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璀:什么样的人最酷?| 专栏

课代表:

今天的专栏开始前,想先给你推荐一下崔璀最新的爆款视频。

巧的是,视频中讲的内容,正好也跟今天的专栏有相通之处:

成为自己,就是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了解对方的心意但也坚定自己的想法;

承认别人的成功,但也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

每个人都是大人物,每个人也都是自己的英雄。

关注下方视频号「崔璀的第25个小时」,带你认识不一样的你自己。

有个小故事一直在我脑袋里盘旋,一周了,想写出来给你们。
上周二我讲了优势大学学籍卡的第一堂课,关于「解析共情力」。
最后跟学员互动时,有一个学员跟我说,终于理解自己老板了,她雷厉风行,说一不二,跟着这样的老板,总觉得自己这优柔寡断的性格太差了,今天听完共情力的解析,忽然有点轻松,原来是因为我共情力强,所以对这个世界有一些更敏锐的觉察。
但是话风一转,她说,可是我还是不想靠近我老板,因为她太酷了。怎么办?
我被这个用户给逗笑了。
我喜欢这样诚实对待自己的人。她说的不是,因为老板太霸道,我不想接近她。她说的是,因为她太酷了,我不想接近她。
我笑说,跟她没什么关系,是因为你觉得自己不够酷。
因为在我们的认识当中,还是会觉得,大大咧咧是酷,不管不顾是酷,神经大条是酷,一个女生,特别是好看的女生,如果有点男孩子气,大家会觉得她酷。
相反,注意细节,敏感多情,在乎小情小爱,大家会觉得,一点都不酷。
简单做个类比,大家会觉得,女扮男装的花木兰那叫一个酷,但是葬花的林黛玉……嗯……
刚好看了李诞一个专访。
李诞说,最近很多高学历的人加入他们公司。因为觉得这很酷,可以天台上喝酒,写各种文案,可以带狗上班,打游戏机。但李诞说了一句话,「这些破玩意儿表面看起来花里胡哨,你可以体验,但其实最不重要的就是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这些东西完全不酷。最酷的是本分。该干嘛干嘛,把自己能做好的事做好。所以这些年轻人可能还是有一大批要失望,最终要离职,因为他们想象中的酷跟我认为的,不一样。」
那篇文章的标题,叫做,李诞,土酷。
我周末去参加了一个活动。人数很少,如果按照我跟品牌团队的约定,这种活动,我是不应该去的:这个季度,我推掉了一切能推掉的活动,要专心写课稿(其实还是因为宅)。
她们知道的话,肯定要说我,一来一回,3个钟头没有了,还有一大堆课稿没写,你这怎么安排时间的。
但我偷偷摸摸去了。
是一个女性社群的创立活动。创始人在台上讲了2个多小时,解释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她说这一年来她常常觉得自己很傻,当别人告诉她,哪种方式赚钱最快,你这种商业模式不行的时候,她说,我,一个资深记者,正经传媒大学毕业生,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个时代。
我一遍遍问自己,我要什么,我想做什么。问了快1年,于是,今天我就站在这里了。我们团队也有了第一笔收入。虽然不多,虽然还有很多事儿未知,但是我终于觉得,我站在你们面前,把我想做的事儿分享出来,并不丢人。因为我相信你们听得懂。
匆匆忙忙去讲了10分钟
我们不过是去年9月份才认识。她做这事儿之前,来我公司,我们聊了2个多小时。走之后,发信息给我,说「今天很开心,我感觉我被启动了。」
之后,看到她的朋友圈不断有各种新的动静出来,挺为她高兴的。
那是原本就属于她的力量。
我简单上台分享十分钟,就走了。走的时候,一个穿着玫红色西服的女生在分享,她刚刚坐在台下,全程带笑,认真听每个人的分享。
活动没什么花哨的设计,只是每个人轮流上台说话。以创始人为首,大家害羞又热烈地分享自己,表达祝福。
你说这酷吗?我不知道,但我觉得挺动人。
说回到开头,那个学员提的问题。
我跟她说完,她发来一个哭的表情,崔璀,你怎么知道的。真是这样。
因为我也是在这样外界的反馈中长大的。我生活中的权威,无一例外都是霸气,雷厉风行。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自己是异类,也尝试过有样学样,做一个霸气侧漏的人。可想而知,东施效颦有多尴尬。
最擅长的,还是发呆
有一年在台湾书展,我买到了一本《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那是我第一次正视自己,有种混沌初开的惊讶。一发不可收拾,想把这种惊讶感分享给更多人。为着这个心愿,这些年,做了多少靠谱不靠谱的事儿啊,也不是没为别人的误解和轻视哭过,后来渐渐顾不上了,有太多想做的事儿,误解也做,不解释,反正时间那么长,慢慢做就是了。
直到今天,创立了优势大学。
在我们的语言体系里,没有好和不好的区别,只有共情力和引领力的不同。
这算是跟自己和解吗?
如果算,那和解的还行。
但关于酷,我倒是越来越有自己的理解。
我们做跨年发布会,就20天准备时间,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各种bug。
你们看我最后站在台上,灯光打下来,一口气讲2个多小时,觉得很酷,但其实你们没看到的,是我们写作团队每个人都写废了大几万的稿子,才有了当天那2万多字。
新入职一个小哥哥,想着怎么能把「优势」这个词,让更多人理解,自己捣鼓微博,把「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捣鼓成了当日话题榜top2。
倒计时1天,现场人手不够,我们的视频编导站出来说,那我来做现场总控吧。
当天杭州下了入冬以来第一场雪,风把指示牌全都吹跑了,一个不剩,但入场观众不知道,因为他们看到的,是有好几个撑着伞的小哥哥,在寒风中接他们。
开场前十分钟,ppt出现问题,我们设计师和ppt团队屏住呼吸,颤抖着双手愣是给搞好了(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搞的)。
跨年那天彩排
大表哥说,我们这次启动了以前一直没启动的裂变方案,以前一直觉得有很多风险,不敢尝试。但这次,做了就做了,再去解决这些风险带来的问题。
但是效果比以前都好。
大表哥是我们社群转换的负责人,他一直很谨慎,整天给主管提示风险,主管实在受不了了,冲着他喊,你别整天跟我说困难,困难都有。
但是他那天说,做事情总会有风险,那就再去解决它。可是不能以会有各种各样的风险,作为不做事情的借口。
而且他做到了。
我觉得他挺酷的。
这样酷的故事和人,在跨年那段时间,或者说在工作的每一天,一抓一大把。
不过这些酷都有一个特点,不漂亮,不花哨,特别琐碎,千回百转。
跟李诞讲的一个故事有点类似。
「比如晚上七点开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下午2点打电话给负责票务的同事,要两张票。但是没票了,怎么办呢?这个同事通过3个小时,最终解决了两张票,给这个非常重要的客户。你觉得这个酷吗,很难说,对不对。
很多人觉得我为什么要做这工作,我来这个公司是要让演出星光熠熠,我为什么要去门口接待两个客户呢。有的人就会因此而离开。但是大部分工作都是这种细碎的事情。
你可以理解舞台上的表演,相当于公司可以遛狗,那重要吗,不重要,那是最后一环。前期大家已经把所有脏活累活干完了,才能看起来酷。我认为前期那些才是酷,把手弄脏是酷的。」
对喽,不拘小节,大大咧咧,敏感内向,心思缜密,那都是天性,以此来判断酷不酷,那可太不公平了,等于出生就划了句号。
多元化,才是酷。
把手弄脏,这事儿,我觉得就挺酷。你觉得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