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年间江山四度易主,南朝皇室更替为何如此频繁?
公元420年,灭南燕、后秦的武将刘裕,代晋建宋,一被子闷死了晋恭帝,东晋历史由此结束,不管司马睿地下有知如何哭晕在厕所,南朝都以九头牛拉不住的架势唰唰唰站上了历史舞台,但,南朝历经宋、齐、梁、陈直至隋灭陈统一南北,短短169年间江山竟四度易主。
刘宋59年、萧齐24年、萧梁55年、陈陈(没错,陈朝开国君主陈霸先就挑了他自己的姓作为王朝之名)32年,这四个朝代都相当短命,尤其以萧齐为甚,到底是什么招致了皇室更替频繁到这程度?表面看起来是皇族自相残杀严重,实际上自相残杀也是有原因的。
正如北齐皇族的自相残杀也不能单纯用精神病来解释。自启开始了古代王朝的“家天下”历史,一家之天下采取何种办法维系稳定就是个非常玄妙的问题。
周朝的封邦建国,诸侯拱卫周王室模式在春秋时期遭到破坏,根本上是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导致原有的统治秩序不适应全新的现实情况,无论孔子如何为礼崩乐坏感到痛心疾首,都无法阻挡历史车轮不断前进。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封建君主集权制王朝——秦朝,设郡县,取代分封制,这意味着贵族封建制度被封建专制制度取代,所谓郡县,其实不过是朝廷的集权在地方体现,无论这壶里面装的什么药,根本上都是为稳固王朝统治而服务。
而两晋的士族门阀势力,便是威胁皇权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南朝开端刘宋是南北朝时首个寒门庶族建立的朝代,因此,刘宋会出现寒门子弟掌管机要的局面并不奇怪,当时皇族、士族与寒族一起组合成影响南朝政治走向的势力,为了打压士族,势必要提拔寒族。
然而,打压士族并非朝夕之功。魏晋士族势力庞大,是因为他们不仅通过九品中正制让朝中挤满自己人,如树根一般深入地底难以撼动,还因为长期以来,他们掌握了大量的人口和土地,换句话说就是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皇帝若要与之抗衡就得将其资本一步步剥夺。
刘宋的建立者刘裕是寒门武将出身。不仅如此,萧齐开国之君萧道成曾任刘宋中军将领,萧梁开国之君萧衍任雍州刺史时也负责抵御过北魏军队,而陈霸先同样为武将,这几代帝王开创王朝的手段几乎如出一辙,那就是用武力说话。
在武力面前,士族也需要掂量掂量自己能否扛得住硬刀子。宋齐梁陈4个朝代的开国之君都经历过战场的厮杀,于是南朝的皇权不再如东晋一般任由士族拿捏,双方足以展开一场长期战斗,皇帝不可能孤家寡人下场,必须拉盟友。
寒族的势力有限,一下子吃不成热豆腐,而且士族的影响力太大,南朝时还多有寒族为逃避赋税冒充士族户籍的情况,于是凭借血缘关系崛起的另一支势力便成为南朝皇帝对抗士族得力助手,当然从结果看很多时候也是猪一般的队友——宗室王爷们。
宗室与皇帝的厮杀自刘宋开始,到陈朝依然不绝,宋文帝曾因猜忌处死彭城王,自己死在皇太子刘劭手中,而弑兄继位的宋孝武帝死后,他的弟弟明帝又将其12个儿子全部诛杀,自古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都很微妙,莫要说皇帝与宗室了。
皇族的自相残杀给了手握军权的将领浑水摸鱼的机会,这也是为何宋齐梁陈4朝的开国之君都以军阀身份发家,即使梁武帝萧衍这样在位时间长达48年占了整个王朝寿命百分之八十七的神人,也无法保证晚年不犯糊涂,侯景之乱的爆发让他被囚禁至死,萧梁陷入动乱中。
作为萧衍的儿子,梁元帝能文能画,各方面素养颇有向士族靠齐的趋势,但论治国外交却极其失败,为打击弟弟武陵王在巴蜀的势力不惜请来西魏当外援,结果是南朝的江山进一步缩水,萧梁宗室王爷如落叶般几乎被秋风一扫而尽,陈霸先效仿前代扶持傀儡,建南陈。
然而历经乱斗,南北朝“北强南弱”的局面到了陈朝时,于南朝而言,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皇室更替频繁的背后是几方势力在角逐,隋唐延续打击士族门阀的做法,扶持寒门子弟,同样是为皇权的稳定。
南北朝的乱世为隋唐提供了经验,南朝169年间的纷乱也算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警醒了隋唐的君主,士族、宗室皆为威胁皇权的不稳定因素,然而在这之后,又有宦官外戚等,依然是权力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