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履霜坚冰至
近日,易友信箱收到一位80后易友的来信。
信中,他说最近遇到了一些不顺,反省发现都是由于自己警觉性不够导致。
明明在事发之前有预兆,但是当时没引起重视或反应比较慢,想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警觉性。
下面,易友信箱针对易友的问题,结合曾师的智慧,来给大家一些建议,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启发和收获。
履霜坚冰至所蕴含的道理
“履霜坚冰至”出自《易经·坤卦》。
坤卦文言传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意思是说:积累善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吉祥;积累恶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灾殃。臣子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逐步发展的结果。
任何“突发事件”,都有一个由量变而至质变的演变过程。
关于这个事件的演变过程,坤卦爻辞说得也很清楚:“履霜,坚冰至。”
当脚下踏着了霜,就表示冰天雪地的严冬将要到来了。
这是一种由此及彼,见微知著的思维方式,蕴含着生活哲理,即通过细枝末节和事物的发展规律,预知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
“履霜坚冰至”是做人的基础,那么该如何提升自己这方面的本事,做到既有警觉性,又不至于疑神疑鬼呢?
警觉而淳朴,精明而浑厚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是用来劝诫在与人交往时警觉性不够好的人。
“宁可忍受他人的欺骗,也不愿在事先拆穿人家的骗局”,这句话是用来劝诫那些警觉性过于高的人。
假如一个人在和人相处时能牢记上面两句话,那才算得上警觉性高又不失淳朴宽厚的为人之道。
诚信是做人的基础,但是现实生活中,善良的人们会因为自己的诚信受人欺骗。
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处理好诚信与保持警觉的关系呢?
你希望别人与你为善,首先要对别人坦率。
对于没有足够了解的人还需有所防备,但“防人”并不是疑神疑鬼,而是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要轻易地相信盲从。
遇到事情要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因为对方说了什么好话就轻易地相信他人。
世上不可能人人都有害人之心,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贪图个人利益而去侵犯他人的利益,去伤害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人。
于是那些毫无害人之心的人便会被那些贪图利益的人算计。
由此,那些没有一丝害人之心的人,就必须长另一个心眼——防人之心。但是,防别人之时,切莫伤害别人。
因为当你有害人之心时,别人也会防着你。这时,你就有可能会遭到报应。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防人之心而不能有害人之心。
儒家一贯主张的中庸之道,是说为人为事都要讲究不偏不倚,过与不及都会对人不利。
因此,淡泊名利、忠厚老实才是是最基本的生活准则,但也不能太过。
过于忠厚老实,在生活中就会不善于周旋应付,略显单调乏味。
别人也不愿与之多有接触,即使是勉强交往,感情也不易加深,只会觉得枯燥乏味,因而办事往往不顺利。
生活中必须要圆活灵通一点,通权达变。
不仅仅是对新情况需要随机应变地去应付解决,即使是常规的办事,也往往能在富有人情味的圆滑中顺利地办成。
凡事需要有个度,如果平日里过于警觉的话,难免给人一种疑神疑鬼的感觉,办起事来恐怕得不偿失,那如何避免自己疑神疑鬼呢?
如何避免自己疑神疑鬼?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给大家如下的建议。
第一,理性思考,不无端猜疑。
当发现自己生疑时,不要朝着有利于猜疑的方向思考,而应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这样想?理由何在?如果怀疑是错误的,还有哪几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在做出决定前,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有利于自己冷静思索的。
第二,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不要只看到缺点而灰心丧气,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优势,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这样就会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
第三,增强对自我的调节能力。
一个人在人生旅程中,难免遭到别人的议论和流言。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必太放在心上。
但丁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不要在意他人的议论,该怎样做还是怎样做,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而且产生的怀疑也烟消云散了。
第四,加强交流,解除疑惑。
有些猜疑来源于相互的误解,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就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两人坐下来交流。
通过沟通谈心,不仅可以使各自的想法为对方了解,消除误会,并且还避免了因误解而产生的冲突。
生活中,有很多过失都是可以避免的,但因为我们怀着侥幸心理却将其酿成了大祸。
所以,在小事没酿成大祸之前我们就应将其扼制,要学会防微杜渐,不要被侥幸心理所役使。
最后,如果想更好的经营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可以看看曾教授的《情绪管理》。
如果想提升自己的谋略及应变能力,建议看看曾教授的《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
如果您在生活中同样遇到了困惑,易友信箱随时欢迎您来信,我们会给您最贴心的问候和最专业的解答。