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稿 | “福”字是春节的符号

“福”字带来的是人们心中熟稔的春节的信息和气息,唤起我们特有的春节的情感,也是一年一度彰显出的深意。

“福”字意含深远。它包含的几乎囊括了一切好事。既是丰衣足食,富贵兴旺,又是健康平安,和谐美满,更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可是生活永远不会十全十美,也不会事事如愿,此中有机遇也有意外,乃至旦夕祸福,这便加重了人们心中对福字的心理依赖。

待到新的一年——新的一轮空白的日子来临的时候,禁不住把心中这些期待一股脑儿掏出来,化为一个福字,端端正正、浓笔重墨写在大红纸上,贴在门板、照壁和屋里屋外最显眼的地方。这叫我们知道,人们过年时最重要的不是吃喝穿戴,而是对生活的盛情与企盼。于是,福字包括贴福字的民俗就成了我们一种根性的文化。

近年来,不断有人想设计春节符号。显然,持这种好心的人还不明白,节日的符号更是要约定俗成的。它原本就在节日里。比如西方圣诞节的圣诞树,万圣节的南瓜灯,中国春节的福字,端午的龙舟,中秋的玉兔,元宵的灯笼等,早已经是人们喜闻乐见、深具节日内涵的象征性的符号。

节日的符号不是谁设计的,是从节日生活及其需要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过春节时,我也曾将福字贴在书房和电脑上,这表示年意就来了,这是顺应春节的传统,节日的情感。福字是自己写给自己的,是一种自我的慰藉,自我的支持与勉励,也为了把自己这种生活的兴致传递给别人。

别小看这小小的红纸上简简单单一个墨写的“福”字,它包含着我们民族生活情感与追求的全部和极致,这种执着不灭的生活精神与追求,在东方大地上生生不息了五千年!这是一种深切的春节符号。

所以,我们对“福”字不可忽视,它是对生活认知的敬重、对传统文化的虔诚,我们不光要见到“福”字,更要刻在心中。

我们盐城人有一种贴福字的习俗,普遍喜欢在门楣上、箱柜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有的人故意把“福”字倒贴,寓意“福到了”,讨人家说个吉利话。

对“福”字倒贴,盐城也有个说法:清代恭亲王府的管家为讨主子欢心,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家丁贴在库房和大门上。然而家丁不识字,将“福”字贴倒了,恭亲王福晋非常气恼。管家生怕火烧自身,便灵机一动,慌忙连声说道:“奴家常常听到人家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是大吉之兆。”福晋一听,也觉得管家说得合情合理,不但不怪罪管家和家丁,还各赏了他们二人50两银子。后来,倒贴“福”字之俗由达官府第传人陌巷人家,贴过后都想过往行人或小孩子念叨几句:“福到了”! 以图吉利。

贴福字由来已久。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姜子牙的老婆是个败家子的命,到一家穷一家。在姜子牙封神的时候,他老婆对姜子牙说:“老头子呀,人家都被封了神,你为什么连家里的老婆也不封呢?”姜子牙说道:“你到一家败一家,封你有什么作用呢?又有谁喜欢呐?”然后,姜子牙顿了顿接着又说:“看你这种诚恳的样子,我就封你为穷神吧”。姜子牙还特别交代他老婆不能去有福的地方。姜子牙老婆虽说不高兴这个“穷神”封号,心想封个神仙比不封的好,穷神就穷神吧。这事由此传开了。老百姓怕穷神上门,就写了个“福”字贴在门上和窗上,意思是阻止“穷神”进来,确保家业不败。每逢春节来临贴福字便成了一个民间传统风俗。

因而,每当春节到来,不论北方的山村还是江南水乡,还是地远人稀的边城,大大小小耀眼的“福”字随处可见;一年一度的“福”字,它总是伴随着繁纷的雪花,光鲜地来到人间,来到我们的生活和希望里。

责编 / 西子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