用的。

当然,造成“自卑感”和“焦虑”的充分条件是“追求优越性”,人们希望摆脱某种状态,就有了普遍的欲求,也就是希望进步、追求理想和不断提升。但是倘若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负面情绪,比如焦虑和自卑。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和焦虑也可以成为努力和进步的催化剂。

但是,人生自始至终都不是一场与别人的竞争。同一个平面上的距离,有人走的快,有人走得慢,有人偶尔停一停;有人十岁经历了破冰,有人二十岁才第一次看到彩虹,有人五十岁还在惊叹风景奇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轴,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千姿百态。生命不是一场与他人的较量,而是一场与自己的和解——接受这个并不完美的自己。

摆脱无意义的竞争和比较不是害怕失败,而是从非理性的胜负竞争中全身而退。

当然,造成个人“自卑感”和“焦虑”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羞耻心”,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强调的一件事情就是“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我们在社会互动中最首要的目标,就是受到尊重和避免尴尬。社会互动中,我们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担忧会升高,从而更容易感受到羞耻感。

一定程度的羞耻感是正常的,但如果羞耻已经开始影响一个人关于自己是谁、自己价值多少的基本想法,它就是危险的。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类最负面的情感既不是悲痛,也不是无法压抑的怒火,而是羞耻感。

罗彻斯特大学临床心理学家Gershen Kaufman在他的书中写道:“羞耻是灵魂的疾病。它是自我体会到的、关于自我的一种最令人心碎的体验。羞耻是我们体内感受到的伤口,它把我们和自己分开,同时也把我们与他人分开。”

绝大部分人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的不适都和羞耻感有关,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和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我们总被灌输“完美”教育,而忽略了对“羞耻心”的容纳。

一直被教育女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男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妻子应该是什么样子,丈夫应该是什么样子,结婚后应该是什么样子......似乎我们这一生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身份都有一个模板在那儿,没有按照模板生活的人总会被“羞耻心”所谴责,由此人们总会在本就为数不多的“自由选择”过后而产生“自我怀疑”。

很多父母都会把“完美主义”投射到孩子身上,因此“别人家的孩子”往往更出色,人们试图用这种比较法去激发孩子自身的“羞耻心”——“我不能比别人差”。

父母擅长为孩子做好人生的规划,复制自己的路或者避免自己所走的某一段路,好像规划一旦设计出来,孩子的人生就会哗的一下壮阔了起来。

事实真的如此吗?

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孩子由于无法经受失败而选择了“规划”之外的极端呢?

教育从来都不应该是“完美”的。

完美的教育不应该是人生成功的波澜壮阔,而应是生存技能与自我认知的教育,是主动选择和积极应对的教育,是掌握了情绪与生命方向的教育。

教育,不是用“羞耻心”刺激另一颗“羞耻心”,而是用“羞耻心”拥抱“羞耻心”,学会接纳自己比成为他人更重要。

学会接纳自己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生活最终还是自己的,活出自己才是最美。

希望每位女性都可以不被扭曲、统一的“审美标准”所裹挟,尝试着去真正欣赏自己的特别,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你的身体属于你自己,

不该任由社交媒体或所谓的“标准化”随意摆弄。只有更爱自己才能收获更好的自己,请听从自己对自然、对健康的本能,而非主流审美态势的导向。

希望女性可以从“审美一体化”走向“审美多元化”,看见自己美得独一无二。当然,也希望社会可以对女性多一些包容与尊重,你可以认为瘦是一种形体美,但你不能对着整个社会的女性说只有瘦才叫美,我们应该更多的看到并且欣赏从“大码”女性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丰腴、饱满和从容的美感。

当我们从狭隘的“审美标准”里挣脱出来,摆脱“标准化”焦虑,拥抱羞耻心的时候,将会看到更多自信的美、自然的美、健康的美和千姿百态的美。

期待每一个人都能坦然接纳自己,建立自己的审美标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